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月前,烏聯軍浩浩蕩蕩反攻東北,兩月後,同樣在東北附近,俄軍一個回馬槍,一戰包圍了5個旅。這恍如一場夢境!
烏北聯軍在反攻東北時,許多國際軍事專家,包括英國「軍情六處」,及美國一些退役將軍,一再提醒,小心被誘敵深入。
真相總會被還原,結合現在巴赫穆特大包圍,俄軍撤出哈爾科夫,確實是誘敵深入。但,不是為了馬上圍殲,而是為了牽制兵力,打破烏方反攻南部的戰略企圖。
烏聯軍反攻南部的戰略企圖,一旦實現,將對俄軍在烏克蘭的戰局,構成巨大的威脅,後果引發一潰千里並不誇張。那時,俄軍兵力空虛,要撤退北岸也來不及。(圖1)
在反攻東北初期,俄軍在邊界附近的別爾哥羅德,僅有番號部隊,就駐紮了約8萬人,近在咫尺,至始至終沒有出兵,以至於大批媒體博主,直呼「看不懂」。
其實,俄軍是不能出兵,必須將哈爾科夫作為誘餌,將其牽制誘人腹地。這8萬兵力,要守住哈爾科夫,完全沒有懸念。
東北不能守,如果守住了哈爾科夫州,就意味着烏聯軍十多萬大軍,很快再次殺回南部赫爾松,突破南部,俄軍兵力空虛,或將導致一潰千里!
俄軍守住哈爾科夫州是得不償失,俄軍需要的是收縮戰線,穩固防禦,需要的是打破南部反攻企圖,需要的是牽制烏方機動兵力。
俄軍更不可能將這幾萬人馬,調到去赫爾松與烏聯軍南部大決戰。那正中烏方下懷!
烏聯軍奪取哈爾科夫州,同樣也是得不償失,隨即停止了東北反攻,回頭繼續二次強勢反攻赫爾松,試圖繼續從南部突破。
俄軍放棄北岸,不僅僅是為了放棄戰場不利。其戰略目的,就是避開決戰。二次打破烏方反攻南部的戰略企圖。繼續在南部牽制機動兵力。
以至於,各路媒體敲鑼打鼓助威的南部大決戰,至始至終也沒有出現。
現在的戰局,或許驗證了烏方大反攻初期,車臣領導人卡德羅夫所言,「就是要將烏軍,引入到俄軍認為適合的地方」
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
烏聯軍大反攻,浩浩蕩蕩集中了15萬優勢兵力,結果是:一部分,被俄軍安置在適合的東北,一部分,被安置在適合的赫爾松北岸,一部分,被安置在北部防守基輔。
俄軍意圖已經非常清晰,是要在東部正面決戰,現在,烏軍卻耗光了機動兵力。俄軍卻在東部殺了回馬槍,5個旅被包圍的嚴嚴實實。
想想一月多前,氣勢如虹,這些被包圍的烏聯軍,或許還有點恍如夢境!
大反攻,烏聯軍失敗的戰略企圖
大反攻後,俄軍形成的戰略大包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