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2024年03月24日23:05:05 軍事 1127

日前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在新加坡進行了休整,根據新加坡公布的信息顯示,羅斯福號在3月24日再次闖入南海,繼續在中國家門口的巡航任務。根據寰宇烽火線掌握的資料顯示,羅斯福號是在2月底穿越巴士海峽進入南海,因此即將有一個月的戰鬥部署,實際上之前美國海軍在南海的航母部署是最多兩周的時間,美國海軍航母部署時間的延長,凸顯了美國對於中國的敵視立場,如今美國要通過航母戰鬥機的威懾來給解放軍施壓,已經頗有力挺菲律賓的節奏。

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 天天要聞

最近階段菲律賓是連續叫板中國,菲律賓在3月21日突然強闖鐵線礁,在3月23日又強闖仁愛礁,針對菲律賓的接連挑釁,中國海警和國防部都已經公開表態,對於菲律賓發出了警告。從菲律賓公布的視頻來看,中國海警對於菲律賓發起挑釁的補給船進行了水炮驅離,從而阻止了菲律賓的侵犯行為。在中國海警嚴格執法之後,菲律賓提出了強烈的抗議,宣稱中國海警對於菲律賓採取了危險的動作,同時還污衊中國侵犯菲律賓的主權,實際上這是菲律賓一貫的說辭。

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 天天要聞

菲律賓在挑釁的時候,還有大批媒體記者在海岸警衛隊的船上,試圖來渲染中國「以大欺小」。進入2024年3月份以來,菲律賓沒有放棄咄咄逼人的態勢,同時美國已經在多個領域對於菲律賓提供了支持。美國國務卿在3月19日訪問了菲律賓,期間公開威脅中國,宣稱美國會考慮通過「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來為菲律賓公務船提供保護,美國是在警告中國,不許中國海警「攻擊」菲律賓的公務船,實際上長期以來都是菲律賓動手來衝撞中國海警的巡邏船和中國的漁船,因此美國是附和菲律賓的說辭,要來污衊中國。

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 天天要聞

對於菲律賓肆無忌憚的挑釁行動,中國海警已經公開警告菲律賓,同時中國國防部也給菲律賓發出了明確的信號,解放軍對於菲律賓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不會坐視不管。就在美國海軍動用CVN71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再次闖入南海的時候,央視公開了解放軍的殲-15電子戰機型號,從央視公布的視頻來看,所公開的型號是在殲-15戰鬥機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干擾吊艙,布局和殲-16D戰鬥機是類似的,因為很有可能是殲-15D這款型號。

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 天天要聞

如今解放軍敢於亮劍,殲-15電子戰機版本的公開亮相,說明了解放軍航母具備和美國海軍航母一樣的能力,能夠通過專用的電子戰機來實施電子戰。解放軍早在2021年就已經公開了殲-16D電子戰機,從而讓全世界知道解放軍已經有專門的平台從事電子戰,除了擁有軟殺傷的能力之外,還可以通過反輻射導彈實施硬殺傷。如今殲-15戰鬥機也有電子戰版本,說明解放軍航母的綜合作戰能力已經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美航母再闖南海,力挺菲律賓?央視公布殲15電子戰機,解放軍亮劍 - 天天要聞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