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論戰鬥烈度,上甘嶺和松骨峰一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志願軍在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山峰上戰鬥到了最後,其頑強的戰鬥意志讓曾參與過此戰的美國老兵至今後怕不已,成為了他們不堪回首的戰爭往事。
松骨峰上的戰鬥
松骨峰在朝鮮山地里並不特殊,其主峰僅有288.7米,與其說是山不如說是嶺。別看松骨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在第二次戰役期間,這裡的得失卻關乎整個戰役的成敗。志願軍打響全線反擊後,美軍開始忙不迭的向南撤退,松骨峰正好就在美軍的撤退道路上,只要守住這裡就能一舉將美軍退下來的部隊全數殲滅。
但當時負責穿插松骨峰的38軍各支部隊都有任務在身,眼看手上抽不出人手,好在335團救了急,他們率先趕到松骨峰地區,並接受進駐松骨峰陣地的任務。但335團要想強佔松骨峰並不容易,因為美軍一直有意識地利用火炮彈幕封鎖松骨峰周邊道路,335團只能夜行軍,即便如此等到志願軍剛剛登上松骨峰的時候,綿延不斷的美軍車隊已經到了山峰腳下。
335團3連意識到我軍已經沒有時間修築工事了,只能依託松骨峰的自然地貌打響阻擊作戰。好在隨着志願軍擊毀美軍排頭的車輛後,燃燒的殘骸直接堵住了美國人的去路,光是這一次接觸,3連就擊毀了美軍百輛以上的汽車,斃傷大量敵人。
美軍見去路被志願軍堵截也急眼了,立即組織了一個連的兵力發動猛攻,美軍不但單兵火力遠超志願軍,還伴隨着重型坦克、遠程火炮和空中支援。但3連將戰場紀律性發揮到了極致,硬是把美軍步兵放進30米距離上才開火,密集的彈雨直接掃倒一整片美軍。
美軍也是困獸猶鬥,他們一直在針對性的壓制志願軍陣地上的火力點,但我軍不怕犧牲的精神實在太過強大,戰士們前赴後繼的接過機槍向美軍射擊,美軍嘗試了5次突破3連防線,但都被打了回來,最終丟下100多具屍體退出了交戰區域。三連這才得空挖掘野戰工事,防備美軍的再次襲擊。
不過美國人可不打算給三連喘息的時間,出動飛機大炮對整個志願軍陣地狂轟濫炸,僅僅20分鐘就又換上來新的部隊繼續發動攻擊,而且兵力達到了2個連。三連戰士們又在炮火轟擊和槍林彈雨里頂住壓力,光是這同一天內整個335團三連總共頂住了兵力占絕對優勢的美軍7次進攻,這已經是一個了不得的戰爭奇蹟。
慘烈的松骨峰
經過7次大戰後的松骨峰已經是滿目瘡痍,由於美軍飛機不斷向山頭投放燃燒彈,三連陣地幾乎完全處於火海當中,連山頂上的石頭都給燒紅了,志願軍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活並繼續作戰,不光美軍搞不明白是怎麼做到的,連志願軍自己恐怕也說不清楚。
為了給戰士們加油打氣,三連的黨支部直接在被燒毀的陣地上開會,連長戴如義告訴戰士們:美軍的確有我們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戰爭機器和汽油彈,但我們也有他們沒有的武器,那就是勇氣和決心。聽起來有些悲壯,但志願軍很多時候就是憑着士氣如虹擊敗更強大的敵人。
三連全體官兵很清楚,接下來的戰鬥將會異常艱難,傷亡也會很慘重,所以每一個幹部和骨幹都指定了自己的代理人,萬一不幸犧牲,馬上就會有人接替自己的指揮。美軍並沒有給三連太多的修整機會,很快美軍坦克和火炮又開始轟擊整個松骨峰陣地,飛機也來湊熱鬧,直接將山頂炸成一片火海。
由於美軍火力太猛,三連被壓制的抬不起頭,讓一隊美軍僥倖沖入前沿陣地,戴連長知道此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將敵人迅速趕出陣地,於是直接端起步槍殺入美軍人群,和敵人展開白刃戰。戴連長這麼做一是為了提振己方士氣,二是雙方混戰在一起能有效干擾美軍的間瞄支援火力,美軍火炮總不至於向自己的步兵開火。
但一連刺殺多個敵人後,戴如義也倒在了美軍的子彈下,另一隊美軍見狀再次發動突擊,身上已經被汽油彈引燃熊熊大火的志願軍戰士們直接躍出陣地,抱着敵人同歸於盡,這樣慘烈的畫面在整個陣地上不斷上演,連在二戰中見過大世面的美軍也愣住了,他們不是沒見過不怕死的軍隊,但確實沒見過戰鬥力如此強悍還有着無畏勇氣的敵人。
雖然美軍自身的傷害也很大,但美軍指揮官也看出經過剛才的激戰三連的火力有了明顯下降,也就是說志願軍所剩的兵力已經不多。美軍猜的沒錯,當時整個陣地上僅剩30多名戰士還能夠繼續作戰,而美軍這邊的進攻兵力高達上千人,打到最後志願軍已經彈盡糧絕,只能拉響光榮彈和敵人同歸於盡。
在志願軍殊死反抗下,美軍的氣焰被徹底澆滅了,明知道陣地上已經沒有幾個志願軍,但美軍士兵愣是不敢繼續上前,三連再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而陣地上只剩下7個戰士,幾乎全員犧牲在了陣地上。好在335團其他部隊在這時候終於趕到,美軍本就沒有再戰的勇氣,見志願軍支援到來,也徹底喪失了鬥志,三連創造了以少勝多的神話,以一個連的兵力阻擋了一個美軍主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