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過,美國就又開始在南海與菲律賓一起」搞事情」了。先是美菲兩國軍艦在南海進行了第三次海上「聯合巡邏」,接着進行了首次「聯合空中巡邏」。菲律賓戰機為負責「展示肌肉」的美軍B-52H轟炸機提供護航。然而讓美菲方面沒想到的是,解放軍早已掌握情況,並組織一線海空兵力提前部署到位,使得美菲空中巡邏編隊一頭扎進了我方預設的包圍圈。
(菲律賓空軍發佈的美菲聯合飛行的照片,下方土地應是菲律賓領土)
從解放軍南部戰區深夜發佈的消息來看,戰區部隊對於菲律賓方面及其背後的「域外國家」動向保持高度警惕,而且充分掌握對手的一舉一動。這些正是中國捍衛南海領土和主權的最堅強後盾。根據菲律賓空軍發言人公布的消息,菲律賓空軍出動了三架韓國製造的FA-50輕型攻擊機,為美國空軍的兩架B-52H轟炸機護航。美菲聯合機隊飛行的範圍大約覆蓋從呂宋島西部沿海城市坎東以西約90海里(約166公里)的空域,到民都洛島下屬的盧邦島西北約50海里(約92公里)的空域。
從地圖上看,這片空域基本上覆蓋了黃岩島東部「九段線」的範圍,至於美菲的戰機有沒有飛入九段線,那就要等未來揭秘了。不過從他們的飛行空域的安排來看,屬於做賊又沒賊膽:如果受到我方戰機的攔截,就飛到九段線之外,如果我方戰機沒有緊盯,就可能短時間飛入九段線之內,一副潑皮無賴的嘴臉。
(這次美菲聯合空中巡航的大致範圍,擦着九段線的邊)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美國和菲律賓自去年11月開始,在3個月時間裏在南海搞了3次海上聯合巡邏、1次空中聯合巡邏。第一次美菲聯合海上巡邏於 2023 年 11 月進行,第二次於 2024 年 1 月進行。很顯然,在小馬科斯政府主動「引狼入室」的情況下,美國得以在南海實現海空兵力巡邏的「常態化」。這是南海問題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中方必須從外交、軍事等多方面發力,積極應對和反制。
對於美國一步步實現在菲律賓境內基地的軍事部署,同時一點點增加在南海巡邏的軍事力量的動向,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給予堅決回擊,絕不能形成所謂溫水煮青蛙效應。對於美國聯手菲律賓在南海搞出的動作,我們必須每次都做出有力回應,不能給美菲任何可乘之機。
(菲律賓面對中國海警構建的銅牆鐵壁根本無計可施)
事實上,美菲的前兩次海上聯合巡邏都被我軍近距離」圍觀「,草草收場。尤其是去年底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與菲律賓海軍的聯合巡邏,原計劃卡爾文森號要行駛到黃岩島附近海域」展示肌肉「,但在解放軍的壓力下,美國海軍僅派出了一艘瀕海戰鬥艦到黃岩島南部海域和菲律賓艦船兜了幾個圈子,卡爾文森號壓根沒有出現。不但如此,美軍原本邀請菲律賓武裝部隊參謀長登上卡爾文森號」觀摩」的計劃,也被臨時取消,而且沒有告知菲律賓方面原因。
至於這次美軍B-52H轟炸機巡邏南海,其象徵意義遠大於戰術意義。因為在戰時,像B-52H這樣的非隱形戰略轟炸機,在中國遠程防空力量面前基本沒有生存的機會,我方絕對不會允許其飛入預想的發射陣地,向我方目標發射遠程巡航導彈。
對於美軍來說,這次飛行無非就是想展示其ACE戰術,即「敏捷作戰部署」概念。實際上,ACE概念在大約五年前被美國空軍提出,就是因為解放軍遠程打擊能力的提升,導致第一島鏈範圍內美國空軍已經沒有任何安全的機場可以使用。
這個概念的核心就是把戰略轟炸機等主力裝備調回美國本土,在戰時遠程奔襲,抵近第一島鏈,向解放軍的目標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如果有可能的話,還將藉助第一島鏈的臨時野戰機場進行快速補給並再次投入戰鬥,不過這屬於F-35戰鬥機的任務,B-52H是不大可能在任何臨時野戰機場降落的。
(菲律賓唯一能做的就是跟在美國海軍邊上狐假虎威)
對於美國空軍的ACE戰術,我軍的應對戰術也很簡單,就是在開戰的第一時間內摧毀所有第一島鏈可能被美國空軍使用的機場(F-35之類的戰術飛機就沒法降落了),然後通過防空驅逐艦、航空母艦和遠程戰鬥機,在第一島鏈之外構建起一道防空體系,將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和偵察機等高價值目標拒止在戰區之外。
菲律賓如果心甘情願當美國的「炮灰」,一旦真的發生戰事,其提供給美軍使用的九個軍事基地將免不了被摧毀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