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6 10:10
來源:中國網
鏈接已複製
字體:小大

2020年夏天的九江抗洪大堤上,一個左手打着繃帶的黑漢子,不僅充當指揮員,還不時憑單肩扛、提、背沙包的方式投入到搶險的隊伍中,他正是孫金龍。而那時候,距離孫金龍接受左肩肩袖撕裂手術後出院僅僅五六天時間,被繃帶包裹的肩膀下還埋藏着一枚鋼釘。
鋼釘嵌在肩頭,「鋼鐵連長」鉚在灘頭。「我是連長,我的連隊在哪裡,我就要在哪裡。」孫金龍肩上的是鋼釘,也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擔當。
孫金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71集團軍「濟南英雄連」上尉連長。在紮根基層矢志強軍的奮鬥歷程中,孫金龍兩次參加國際輕武器射擊比賽,贏得3金4銀和1枚榮譽獎章,參加集團軍以上比武獲得11個冠軍。被共青團中央評為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獲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被陸軍評為第四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優秀帶兵人標兵、優秀共產黨員,被戰區陸軍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防汛救災先進個人」,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所在連隊連續4年被表彰為「四鐵」先進連隊,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去年,孫金龍光榮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

2022年10月16日,在黨的二十大首場「黨代表通道」採訪活動中,孫金龍表示:「身處偉大時代,我有幸成為強軍征程上的追夢人,見證了改革強軍的加速推進,親歷了練兵備戰的如火如荼,也目睹了人民軍隊的巨大發展。面對未來的戰場、面對使命任務,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勁對手。」

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孫金龍就早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槍王」。
在2011年朱日和偵察特種兵比武中,已經是下士的孫金龍經過層層選拔,代表集團軍參賽。並最終以187環的好成績奪得特種射擊課目第一名!
2016年,時任排長的孫金龍遠赴澳大利亞參加國際輕武器射擊技能大賽,與來自18個國家的21支代表隊激烈角逐。為練好瞄準,他在10米外的桌子上放指甲蓋大小的石子,盯着不眨眼;將石子彈起,眼珠跟着石子轉。為練好據槍,他每天晚上在槍上掛一隻盛滿水的水壺,尋找最佳射擊感覺……
通過不懈努力鍛煉,孫金龍做到了緊盯目標3分鐘不眨眼,頂着烈風、迎着強光不流淚。出槍、瞄準、擊發,在成千上萬次的強化中形成肌肉記憶。最終,他奪得個人冠軍積分賽、步槍團體越障射擊賽和步槍移動目標團體積分賽3個項目的金牌、4枚其他項目的銀牌,以及最高獎項——1枚榮譽勳章。

2019年8月,孫金龍被任命為該旅裝步2連連長,這是全旅響噹噹的英模連隊,濟南戰役中被華野九縱授予「濟南英雄連」榮譽稱號。站上新的起點,孫金龍帶領全連官兵爭當優秀。他說的最多的是:「在咱們『濟南英雄連』,最大任務是打仗,最高價值是打贏,沒有硬邦邦的真功夫,就沒有資格上戰場。」
連長之初,「步兵提干」「偵察出身」的孫金龍信心滿滿,準備大展拳腳,可連隊卻在旅組織的連戰術考核中墊了底,孫金龍的指揮決策、戰術運用被判不合格,這讓頭頂「槍王」「尖兵」光環的他一度倍感迷茫。面對失敗,孫金龍沒有選擇逃避,他暗下決心,只有把自己先煉成「鋼」,才能帶出「鋼」的連。第二天,孫金龍召集連隊骨幹議戰議訓,從幹部到戰士、從指揮技能到專業技能,逐條逐項研究梳理短板弱項,孫金龍帶頭立下「軍令狀」。駕駛技能不過關,他就在模擬器上一遍一遍練操作;電台操作不熟悉,就蒙上眼睛練「盲操」;裝備性能不掌握,就一個一個部件拆,一組一組數據背;指揮技能不過硬,就抱着地圖和作業工具到隔壁連隊,找經驗豐富的連長請教。不到2個月時間,孫金龍就能熟練組織連隊戰術指揮作業,不到1年時間,就成功考取駕駛、射擊、通信三大專業等級證書。在某次體系演習中,孫金龍憑藉「一點突入、多點破殼」的進攻戰法,率先撕開對手防禦前沿,為最終勝利立下頭功。(中國網記者 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