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藍星最強兵種的中國炊事兵,其實力到底有多離譜?上的廚房做飯,下的戰場殺敵。拿起鐵勺是軍中神廚,扛起長槍是冷血狙神。就沒有什麼是他們搞不懂的,弄不會的。那麼,我國的炊事兵,到底經歷了怎樣血與火的故事?才會蛻變得如此出類拔萃?
提起炊事兵,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覺得這不就是一群掄大勺的火頭兵嘛,有什麼可豪橫的?每當聽到這樣的話,一些有經驗的老兵只會笑笑不語,心裏思量道:「小子,你還是太年輕了,炊事兵的強大超乎你的想像。」
炊事兵,這個軍隊中最古老的職業。無論是爆發什麼樣的戰爭,他們總是如影隨形。不僅承擔著全軍的伙食問題,而且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要及時補充其它兵種的空缺。更有甚者,一旦前方戰事吃緊,他們將化身為強大的戰爭機器,將任何來犯的強敵徹底碾碎。他們驚人的戰鬥力,有時候比正規軍還要強大許多。
此外,炊事班歷來人才輩出,猛將如雲。古有兵仙韓信,戰神薛仁貴;今有東北猛虎劉震,旋風將軍韓先楚,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要說一個小小的炊事班,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戰場名將?這還要從炊事兵的職能上去考察。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日常行軍中,炊事兵不僅要和其它的戰士一樣攜帶好個人的裝備,而且還要背負大部分的給養和炊事用具。不過,即使有這樣沉重的擔子壓在他們的肩上,他們的行軍速度依然也要比大部分的士兵要快上不少。
因為他們自身的職能,需要他們趕在大部隊的前面到達指定的地點,然後把飯做好。如果晚了幾分鐘,飢腸轆轆的戰士早該罵娘了。像這樣高強度的疾步行軍,如果沒有強悍的身體素質,恐怕早就該累癱了。
像在長征途中,倒下最多的就是炊事兵。在那種戰士們都吃不飽飯的條件下,他們不僅需要攜帶大量的行裝物品,而且還要想盡辦法保證日常的供給。
特別是在翻雪山過草地,這樣艱苦的環境中,我們的戰士真的是犧牲太大了。為了一線的需要,管物資的軍需處長凍死了,管伙食的炊事員餓死了。軍需處長的故事,銅鍋的故事,至今仍被我們深刻地銘記着。
像這樣一批隊伍,又有什麼樣的理由,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呢。
當時在過草地的時候,曾經流傳着這樣的一句話:「人可以倒下,鐵鍋不能留下。」在那種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一個連隊就靠着這麼一口鐵鍋過活。管理伙食的九人小組,在艱苦的處境中,一個接着一個倒下,鐵鍋換了一個又一個人,等到終於走出草原的時候,鐵鍋已經換到了司務處長的肩上。
試問,誰又能質疑他們的品質和實力呢?等到長徵結束後,有倖存活下來的他們,絕對會蛻變為最令敵人威風喪膽的精兵猛將。
在1940年的百團大戰中,曾經有過一支編製為五十人的日本特種部隊,溜進了我軍根據地內部,蓄意圖謀不軌。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行至半途,我軍採購物資回來的炊事小組,恰好撞見了這批用心險惡的日軍小分隊。見狀之後,炊事小組沒有半點慫的,直接拿起槍炮,依託卡車和樹林的遮蔽,和這批日軍的精英小隊展開了死磕。
期間,一個名叫張喜的炊事員,一個不小心,直接用手榴彈將日軍小隊長登木給炸死了。後來,我軍支援部隊聞訊趕到,直接全殲了這批入侵的日軍精英小隊。而這個阻擊日軍的炊事小組,也因為此事受到了部隊領導的特別嘉獎。
其次,在解放戰爭中,國軍的一支部隊,被我軍圍困在了一個小山頭,正在進行垂死掙扎。而就在戰事陷入焦灼的時候,一個炊事員送飯途中搞錯了方向,直接將飯菜送到了國軍陣營。
而看到闖進的不過就是一個炊事員後,國軍既沒有過多在意,也沒有為難他。看到此情此景,這名炊事員頓了頓神,也不再害怕。當即拿出了熱情騰騰的肉包子開始勸降,沒想到這招還真管用。那些餓了三天的國軍士兵,紛紛放下手中鋼槍,舉起雙手投降了。
後來,這個辦法還被其它更多的部隊學了去,起到了驚人的效果。有時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陣地前架起大鍋,燒上熱水,整起了豬肉燉粉條子。撲鼻的香氣,簡直把敵軍的魂都要勾走了。一般撐不過三天,就紛紛舉起雙手投降了,長官攔也攔不住。有時候能來一個班,有時候甚至能來一個連。
此外,還有更神奇的呢。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就曾發生過一支扁擔,俘虜八名美軍士兵的傳奇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劉會來,是一名炊事員。一次他在給志願軍戰士送飯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了幾個美軍士兵的身影。機靈的他猛地一竄,躲到了附近的草叢裡。
不過隨着這批美國大兵越來越近,飯菜的香氣遲早會把他的位置暴露。想到這些,劉會來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當即跳了出來,舉着一根扁擔做瞄準的動作,大喊:「舉起手來,繳槍不殺。」
這群美國士兵既沒有聽出,他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也沒有搞明白這根長長的木棍究竟是什麼武器?只不過被他的這種氣勢給徹底嚇傻了,直接丟了武器雙手投降。而劉會來則非常輕鬆地,將這八個美軍捆成串押到了總部。因為此事,後來還受到了部隊領導的接見,被授予了一等功。
再者,從炊事班出來的戰士同樣不容小覷,朝鮮戰爭上的槍神張桃芳就是其中一員。在他剛到部隊第一次進行射擊訓練的時候,打了三槍全部脫靶,氣得連長直接把他趕到了炊事班。
但令誰都沒有想到的是,在這裡張桃芳一有時間,就拿着一把槍在那裡瞄來瞄去。一段時間之後,不知道被他摸索到了什麼竅門,射擊能力突飛猛進。上了戰場之後,幾乎彈無虛發,槍槍爆頭。在32天的時間裏,用436發子彈擊斃了214名敵人,創造了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冷槍殺敵的最高記錄,被譽為「上甘嶺狙神」。
另外,同屬炊事班的還有一名叫龐子龍的小戰士。當時的他看別人打槍打得怪痛快,便想着自己也打槍試試。這一試不當緊,沒想到直接爆發了洪荒之力,狙擊手的天賦展露無遺。三個月的時間裏,直接擊殺143名聯合國軍,創造了僅次於張桃芳的戰場奇蹟。
在21世紀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中,我軍依然保留了炊事兵英勇作戰的光榮傳統。有時候還會把一些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兵,安排到炊事班當中去。這也就造成了其戰鬥力之強悍,基本上無人敢惹。
在2015年的一場軍事演習中,紅軍常勝連炊事班的兩名隊員,曾一舉穿越藍軍十二公里封鎖線,給前線的偵察兵送飯。而且這還不算完,在送飯的途中,兩人曾碰到了兩名哨兵。這時年齡較小的炊事員,突然之間有了一個好主意。
小聲說道:「前面發現兩名哨兵,我們偷偷過去把他幹掉吧!」
「你傻呀,咱們送飯的,繞過去。好,明白。」年齡大些的炊事兵回答道。
聽這話的語氣,怎麼感覺到那麼的不屑呢!好像在他們看來,幹掉兩個哨兵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不過,儘管說是這麼說了。在返回的途中,兩人還是耐不住手癢,直接順手端掉了一個藍軍的電台。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不起眼的炊事兵,他們的強大真的要超乎你的想像。平時顛勺炒菜,技巧純熟。有活動時在軍武大賽中,拿個冠軍簡直就和玩的一樣。這不在2018年,俄羅斯舉辦的一場炊事兵軍事比賽中,十二個國家參與。一百米的固定靶,卧姿無依託射擊。滿分一百二十分,我軍炊事員戰士用十二發子彈,直接打出了115分的好成績。震驚的現場所有外國人,直呼惹不起。
最後,在積極訓練,提升個人戰鬥能力的同時,炊事兵的本職工作可是一點也沒有落下。我軍對後勤的要求非常高,吃上熱乎飯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野外,炊事兵戰士要滿足這個需求,必須做好所有的準備工作。既要挖灶台,又要搭建儲煙室。而如果要做紅燒肉的話,還必須做好關鍵性的一步——「炒糖色」。
而在進行運動戰的時候,為了保證戰士們能夠按時吃上一口熱乎飯,炊事班還會特意配備一輛大型卡車,所有的準備工作,例如煎炒烹炸全部會在裏面進行。儘管卡車顛簸的厲害,但是炊事員的手卻穩如泰山,有時還會靠着車輛的顛簸,完成顛勺等高難度動作。
之外,在前面駕駛汽車的也是炊事班的成員。而這樣的技術,對於每個炊事班的成員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有時候,隸屬空軍部隊的炊事兵,甚至還要背着大鍋,完成跳傘等高難度技巧。
如果說軍隊中有「神人」的話,那一定是炊事兵。幾乎每個炊事兵的心中,都藏着一個特種兵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