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和美國在北海道附近開展聯合軍演,並計劃測試「海馬斯」火箭炮,後因美軍手續問題,炮彈沒有運出,發射行動被迫中止。但這次測試引起俄羅斯方面的不滿,「海馬斯」已經在烏克蘭給俄軍帶來不少麻煩了,這次出現在日本又是什麼意思?是想對俄羅斯秀肌肉,還是想搶南千島群島?俄羅斯方面立馬向日本駐俄大使館發出堅決抗議,並警告計劃採取對等反擊措施。
「海馬斯」火箭炮發射
日本為什麼發射「海馬斯」?
就俄外交部表態來看,俄方反對日本政府測試「海馬斯」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俄方認為美日在該地區的軍演嚴重威脅到了俄遠東安全,二是日本政府在設立北海道演習場的時候,曾向俄方承諾該地不會測試「海馬斯」火箭炮這類遠程多管火箭炮系統。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日本政府即使違背承諾也要測試「海馬斯」?儘管日本政府的信譽也不是那麼高。這很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日本政府這麼做,可能是對俄羅斯前段時間的「東方-2022」軍演的報復。當時,俄方軍演範圍包括日本海和南千島群島,這遭到日本政府的強烈反對,顯然,反對無效,軍演照常進行。這次,日本政府在北海道測試「海馬斯」,可能就有膈應俄羅斯的想法。
其次,日本政府或許是想渾水摸魚。現在俄烏衝突進入新高潮,俄羅斯主要注意力集中在西部戰場,日本政府想要藉此機會伸手南千島群島,就算不能一次成功,也能加強在周邊的存在感,或許後續可以繼續「切香腸」得寸進尺。
美日此前軍演圖片
再有,這可能是對澤連斯基此前承認南千島群島屬於日本的一種互動。前段時間,烏克蘭四地入俄,普京簽署相關條約。澤連斯基為報復,承認南千島群島是日本固有領土。在日本政府「孤軍奮戰」之際,澤連斯基的認可就像一劑強心劑,使其更有信心與俄羅斯「爭搶」。不過澤連斯基這番動作很明顯是對二戰後國際秩序的否認和破壞,沒有任何實際效果。因此,這種原因可能存在,但不會是主要決定性的原因。
最後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美國方面的要求,眾所周知,提供了安全保障的美國,對日本的防務是可以施加很大影響的。在北海道用遠程火箭炮,然後看看俄軍會做出什麼反應,並對此進行研判,也是可能的意圖,要知道美國自己的火箭炮,可是能用射程500公里的戰術導彈的。
俄方不怕「海馬斯」本身,主要防備日本擴張
在俄烏戰場上,烏軍使用「海馬斯」在打擊俄軍後方軍事基礎設施方面屢建奇功,給俄軍造成不小困擾,但這並不意味着俄軍沒有能力摧毀「海馬斯」火箭炮。「海馬斯」火箭炮具有高機動靈活的特徵,而俄方衛星能力欠佳,導致俄軍很難抓住烏軍使用的「海馬斯」,這才是「海馬斯」對俄軍造成困擾的真正原因。如果真的面對面對上,或知道具體位置的話,俄軍可以用來打擊的手段很多,「伊斯坎德爾」、遠程火箭炮或者自殺式無人機都可以辦到,再不濟也可以打擊其彈藥庫,畢竟彈藥庫沒法機動。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發射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目前幾乎將全部「海馬斯」火箭炮庫存投向俄烏戰場,如果美國政府真要向日本提供「海馬斯」,起碼也得幾年後,屆時俄羅斯大概率已經擁有更加先進的武器可以打擊」海馬斯「。所以,俄方現在反對日本測試「海馬斯」,並不是害怕「海馬斯」的威力,而是出於對日本企圖的警惕。
近年來,日本政府在美方支持和默認下,連年增加軍費開支,不斷進行擴軍,甚至妄想修憲,正當擁有軍隊力量。現在「海馬斯」火箭炮在日本進行測試,對外界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警訊,即日本很可能在之後獲得美國「海馬斯」火箭炮並部署。現在的測試,也可能是美國老套路「切香腸」,一點一點刺激周邊相關國家,等到它們對這件事習以為常後,再正式向日本輸送「海馬斯」火箭炮。
而且這次演習地點位於北海道演習場,日本政府此前為防範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在該地區部署了大部分軍事力量,可以說是日本的軍事部署中心,北海道距南千島群島國後島的最近距離不足20公里,如果日本在這裡部署「海馬斯」,對南千島群島的威脅不言而喻。
「北溪-2」天然氣管道
日本或學歐洲,與俄徹底切割
如果說此前日本還想要和俄羅斯緩和關係的話,現在它選擇測試「海馬斯」,恐怕是體現出像歐洲國家一樣,與俄羅斯進行徹底切割,完全站在美國一方的意圖。
目前,由於北溪管道爆炸,俄羅斯和歐洲之間的關係可以說完全切斷,甚至歐洲國家並沒有想要重新連接的想法。近日,俄方表示將在秋冬繼續通過「北溪-2」管道支線向歐洲供應天然氣,但德國表示,俄羅斯已經不再是靠譜的能源來源,因此,不考慮接受俄氣。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的能源供需關係如果也切斷,那對俄的態度也是可能發生變化。
不過日本和歐洲國家稍顯不同,它是能夠得到來自美國的武器,能夠在美方默許下擴軍。但周圍防備它的不是只有一個俄羅斯,日本周邊國家都會心生警惕。畢竟日本二戰時期的惡行還縈繞在受害國人民的心頭,其擴軍行為對周邊地區來說,是徹徹底底的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