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即將過去,時至今日,俄烏衝突已持續整整10個月。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所有人都應該明白這樣一個事實——這根本不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而是俄羅斯與整個北約集團的鬥爭。這就是一場美國一手策劃的單邊代理人戰爭。
俄烏衝突每持續一天,俄羅斯的損失就會再多一點,普京的顧慮也就更多一些。
所以不難看到,相較於衝突剛爆發的那會,現在普京就局勢發聲的次數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頻繁。
當地時間12月22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出席國務委員會青年政策會議,並在會議結束後回答記者問題。
期間,在談及俄烏衝突時,普京稱,俄羅斯的目標不是「轉動軍事衝突的飛輪」,而是為了結束這場「戰爭」。普京還強調,俄羅斯一直在為此努力,並將會繼續努力。
普京的這句話無疑是當天記者會上最重磅的發言。
要知道,自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官方一直使用「對烏特別軍事行動」來指代俄烏衝突。
甚至於,普京還專門簽署了一項法令,將使用「誤導性用語」列為刑事罪,一旦被定罪,最高將面臨15年監禁。
但這一回,普京自己破了自己定下的規矩,首次在公開場合用「戰爭」來形容俄烏衝突。
別看只是一詞之差,但意義卻完全不同。
俄羅斯一直沒有對烏克蘭正式宣戰,普京也沒有宣布俄羅斯進入戰時狀態,使用「特別軍事行動」合情合理,並且還能凸顯俄羅斯的「正義性」。
但如果用「戰爭」來形容俄烏衝突,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俄羅斯違反國際法,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
所以,普京此言一出,西方輿論很快炸了鍋。
美國國務院回應稱,在俄烏衝突進行到300天之後,普京終於宣布了這場戰爭的真香。作為承認現實的下一步,俄羅斯應該儘快從烏克蘭撤軍以結束這場「非正義」的戰爭。
不過,也有美國政府官員認為,普京用「戰爭」來形容俄烏衝突應該不是故意的,更可能是「口誤」。
俗話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但不論普京是口誤還是故意將俄烏衝突說成「戰爭」,這一事件都說明,俄烏衝突進入第10個月之際,普京面臨的壓力已經不是能用言語來形容的了。
雖然不久前克里姆林宮方面再次強調,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結束的唯一方式,是俄羅斯達成既定目標,即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中立化(承諾不加入北約)。
但在其他渠道,包括普京在內的俄高官也在釋放俄願意和談的信號。
就在12月25日,普京在接受俄國家電視台一檔節目採訪時表示,莫斯科並不抵觸就烏克蘭局勢進行談判,並願意與所有相關方進行談判。請注意,普京說的是「所有相關方」,這意味着俄羅斯不但願意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也願意同美國和北約進行談判。
同日,俄財政部長西盧安諾夫在接受採訪時也稱,俄方願意與西方國家就資產相互解凍問題展開對話。
西盧安諾夫稱,俄羅斯可以向西方提供「想要的東西」,但這一切都取決於西方的態度和意願。
最近,西方對俄制裁再度加碼。
在歐盟凍結俄羅斯3000億歐元儲備金後,美國國會又在最近通過修正案,允許扣押並出售俄公民在美資產,並將出售所得資金用於援助烏克蘭。
此外,西方還先後就給俄石油和天然氣設定「最高價格上限」達成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雖然明面稱西方制裁都是「愚蠢行為」,但明眼人很清楚,作為一個能源出口大國,西方的這些嚴厲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這一點,普京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所以從他最近的表態中不難窺探出,俄羅斯的處境正愈發困難。
當然,烏克蘭和西方的處境同樣也很困難,關鍵在於誰先妥協。
這場可怕的戰爭,這個可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