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朵財經觀察出品
編輯 | 鐸子
2022年2月7日,春節開工第一天,「中國口腔大王」呂建明就急了。
他硬是頂着疫情壓力,挑戰防疫政策,通過關係進入了暫不對外開放的杭州徑山寺,進入大殿燒了三支香。
原以為這就能得到神明佑護,沒成想接下來他的境況更加慘淡。
兩年丟掉1000億
「又創新低了,又創新低了!」
最近兩年,通策醫療股價創階段性新低的消息,接連呈現在董事長呂建明的眼前。
2021年上半年,通策醫療的股價還曾從不到百元快速上漲到421.99元/股,市值最高時超過1300億元,被冠以「牙茅」美稱。

但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牙茅」榮光不再,隨着股價開啟長達兩年多的調整,昔日的高光如夢一場。
截至10月19日收盤,通策醫療股價報82.90元/股,市值已蒸發超千億元,僅剩下266億元。
燒再多的香,對於通策醫療的股價而言,顯然無濟於事。
對於業績而言,同樣如此。
2021年之前,通策醫療的業績總是高高在上,營收利潤經常保持着幾乎每年兩位數的增速增長。
公司營收從2007年的9139.28萬元增長到2021年的27.81億元,翻了約30倍;凈利潤從1010.18萬增長到7.03億元,更翻了約70倍。
2021年之後,通策醫療的業績卻急速剎車,出現罕見的負增長。
2022年,通策醫療實現營業收入27.19億元,同比下降2.23%;歸母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降21.99%。
這是通策醫療2007年借殼上市至今,第一次出現營收利潤雙降。
面對業績與股價雙殺,外界對通策醫療的友好態度也變味了。有雪球網友發帖稱:「通策醫療是股市殺豬的最好教材。」
呂建明本來不必理會外界的言論,可他偏偏按捺不住自己的性子,親自下場表示:「沒有300、500的市盈率,又怎麼配得上通策人爭做世界第一的宏大願景?」
他還說:「我只管開店,不跌到30不回購。」
在他的回懟中,還夾雜不少髒字。

後來,引來官媒批評。
人民網發佈《人民財評:千億董事長更應對投資者保持敬畏之心》稱:「上市公司董事長用一些髒字罵網友,顯然有失身份、對股東或投資者缺少起碼的尊重。只有懂得尊重和回報投資者的上市公司,才會贏得市場的認同和尊重。」
最終,這場鬧劇以呂建明註銷賬號收場。
近日,隨着通策醫療發佈公告稱,董事長呂建明擬自2023年9月15日起6個月內增持公司無限售流通A股股份不低於10萬股,不超過20萬股,本次增持未設置價格區間,一舉打破不跌到30不回購的言論,這會市場也開始明顯感到了,呂建明開始用實際行動來支持自家企業。
但此時有網友評論:他終於認慫,自救了。
創業是被動的
其實呂建明一直很被動。
1965年出生在浙江某個小鎮的他,據說在1984年就懷抱着詩和遠方,考上了浙江大學中文系。
當時他的心愿是:做個出色的作家,讓萬眾景仰,千古流芳。
可當畢業後,受幾個教授賞識,他就被推薦到了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做公務員,本職工作與當作家心愿並未同步。
他也發現自己工作的局限性,200塊錢的工資,真的什麼都幹不了,就想賺點錢改善生活。
1992年,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南巡講話影響,紛紛主動下海創業,形成了以陳東升、田源、馮侖、潘石屹等為代表的企業家。
下海潮席捲全國,吃了4年多公家飯的呂建明,隨後也積極響應號召,申請停薪留職,成為了「92派」的一員。

他的第一站,是去籌建一家房地產公司。
當時,這家公司有兩個大股東:一家小型化纖企業和一家縣房地產開發公司,他們各出資了240萬和60萬。
結果不到半年時間,在呂建明與手下員工強強聯合發力下,這家公司的銷售額就達到了3000多萬,遠遠超過了兩個股東的出資。
意外卻很快發生。
1993年11月,呂建明正在北京出差,公司內部突然發生一場「政變」,化纖廠老闆帶人佔領了公司,把呂建明招聘的員工全部給趕了出來。
他不甘心,想東山再起。最後,呂建明找了個中間人,抵押了房產,換了些錢,開始了被動創業。
「我的創業是被動的,因為當時我已無路可走。」呂建明後來回憶說。
199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房地產開發公司——浙江通策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第二年,他就賺了2000多萬元,一切也都在加速前進。正和居、天巢花園、墨香苑、和睦院、通策廣場、錢江時代……呂建明開發的樓盤越來越多。
趕上中國房地產業的高潮,乘風而上,通策房地產開發公司還獲得了杭州市十大城市運營商稱號,成為杭州本土知名地產企業。
起家於房地產,呂建明對這個行業卻始終心有餘悸。因為他總覺得房地產市場時松時緊,政策變化太快,這使得項目的開發風險不好把控。
到2006年,手中已累積不少財富的呂建明也開始謀劃轉型,他先後研究調研能源、有色金屬等多個行業。
最終得出一個方向:做醫療。
在呂建明看來,醫療幾乎沒有周期,無論是誰都會找你看病。心、肺、肝、腎、嘴巴、鼻子、眼睛等,每一個垂直領域都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中國口腔大王
呂建明最先瞄準的是口腔醫療領域。
2006年,創建於1952年,擁有職工340多名,隸屬於杭州市上城區衛生局,浙江省最大的口腔專科醫院——杭州市口腔醫院,迎來進行改制。
呂建明當即通過旗下公司「寶群實業」拍下醫院100%的股權,以成交價1億零211萬元的代價,拿下了這家在當地頗具知名度的口腔專科醫院。
彼時,「看口腔,到杭口」早已成為當地市民,乃至浙江民眾的習慣。因此,在轉型後第一年,呂建明就收穫不少。

憑藉良好的口碑,收購杭口並成立通策醫療的第一年,通策醫療的營收就達到了9100萬元,並且利潤達到上千萬。
在拍下醫院股權第二年,呂建明迅速將資產注入上市平台ST中燕,完成通策醫療曲線上市,這更是國內第一家以醫療服務為主業的主板上市公司。
只是在這一期間,存有不少非議。
杭州市口腔醫院改制時,就曾在當地市民中引起巨大爭議。其中不乏「平民醫院一賣了之」、「莫名改制」、「國資被低估」等敏感詞語。
呂建明還被曝2009年之前曾以現金加乾股的方式,向時任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行賄,許邁永於2011年5月12日被判處死刑,2011年7月19日被執行。
在許邁永的判決書中,清晰記載了呂建明行賄的細節。
1999年5月至2008年初,許邁永利用職務便利,為通策房地產開發公司、寶群實業在受讓聯發房地產公司、杭州口腔醫院股權、變更用地性質、開設杭州口腔醫院西湖分院等事項上謀取利益。
2009年8月31日,呂建明更因個人問題被省檢察院刑拘接受調查。
但不知何故,呂建明從該案中脫身。
後來,隨着呂建明不斷加大對醫療產業的布局,他甚至走得越來越遠。
有別於過去中國民營企業都愛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呂建明與之相反,他先是高舉高打,直接瞄準城市高凈值人群,然後再進行降維打擊,下沉市場。
具體表現為,他接連收購了杭口城西區域集團、寧波口腔醫院集團、杭口紹興區域集團和杭口浙中區域集團在內的5家口腔區域集團。
然後,開始以這幾家大院為中心,由中心向四方,在大本營周邊不斷開分店,以「區域總院+分院」的模式,進行快速擴張。
這樣做的好處,是總院為分院輸出強大品牌力及專家支持,分院則可在當地快速獲客逐漸接棒成為業績主力。

到2022年底,通策醫療旗下已坐擁73家口腔醫療機構和1760名醫生,開設牙椅2700張。
再後來,為了進一步打開下沉市場,呂建明又於2018年底啟動了「蒲公英計劃」,旨在進一步滲透下沉基層市場。
每一個牙科醫生,都有一個開診所的夢。
呂建明的「蒲公英計劃」,則主要是聯合各地有威望的口腔醫生,與醫生共同投資建設,將通策作為平台,吸引優秀人才創業,讓醫生參股,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進而下沉至縣城市場。
地域擴張的同時,呂建民還不忘推動業務品類和客群擴張。
他以口腔醫療服務為主營業務,打造了包含種植、正畸、兒科、修復、大綜合在內的綜合口腔診療平台。
根據灼識諮詢資料,2020年我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中,前五大民營口腔集團分別為通策醫療、拜博口腔、美維口腔、瑞爾齒科、牙博士,通策醫療以2.4%的市場佔有率穩居行業第一。

十餘年間,通過系列手段運營,呂建民獲取市場第一份額的同時,他也有了「中國口腔大王」的稱呼。
盲目的希望
呂建民是一個有野心的人。
轉型口腔醫療嘗到甜頭後,呂建明又開始拓展其他醫療細分領域,試水多元化路線。
2011年,通策醫療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開始在輔助生殖方面進行專項合作。
2017年,通策醫療又出資設立浙江通策婦幼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進軍婦幼領域。
同年,通策醫療還受讓了浙江通策眼科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權,正式涉足眼科行業。
通過併購、投資合作等方式,通策醫療前後參與設立了生殖、婦幼和眼科醫院等領域。
呂建明稱:「我們是搭建平台的人,可以為口腔醫生搭建平台,也可以為婦產科醫生、眼科醫生搭建平台。」
他的目標是:打造中國領先的綜合醫療平台,做中國最大的醫生集團,甚至是全世界最大的醫生集團。
在2022年財報中,呂建明還坦言:「通策醫療一開始的願景,是想建成多個專科的大型的頂尖醫療集團,因此涉足了輔助生殖、眼科等幾個專科領域。」
不過在多年的運營中,他後來拓展的幾個專科領域,一直不溫不火。截至2022年底,通策醫療的收入來源仍主要以口腔醫療服務為主。
2022年,通策醫療還通過參與壹號基金對婦幼資產進行了剝離。呂建明稱:「在多年的運營中,發現了婦幼專科的巨大機會和幾乎難以突破的瓶頸。」
其實一直以來通策醫療在口腔醫療市場的實際輻射基本都限於浙江市場,在全國口腔醫療市場中,公司遠未達到壟斷格局,而且口腔醫療市場巨大,通策醫療的多元路徑,難免讓人不解。
多元路徑發展多年後,通策醫療的業績迎來重大考驗。
今年8月24日,通策醫療披露2023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3.63億元,同比僅增長3.38%;歸母凈利潤3.04億元,同比僅增長2.99%。業績增速放緩跡象明顯。
此時,通策醫療還在受兩個不利因素的持續衝擊。一個是集采雷聲陣陣,另一個是近年來口腔相關企業註冊量急速上升,行內競爭愈發激烈。

如此環境變化,呂建明如果不進一步聚焦主業,而是繼續分散精力去搞其他的,顯然是十分危險的。
或許意識到了危機,呂建明在2022年的財報中開始強調,因為中國的口腔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絕大多數口腔疾病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市場潛力巨大,光一個浙江省,就可比一個歐洲大國,值得集中精力長期深耕。
因此,通策醫療決定剝離其他專科,專註於口腔醫療,特別是在浙江省推出了百家醫院百億收入的「雙百計劃」。通策醫療要求自己的團隊更加專業專註和精簡高效,結硬寨,打呆仗,將未來一屆董事會的任期,傾注在浙江省的「雙百計劃」上。
然而,要實現百億收入何其難?
從2006進入口腔醫療領域開始,到目前深耕領域十餘載,截至2022年,呂建明也只將通策醫療的年度營收做到約27億元。
事實上,上大學時,呂建明就特別叛逆,逃課、打架、上課畫小人,干過許多調皮搗蛋的事情。
在一次演講中,呂建明還說:「在學生時代我一直不是一個好學生。我總是控制不住我自己的胡思亂想,而不願把自己的心完全裝進課堂里;另一方面,我常常給自己制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以至於始終處於無法成功的焦慮中。」
他還強調:「就像我曾在5000-6000米海拔的高原徒步,完全超越了我身體的能力,唯一支撐着自己的,是一種盲目的希望,不知不覺,我的頭髮也白了。」
事實上,資本市場常常強調,要支持有夢想的企業家。
但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同時曾表示:「投資就是投人,要找靠譜的、真正有格局觀、有胸懷又有執行力的創業者。」
然而,愛懟投資者,且常常給自己制定不切實際目標,唯一支撐着自己的,是一種盲目希望的呂建明,究竟值不值得投資者投資?
「一個天天捏着排泄器官要吃壯陽葯的人,不是我們歡迎的股東,他們買我們的股票是我們的恥辱。」呂建明曾如此表示。
(文章來源:花朵財經觀察)
*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僅作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