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
他是那個家庭唯一的兒子,肩負着對三個妹妹的責任。當接到參戰命令時,他心懷憂慮,不敢將此告知父母,卻毅然決定寫信給正在上初中二年級的妹妹,希望她能理解並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即使他不幸犧牲。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妹妹的回信完全顛覆了他對戰爭的看法。15歲的妹妹在回信中堅定地說:「哥哥,你太懦弱了!仗還沒打,你就想着死。打仗當然會有人犧牲,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犧牲的。你要想着活下來!即使不幸犧牲,那也是作為一名軍人應盡的本分。」
這封回信深刻地改變了這位士兵對戰爭的看法,他甚至都沒有寫遺書,因為他決定要活下來,不管發生什麼。
這位士兵就是韋昌進。
一、從家中的「放牛娃」到一名炊事兵的蛻變
韋昌進,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1965年11月。童年時,他的父親因患慢性肝炎而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於是韋昌進幫助父親趕牛、放牛。他的身體瘦弱,力氣小,無法與同齡人競爭,這導致了他強烈的自卑感。然而,唯一讓他感到自己比別人強的是學習,儘管沒有考上大學,但他完成了高中學業。
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學習殺豬賣肉的手藝,但韋昌進卻堅決不學。他的內心渴望成為一名軍人,但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和支撐家庭的頂樑柱,他的父母強烈反對。村裡的退伍老兵前來勸說他,告訴他軍隊生活的苦楚,但他仍然執着。最終,他在1983年10月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穿上了軍裝,進入了部隊服役。
儘管他的體重只有87斤,但他的高中學歷引起了領導的關注。起初計劃讓他成為通信兵,但由於恐高症,這個計劃被放棄。最終,由於他的勤奮和努力,他被安排去團後勤處學習做麵包,成為一名炊事兵。
二、寫信交待後事,妹妹的回信改變了一切
1985年1月,他所在的部隊接到前往雲南前線的命令。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他和戰友們的心情複雜。他特別擔心自己的家人,卻沒有勇氣告訴父母。於是,他寫信給妹妹韋海燕,請求她如果自己不幸犧牲,能夠照顧父母。
然而,妹妹的回信卻出乎他的意料。妹妹堅定地鼓勵他,認為他過於悲觀,還沒有開始打仗就考慮死亡。她告訴他要堅強,要想着活下來。這封回信改變了他對戰爭的態度,讓他決定要活下來,不論發生什麼。
三、堅守六號哨位,迎來生死考驗
他所在的部隊被派往那拉戰區進行防禦作戰,而他所在的六連歷史上並沒有獲得過榮譽。但六連的戰士們立志改寫連隊的歷史,他們請求領導將八個最危險的高地分配給他們。
1985年5月中旬,部隊分批進駐陣地,他所在的三排九班負責左6號高地,相對來說是防禦位置較後的。在一次晚上的戰鬥中,他們面對清晰可見的敵人進行了激烈的交火,成功打退了敵人的進攻。
然而,戰鬥並沒有結束,六連需要奪回211高地的1、2號哨位。於是,他提出要前往111高地,一個比較危險的哨位,來參與戰鬥。最終,他和戰友們被派往111高地,準備面對更激烈的戰鬥。
四、生死時刻,堅守六號哨位
1985年7月19日,敵人以強大的兵力向那拉戰區的各個前沿陣地進攻,六號哨位成為首
六、英雄的家庭:堅守初心,家庭和愛情的力量
除了在軍旅中的英勇表現,韋昌進的家庭故事同樣充滿溫情和堅韌。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肩負着照顧父母和妹妹的責任。然而,家庭並沒有讓他停下前進的腳步,反而成為他堅守初心的源泉。
在家鄉,他是那個被人們稱為「放牛娃」的男孩。由於父親患有慢性肝炎,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年幼的韋昌進便幫助父親照顧家中的牛群。他的身體瘦弱,力氣有限,無法和同齡人競爭。這種境況使他埋下了自卑感的種子,但唯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學業表現,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
儘管父親希望他繼承家業,但韋昌進只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當一名軍人。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的決定並沒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村裡的退伍老兵曾勸說他不要入伍,告訴他軍營生活的艱辛,但韋昌進的決心堅不可摧。最終,他如願以償,於1983年10月穿上了軍裝,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不久之後,他成為了一名炊事兵。儘管並沒有成為通信兵,但韋昌進依然全情投入,勤奮工作。他的堅韌精神和執着態度讓他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炊事兵,同時也為退伍後的生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七、堅守初心,為國家和軍隊立下赫赫戰功
韋昌進的軍旅生涯註定不平凡。1985年,他所在的部隊接到了赴雲南前線輪戰的命令。面對即將到來的戰鬥,他充滿了憂慮,特別是作為家中的獨子,他對戰爭充滿了恐懼。他為了照顧父母和妹妹,寫信給妹妹,希望她能夠照顧好家人,如果他犧牲了,妹妹要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然而,妹妹的回信改變了他對戰爭的看法。她鼓勵哥哥勇敢面對挑戰,不要輕言放棄生命,要想着活下來,因為作為一名軍人,這是他的本分。這封信讓韋昌進深刻地認識到,不僅要為了家人,還要為了國家和使命而戰。
在雲南前線,韋昌進所在的連隊面臨著嚴峻的戰鬥任務。他們被派往最艱苦、危險的那拉戰區,負責防禦作戰。儘管他所在的連隊歷史上沒有獲得過令人自豪的榮譽,但他們志在必得,決心改寫連隊的歷史。團領導同意將最危險的八個高地分配給他們,包括111、211、140、142、145、146等陣地。
八、戰場上的英雄:堅守六號哨位,不屈不撓
1985年5月,部隊開始進駐陣地,面臨著來自敵人的強烈攻擊。韋昌進所在的三排九班負責守衛左6號高地,雖然在全連戰鬥隊形中相對靠後,但他們也準備迎接戰鬥。
不久後,敵人發起了第一波進攻,而韋昌進和戰友們迎戰了他們。在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成功地擊退了敵人的攻擊,克服了戰場初次見敵的恐懼。
然而,敵人並沒有罷手,對於失去的211高地的1號和2號哨位,上級下令不惜一切代價奪回。雖然原本由六連負責防守,但因為人手不足,上級將這一任務交給了五連。爭奪這兩個哨位的戰鬥變得日益激烈,涉及了五連、七連、九連、一連、三連以及597團的連隊,但一直沒有佔領。
與此同時,六連所在的111高地也經歷了傷亡不斷,所以從四連抽調了更多的人員增援。韋昌進
以上內容資料均來源於網絡,本文作者無意針對,影射任何現實國家,政體,組織,種族,個人。相關數據,理論考證於網絡資料,以上內容並不代表本文作者贊同文章中的律法,規則,觀點,行為以及對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負責。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關所產生的任何問題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直接與間接的法律責任。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