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改商標這個事情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不得不說安踏如今也是越來越國際化了,就連改商標這個事情也是如此國際化,很多網友看新的商標之後紛紛表示改了一個寂寞。當年耐克改商標也是如此,普通人根本看不出變化。
說到安踏這家公司,確實是國貨之光。安踏在2018年收購了始祖鳥品牌據說也將在美國上市了,估值就高達100億美元。如今安踏也開始了國際化跟資本化的運作。2009年安踏在香港上市,這14年來安踏一直是穩紮穩打。

安踏上市之初市值不到100億,2021年巔峰的時候市值超過了4000億,如今安踏的市值也穩步在2000億以上。安踏市值的上漲,背後也是因為他們利潤的穩步增長。安踏如今的年利潤接近百億,這些年他們的利潤一直在穩步增長。
回首安踏這些年的發展,他們從來沒有大爆髮式的發展,可是他們卻一直在穩定增長。安踏的成功,也是讓丁世忠這個家族成為了福建首屈一指的豪門。
丁世忠跟哥哥丁世家兄弟兩個人總計身家890億。他們兩個人持有的安踏股份一樣多,因此兩個人的身家都是445億。不僅僅如此,丁世忠兄弟的妹妹丁雅麗也坐擁140億的身家。他們的表哥王文默也有120億的身家。他們整個家族的總身家也是超過了千億。這還是在這兩年安踏市值跌了一半的結果,如果是2021年巔峰的時候,當時他們的總身家超過了2千億。

別人都擔心家族企業,可是安踏就是十足的家族企業。其實家族企業不是問題,關鍵就是要團結。丁世忠兄妹幾個人感情非常好,而且在利益上、權利上也是分配得當。丁世忠是整個家族的核心人物,可是他也沒有居功自傲,獨吞全部的資產,他還是把股份都分配給了大家。
丁世忠跟哥哥丁世家兩個人持股一樣多。很多人說一山不容二虎,不過這樣的事情在丁世忠兄弟身上並沒有出現。丁世忠當一把手,哥哥丁世家是二把手,兄弟兩個人齊心協力,一起把安踏搞得是有聲有色。
其實安踏的創始人並非是丁世忠兄弟,而是他們的父親丁和木。不過如今丁和木已經是80多歲了,他早就退休了。丁和木退休之後,也忙於兩個事情,第一個事情就是鍛煉身體,雖然已經是80多歲,他每天都堅持走一萬步。第二個事情丁和木就是忙着做慈善。這些年丁和木個人捐款就超過了1億。

丁和木每個月都給村裡老人發錢,每一個6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從丁和木這裡領到幾百元。雖然這不是大錢,但是一個村的老人也不少,加起來每個月也是一筆大數目了。去年丁和木整個家族也一起捐出上百億的股份。
在中國有太多恆大這樣的公司了。其實中國的企業真的應該跟安踏好好學習。安踏這個名字就是安心創業,踏實做人的意思。在中國如果可以多幾個安踏這樣的企業,就不會有那麼多恆大這樣的事情。
其實這幾年從海航到恆大,接下來還可能有一個某威的,負債上萬億然後倒下的公司比比皆是,這些公司的特點都是大而不強。看似風風光光的背後,其實是千瘡百孔。這些公司的老闆都是想着一步登天,不願意踏踏實實去做事,最終才會造成這麼大的問題,害慘了自己,也是害慘了社會。
安踏這個公司,在上市之前,還是上市之後,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發展起來的。80年代的時候,丁世忠的父親帶着一群親戚在晉江創辦了一個小作坊,開始生產運動鞋。

那個時候晉江這樣的小作坊比比皆是,在那個供不應求的時代,小作坊也是有拿不完的訂單。當時丁世忠才十幾歲,他卻認為如果坐以待斃,等到小作坊越來越多之後,競爭一定會加劇,到時候很多不主動出擊的作坊一定會倒閉。
於是丁世忠就帶着1萬元跟幾百雙的鞋子去北京闖蕩,希望打開北京這個市場。那個時候丁世忠在北京跑市場,也是吃了很多苦頭,受了非常多的冷眼。不過丁世忠堅持住了,雖然很多商場都不願意合作,可是丁世忠最終還是說服了一個商場,把鞋子寄售在那裡。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丁世忠帶去的500雙鞋子也是賣完了,於是他讓父親又送了一批鞋子到了北京,在一個商場打開銷路之後,丁世忠又去了第二個商場。
經過了幾年努力,他才在北京站穩腳跟。後來他也在北京的動物園開了自己的門店,做起了批發生意。果然隨着工廠越來越多,競爭加劇,那些等着訂單上門的工廠都倒了。

丁世忠家的生意卻更加紅火。這個時候,丁世忠有意識到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沒有品牌的鞋子越來越難賣了。那個時候很多小工廠的出路就是做假的耐克阿迪。90後一定有印象,小時候去步行街,幾乎是清一色的假耐克跟假阿迪。
當時做這個生意確實賺錢。可是丁世忠卻堅持做自己的品牌,他的這個想法也得到了父親、哥哥的支持,於是安踏就這樣誕生了。那個時候一個國產的小品牌確實很難發展。很多年輕人寧願花更多的錢去買假貨,也不願意買國產鞋。
可是丁世忠就慢慢靠着質量跟價格取勝。耐克、阿迪當時非常貴,不是一般人可以買。大部分人都選擇買假的。可是丁世忠就給這些消費者一個更好的選擇,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畢竟很多假鞋的質量都讓人堪憂。
慢慢安踏也是吸引到了一些用戶。賺到一些錢之後,丁世忠也知道,如果不把品牌設立起了,那麼就無法吸引到更多的用戶。於是丁世忠就開始投廣告,邀請代言人,2000年之後,中國體育的春風又到了,於是安踏就開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09年安踏成功在香港上市,丁世忠家族的資產也是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