部隊是個神奇的地方
無論你來自哪,什麼學歷
無論你啥性格,分到啥崗位
都有一條成才的路徑屬於你
即使你在部隊養豬
劉科武就是這麼個例子
1976年
劉科武出生在安徽一個貧苦農家
家中最寶貴的財產是幾頭豬
他從小就上山割豬草、煮豬食
1994年
18歲的劉科武參軍入伍
在這個與導彈打交道的功勛部隊
他分到的崗位卻是
去炊事班養豬
司務長鼓勵他
「革命工作沒有貴賤之分
養豬任務關係全連官兵的利益
幹得好照樣有前途」
就這樣
他每天刷豬圈、煮豬食
一年下來豬養得不錯
還產了十幾頭小豬仔
年底,劉科武被評為了優秀士兵
劉科武給官兵授課
▼
機會總是眷顧努力的人
當兵第三年
劉科武從炊事班調到了戰鬥班
憑藉著肯學肯乾的精神
僅一年就當上了發射班長
終於有機會實現夢想發射導彈
2002年9月
戰士小張的父親脊柱摔傷
急需一大筆手術費
劉科武拿出了準備結婚用的
3萬5千塊錢
自己的婚禮也因此推遲了半年
他說:「戰友、戰友親如兄弟
有困難不幫一把
上了戰場誰能與你共赴生死?」
那幾年
劉科武所在班多次被評為先進班
還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
在某型演練任務中
由於風浪大,艦艇嚴重搖擺
艦艇上的吊裝指揮員
無法將導彈順利裝填到發射艙
劉科武主動請示上級
接過吊裝指揮權
重新調整吊梁角度後
終於在規定時間完成導彈吊裝
成功保障導彈發射
這件事讓他明白
一名軍人就是要敢於擔責
劉科武從軍30年
無論是養豬、當班長
還是保障發射任務
他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
成為了一名「兵王」
在養豬這個崗位
成才的士兵很多
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
宋菊平班長
1989年出生的他
2008年入伍
第二年,他就成了飼養員
他養的那批豬
為連隊增加了兩萬元的家底經費
打破全營五十多年來的養豬記錄
成為了營里的「養豬達人」
2012年
宋菊平調到某工事維護隊
2015年
他報名進入軍樂團
並在2019年參加「9.3大閱兵」
完成了
從養豬場到天安門的成長軌跡
如今
部隊已很少有飼養員了
但平凡的崗位依然很多
只要努力上進
就能在軍旅路上走得很遠
飛得很高
加油
▼
資料來源:滄海鑄劍、人民前線
永不消逝的電波
相關作者:邱路峰、劉嘉淇、張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