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今天是西方聖誕節,如果說中國人最有資格說這句「聖誕快樂」,你肯定不信。
1950年12月24日,西方平安夜。
在朝鮮興南港,被中國人民志願軍一路追擊的美軍殘餘部隊,經歷煉獄般的冰雪長津湖戰役之後,驚慌失措中,爬上撤離的運輸船。
他們的撤離,宣告抗美援朝二次戰役的勝利結束。
美國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來時一臉傲慢,逃時丟盔棄甲。
戰爭,雖然打的是綜合國力。
但是,戰爭拼的更是一個民族的戰鬥意志!
很多人奇怪,武裝到牙齒的美軍為何被手拿簡陋武器的志願軍追着跑?
因為在美國人眼裡,從零下40多度的雪地里衝出來的不是魔鬼就是神!
作為凡人,他們是沒有能力也沒有膽量敢抵抗,只能拚命的逃跑。
所以,當美國大兵看到冰天雪地里殺出來的志願軍戰士時,所有人都明白,他們無法贏得這場戰爭!
事後再看,美軍不是敗在武器上,而是在志願軍出神入化的戰術上,在志願軍戰士英勇無畏的攻擊下,徹底喪失了戰鬥意志。
照片上,你從美國大兵的臉上,看不到一絲生機,只有頹喪、迷茫和絕望!
攜二戰勝利之威的美軍,為何遇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就如此不堪?
最後,連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都在潰逃中,因車禍身亡!
被美國人蔑視稱手拿落後武器農民武裝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何一路上,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不僅包了美軍的餃子,還將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畔,趕回到38線以南。
正如志願軍老戰士劉石安所說:「我們也許什麼都沒有,但是有勇敢!我們一定能打敗敵人!」
美國人就沒有這種敢打必勝的信念。
在美軍的一個紀錄片中,一位受傷被俘的志願軍戰士,沒有穿鞋,雙腳凍的像兩個大冰坨子,讓人不忍直視。
不是美國人把志願軍拍的太勇猛,而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遠比電影中的更堅強,更勇敢!
美國人遇到的不是一敗再敗的舊中國軍隊,而是覺醒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他們踏冰卧雪,食不果腹,但他們心裏有火,眼裡有光!
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美國人的基因里永遠烙印下那個寒冷的冬季,平安夜沒能給千萬美軍將士帶來平安,他們都死在了寒冷的「聖誕」前夜。
狂妄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曾堅信,「聖誕節之前就能結束戰鬥,讓小夥子們回家」。
為此,麥克阿瑟還發動代號「聖誕攻勢」。
然而又如何?
美軍佔領朝鮮全境的企圖失敗了,美軍企圖飲馬鴨綠江的計劃也失敗了。
但是,麥克阿瑟要讓美軍大兵在聖誕節回家的承諾卻沒食言。因為這一天,美國大兵的確回家了,只不過是冰冷的屍體!
看着美軍遠遁,讓「聖誕攻勢」變成「聖誕節笑話」,中國人民志願軍最有資格送上一句「聖誕快樂」!
所以,西方的平安夜也是志願軍的勝利之夜,更是祖國的平安之夜!
生逢盛世,金子女俠認為我們也可以過過「聖誕節」,只不過,內容要改一下。
聖誕節我們要吃餃子,為了紀念72年前志願軍包了美軍的餃子!
聖誕節我們要吃蘋果,為了銘記上甘嶺戰役那一個蘋果的感人故事!
所以,過不過洋節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重新賦予洋節新的意義和內涵。
大國博弈,爭奪文化解釋權就是輿論戰。
抗美援朝重塑了中國人的精氣神!
一雪百年來被外敵入侵之恥,讓中國人真正的自信起來。
正如毛主席說過的那樣:「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以至於抗美援朝戰爭,連好萊塢至今都刻意迴避。
有人看了電影《長津湖》,就藉此質疑,抗美援朝打的那麼慘,究竟值不值?
秀智商的傻子很多,搞笑的是還有更多的傻子為其鼓掌。
在金子女俠看來,能讓這些人吹着空調、玩着手機,在網上發帖,他們就應該感謝那場戰爭的勝利。
毛主席評論抗美援朝: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他們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勝利!」
一窮二白的新中國不僅將美國為首的十幾國聯軍從鴨綠江畔趕回到38線,還逼得美國不得不在停戰協議上簽字。
這一戰,讓地球上的任何國家都不敢再輕視中國。
這一戰,打出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和平。
我們現在不是仍然享受着抗美援朝的紅利嗎?
那個時候,先輩們啥也沒有,但是有骨氣!
他們一代人吃了幾代人的苦!
他們一代人幹了幾代人的活!
他們一代人奠定了幾代人的基礎!
我們才有機會安享太平盛世。
70年前的抗美援朝,那場立國之戰,震醒了國內的「恐美症」、「崇美症」。
激發了全國人民的自信心。
70年後,又有人患上了「恐美症」、「崇美症」。
軟骨病也是病,要治!
為什麼今天還要講抗美援朝精神?
不僅僅是為了憶苦思甜,更是提醒我們要居安思危!
從貿易戰,到科技戰、金融戰、芯片戰、輿論戰,甚至反人類的生物戰,我們早已身在戰爭之中,而敵人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12月25日是西方聖誕節,但是,作為中國人更要牢記,12月26日,是我們的「聖誕節」。
因為這一天,是毛主席的誕辰!
記得網上有一句,流傳很廣:
不必時時懷念我,也不必期待我回來。我走之後,你們就是我,人民萬歲!
但是,人民豈能不懷念?
主席,生日快樂!
感謝大家的厚愛及支持,喜歡文章就請點個贊,多轉發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作者簡介:金子女俠,愛宅的成都姑娘,媒體撰稿人。女俠執劍,毒舌心善,立足熱點,剖析真相,嬉笑怒罵皆文章,行藏去留盡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