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說心語 | 萬里征程為和平

2024年06月11日16:12:30 軍事 1319

作為一名軍人,有幸能夠為國出征,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職責亦是榮光。

去年12月,我跟隨中國第22批赴黎巴嫩維和建築工兵分隊跨越萬里,踏上異國他鄉。我走出候機大廳,沒有鎂光燈,也沒有鮮花和掌聲,第一件事就是穿戴鋼盔、防彈衣,即刻完成維和身份轉換、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向黎巴嫩南部中國維和營機動途中,斷壁殘垣隨處可見,臨街建築物上滿目瘡痍、疏疏密密布滿彈痕,十幾輛白色「UN」車輛猶如一隊翩翩起舞的和平鴿,在民眾渴望的眼神中穿梭。

「一次維和行,一生維和情。當你從這裡走過,一定會與來時不同。如果想家的話就摸一摸胳膊上的五星紅旗,會好很多……」上等兵小宋首次離開祖國執行維和任務,我輕輕拍着他的肩膀,向他傳授我上一次維和的經驗。

聞着硝煙入睡,聽着炮聲醒來,這就是維和官兵的日常生活。抵達任務區第一個晚上,空襲突至,睡夢中的我被刺耳的防空警報聲驚醒,第一反應就是「出事了」!緊接着迅速穿好防彈衣跑進防空掩體。強烈的震感讓我近距離觸摸着戰爭氣息,不禁感慨祖國的和平來之不易,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會享有安寧。

「吃苦不言苦,鐵肩擔道義」是維和官兵的真實寫照。黎巴嫩一年分旱、雨兩季,旱季多烈日暴晒、蚊蟲叮咬,最高氣溫可達50℃;雨季多強風暴雨、寒冷潮濕,甚至連續一個月降雨不斷。

我所在的分隊主要擔負「藍線」栽樁、工程建築、修繕重要基礎設施以及提供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多數需要在戶外作業,長期面臨衝突戰火和自然環境雙重考驗。

長時間的人工作業,我們手上磨出了一個個血泡,傷好後結成一層層老繭,大家自豪地稱之為「和平印記」。任務完成後,分隊官兵精湛的操作技術和一流的工作標準,贏得聯黎司令部軍事工程處工程師的高度認可,「你們完成的任務標準非常高!大大提高了營區的防禦能力!」

士說心語 | 萬里征程為和平 - 天天要聞

吊機操作手轉運T型防護牆到指定位置

前不久,我們接到聯黎司令部任務請求,需要前往黎以臨時邊界附近,援助加納營維和友軍吊裝T型防護牆。

隨着指揮員的一聲令下,我帶上裝備迅速登車,迎着朝霞駛出營區。前往加納營工程施工點的行車途中,放眼望去,山間到處是炮火焚林後觸目驚心的焦土,公路兩旁被炸斷的電線雜亂無章……

當前正值黎巴嫩雨季,施工時經常會遇到暴雨。施工期間,空襲、炮火不斷,我們全程穿戴裝具施工作業,隨時應對突發險情。

天色逐漸變暗,營區周圍被山霧籠罩,能見度很低,雷聲與炮擊聲轟鳴耳間,操作手沉着冷靜,克服作業空間小、起重平衡差等困難,嚴格遵守標準作業程序,把T型牆精準吊裝至指定位置。

在雨中作業,官兵們早已全身濕透,儘管雨水模糊了眼睛,但我們依舊穩步施工,沒有一個人躲避。風雨中,我們拼搏奮鬥的身影,彰顯着中國軍人的擔當。

身處維和戰場,祖國是我們的堅強後盾。維和友軍和當地民眾看見我們手臂上的中國國旗後,都會主動對我們豎起大拇指。

在黎巴嫩維和的時光里,我與戰友堅守初心,用實際行動詮釋着大國的責任與擔當。有人說汗水是苦澀的,我們卻覺得甘之如飴,因為汗水中飽含着奮鬥與拼搏,是青春的滋味,更是和平的芬芳。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庄小好

責任編輯:馬雙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從731部隊的罪行看人性的陰暗面,這些事實讓人無法平靜 - 天天要聞

從731部隊的罪行看人性的陰暗面,這些事實讓人無法平靜

731部隊測試的母愛的實驗求求你們,我女兒還小,你們放了她吧,我願意給你們做實驗,儘管女人如何痛哭求饒,這對可憐的母女依然被他們推進毒氣室。他們被推進一道封閉的玻璃艙裏面,母親卻驚恐的發現,要置他們於死地的竟然是和她女兒差不多年齡的童子軍。
在上海一家退役軍人等創辦的保安服務企業,他總是第一個沖向任務目標…… - 天天要聞

在上海一家退役軍人等創辦的保安服務企業,他總是第一個沖向任務目標……

有一年冬天,一場百年不遇的寒流襲擊上海。楊浦區許多地區,尤其是一些老舊居民區,地面積雪、交通受阻、管道凍裂、停水斷電。一時間,群眾生活遇到很大困難。在這緊要關頭,上海一家由退役軍人等合作夥伴創辦的保安服務企業——上海暢銘保安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裴寧寧,和集團其他領導一起,組織了一支由200名保安隊員組...
揭秘間諜網絡:中國軍工集團內部人員叛變,機密泄露引關注 - 天天要聞

揭秘間諜網絡:中國軍工集團內部人員叛變,機密泄露引關注

揭秘間諜網絡:中國軍工集團內部人員叛變,機密泄露引關注在國防科技領域,軍工集團是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其內部的安全與保密工作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核心利益。然而,近日一起震驚全國的軍工集團內部人員叛變案件被成功破獲,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