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
隨着機槍和炸彈被裝上了飛機,激烈的空戰史就此拉開了序幕,起初,交戰雙方飛行員之間的對決基本上在白天進行,這是因為白天能見度較好,飛行員和機槍手可以目視發現目標並做出動作,但是隨着戰鬥的日趨白熱化,雙方在夜間也難免會爆發衝突,於是就在此時,各國也開始研究夜間空戰的技戰術。
▲齊柏林飛艇
有記錄的夜戰首次爆發於一戰期間,當時德國的齊柏林飛艇部隊往往藉助黑夜的掩護前去轟炸英國的重要目標。而英國的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戰鬥機也會紛紛起飛對其展開攔截,而在缺乏必要夜視裝備的一戰期間,飛行員往往藉助肉眼無法看清目標,而藉助月色的映照往往也會使得攻擊收效甚微。
▲英國皇家空軍的駱駝戰機
隨着二戰的爆發,夜間空戰的意義則繼續被放大,大批重型轟炸機往往會利用黑暗的掩護突入對方空域執行任務,同時保護它們笨重且脆弱的機身不受戰鬥機和高射炮的攻擊,這樣的戰例比比皆是,在不列顛空戰、美軍對日空襲和盟軍對德空襲中都有所體現。此時的技術相較於一戰已經有了些許的改進,明亮的探照燈已經可以將黑夜變為白晝,同時地面雷達的運用使得交戰雙方可以快速識別來襲戰機並引導己方飛機前去攔截。但是在高空中,飛行員往往還是像一戰一樣,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中寄希望於星光和月光照亮敵軍戰機並發動攻擊。
▲1944年,英國地方輔助防衛隊(ATS)的士兵在操縱探照燈
戰爭的緊迫促使着美、英、德都在抓緊研發可以改變戰爭遊戲規則的技術,隨後機載雷達由此誕生了。裝備了這項技術的飛機將無需飛行員目視發現目標就能瞄準並將其擊落。在這項技術上英國人走在了前列,隨後他們迅速改裝了在白天被德軍Bf109戰機壓着打的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將其安裝了雷達作為夜間戰鬥機投入戰鬥,並於1940年7月首次成功擊落了一架德軍Do17轟炸機。至此,夜間空戰便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
▲布倫海姆輕型轟炸機
以現有戰機為基礎進行改進升級是發展的一步,但是研製一種專門司職夜間空戰的戰機也是大勢所趨,而雷達的使用將會給飛行員帶來巨大的優勢。很快,英國人在改裝布倫海姆並成功的基礎上,率先推出了高性能的專用夜間戰鬥機。這便是布里斯托「英俊戰士」重型戰鬥機,世界上首架安裝雷達的戰鬥機,也是當時最重的戰鬥機,該機裝備有4挺20mm機炮和6挺7.7mm機槍,同時還可攜帶454千克炸彈,最大起飛重量9.5噸。該機裝備的雷達最遠照射距離可達4英里,可有效協助飛行員找尋目標。
▲英國皇家空軍404中隊配屬的布里斯托重型戰鬥機
儘管布里斯托「英俊戰士」重型戰鬥機是為專門夜戰而生產的,但它們只是在現有機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變種,而首架獨立設計並投入使用的夜戰飛機則來自美國。這就是諾斯羅普P/F-61 "黑寡婦"夜間戰鬥機,該機於1943年末投入生產,並在1944年7月首次投入戰場,首秀便在歐洲擊落了4架德機,幾乎是在同時該機也投入了太平洋戰場,並同樣取得了成功。而在該機研製的過程中,美軍採用了道格拉斯P-70戰機作為臨時替代者,並部分使用了英國的布里斯托重型戰鬥機。
▲1943年11月,首架YP-61 "黑寡婦"夜間戰鬥機(上)抵達奧蘭多陸軍航空基地,迎接它的是第349夜間戰鬥機中隊的一架道格拉斯P-70(下)
雖然在許多軍事技術領域領先於盟軍,但德國人卻在機載雷達的競賽中落後於美英兩國,使得德國空軍在戰爭開始的前幾年裡只能依靠日間戰鬥機、地面雷達和探照燈來進行夜間空戰,這樣的窘境直到1942年夏天才得到改善。和英國人一樣,德國人也選擇了用現有戰鬥機改進的方式研發自己的夜間戰鬥機,其中德國人看中的就是在戰爭初期發揮出色但是很快落伍的Bf110戰鬥機和容克Ju88轟炸機,其中改裝後的Bf110F-4型夜間戰鬥機裝備4挺機槍和2門機炮,Ju88轟炸機則裝備了幾門具備傾角的機炮,用來從下向上攻擊高空轟炸機,兩者的投入使用極大地提升了德軍的夜間對空攔截能力。
▲一架配備了Lichtenstein 「明石」夜間戰鬥機雷達的梅塞施密特Bf 110G-4夜間戰鬥機
▲Bf 110 G-4
隨着夜空中的戰鬥日趨白熱化,如何對抗夜間戰鬥機的手段也成為了各國的研究課題,比如英國人就採用轟炸機大量投放鋁條的方式來干擾德國人的雷達,迫使其難以發動攻擊。但儘管如此也無法阻擋夜間空戰的白熱化程度,隨着各類夜戰裝備和反夜戰設備的投入使用,二戰的夜空註定將難以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