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解放戰爭時期在西北發生的戰役,自然少不了著名的延安保衛戰,當時胡宗南的部隊大軍壓境,氣勢洶洶,算上雜七雜八的國民黨軍總共有二十餘萬人,而延安附近的解放軍部隊全部加起來也只有兩萬餘人,戰場形勢十分不利。
但解放軍頑強抵抗,巧妙布置防禦陣地,頂着成百的敵機轟炸,依然給敵人造成了數倍於己的損失。這場戰役有許多解放軍將領都發揮了自己的指揮藝術,其中羅元發中將是最為突出的一位。
羅元發
羅元發將軍早年出生於福建的一個貧寒家庭,他十幾歲的時候就因為家境原因出去打工,但是貧窮並沒有局限他的視野,當時紅軍的土地革命席捲全國,羅元發被革命思潮所感染,在紅軍在福建鬥爭的時候加入了紅軍。
羅元發將軍在土地革命時期久經沙場,從機槍連的一名戰士英勇作戰,參加了數次反圍剿鬥爭,到長征之時他已經擔任15團團政委,羅元發將軍參加了長征,其中在湘江戰役之時,率軍作戰,整個團傷亡過半,羅元發也在戰鬥中負傷。抗戰時期羅元發擔任過著名的115師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平型關戰役還有百團大戰等無數戰役。
解放戰爭初期,胡宗南大舉進攻延安,延安保衛戰開始時,教導旅是西北地區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羅元發是旅長兼政委,教導旅的任務是防守金盆灣,金盆灣是延安附近的一個重要據點。
延安保衛戰剛開始的時候,彭老總到前線查看情況,對作為指揮將領的羅元發問道:「你們能堅守幾天?」
彭德懷元帥
羅元發回答道:「子彈不夠多,一把槍平均不到十發,只能堅守五天。」
當時中央撤離延安的時候,有許多檔案要處理,許多重要的設備要遷移,加上老百姓也要加以疏散,所以五天時間其實十分緊張。
彭老總點了點頭說道:「儘可能地阻擊,給敵人殺傷,不要死守,爭取防守一星期。」教導旅和其他部隊防守的時間就多了兩天,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這樣的壓力可想而知。
1947年3月12日,延安保衛戰開始,羅元發率領的教導旅的防守陣地受到了敵人的瘋狂進攻,國民黨軍官陳武指揮8萬多人的部隊進攻金盆灣,期間飛機日夜轟炸,教導旅5000餘人,憑藉陣地頑強抵抗,埋設地雷,讓敵人一天只能前進數公里,進展緩慢。
國民黨整編90師師長陳武第二天調整戰術,向教導旅第一第二團的空隙進攻,但是數次進攻都被擊退,但是彭老總之前已經講過不能死守,因此羅元髮根據,形勢調整部署,和新編第四旅張賢約等部隊撤離到第三道防線布防。
解放軍戰士
胡宗南見久久攻不下陣地,十分惱怒,下令國民黨部隊不惜一切代價進攻,隨後發生了更為殘酷的戰鬥,兩軍不分晝夜廝殺,打到後面教導旅的護士長和警衛員甚至都加入了戰鬥。
不過,羅元發將軍還是率部守住了陣地,完成了掩護中央撤離的任務,敵軍還是沒能攻下防線,3月18日,中央的電報發來,讓前線的部隊主動撤退,保存有生力量。堅守了一個星期之後,羅元發才率部撤離防線。
毛主席等人已經撤離了延安,毛主席離開之時,還說到:「我們這次撤離,不過是同延安暫時告別。」,後來這句話被證明是十分正確的
羅元發將軍在之後也是參加了無數戰役,其中最著名的是解放西安,1949年時,羅元發將軍擔任第六軍軍長,他率軍強渡渭河,第六軍的戰士,頂着炮火擊潰了國民黨守軍,解放了西安,這也是解放戰爭後期解放的重要城市之一。
羅元發將軍在建國初期在北疆擔任剿匪總指揮,很好地完成了剿匪任務,數月之間就基本平定匪患。後來他出任了西北軍區空軍司令員,為空軍建設作出了貢獻。
1955年大授銜之時,各個軍銜都有評定的標準,比如擔任正兵團級職務的可以授予上將,擔任過准兵團職務的可以授予中將。羅元發在解放戰爭時期就擔任過准兵團級的職務,按資歷可以授予中將軍銜。
土地革命時期的資歷也是授銜的一個標準,袁也烈和段蘇權就因為缺少土地革命時期的經歷而只被授予少將軍銜。但羅元發將軍參加過數次反圍剿鬥爭,因此大授銜時,羅元發將軍被授予中將軍銜,當之無愧。
————————————
參考資料:《羅元發回憶錄》《彭德懷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