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福建號航母測試狀態漸入佳境,預計在年底或明年初,該艦便可以舉行服役儀式,成為中國海軍有史以來首艘超級航母。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福建號航母僅一艘,而且作為中國海軍首艘彈射器航母,福建號航母服役後的優先選項是作為「訓練艦」,高強度捶打艦上的每一個工業零件,為海軍培養更多的艦員精英。這個思路與055驅逐艦的首艦「南昌」號類似,人歇艦不歇,艦員按批上艦。
而隨着福建號航母的加入,中國海軍也就正式開啟了「三航母」時代。這個規模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美國海軍,對周邊國家或潛在對立國家來說,這樣的海上實力是不容小覷的。而中國海軍會如何打造自己的航母打擊群,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的航母打擊群不是美軍的翻版,雖然美軍航母較我們的航母有着排水量,載機量上的優勢,但我們也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有自己的體系,可以讓福建號航母發揮出的效力,並不比北約差。而且,我們的航母是配合我們A2/AD「區域拒止」作戰體系的平台之一。更為直觀的講,航母戰鬥群的「有效作戰範圍」,是依據火箭軍「反艦彈道導彈」射程半徑而劃定的,並不是像美軍那樣,單純派出航母打擊群在海上機動作戰。
火箭軍目前的反艦主力是射程4000千米的東風26和射程1800~2500千米的東風17。老一代的東風21D作為火力補充,在射程上與東風17存在重合,雖然已經減緩生產,但其性能依舊優異,所以能是主力之一。但是這3款導彈系統無法獨立作戰,需要其它平台為天基情偵體系提供目標的導引,然後才能工作。一般引導天基情偵體系精確搜索海區的,是空中的預警機和海上的艦艇平台。福建號航母的誕生,使得陸基航空兵出海搜索的風險驟減,同時提高了海基搜索的效率。可以理解為,只要是被福建號航母上的空警600預警機發現的海上目標,火箭軍立馬可以着手對目標的打擊。這種超視距及快速高效的打擊方式不但令對方難以反應,同時提高了我們的作戰能力。
除此之外,中國航母群和美國航母群的另一不同的是,美軍是依靠EA-18G實施強電磁干擾,然後發射反輻射導彈,摧毀敵方艦隊的雷達電子設備,然後投擲各種重磅航彈。雖然美軍也有魚叉反艦導彈和LRASM反艦導彈,但它們只是亞音速導彈,毀傷能力很差,是作為重磅航彈的打擊補充而存在的。而中國航母群,是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在戰機的護航下,前出搜索對方主力,然後引導055驅逐艦上射程超過1000千米的鷹擊21導彈,對艦發起打擊。這就使得,中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半徑,在1500千米以上,遠高於美軍的926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