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5年7月,對所有情報和形勢的重新評估,日本最高統帥部認為,美軍的登陸行動將在9月末颱風季節結束後進行,對美軍首先登陸九州地區已經確認。美軍一旦對九州的登陸成功,將迅速於九州和四國設置海空軍基地,有可能美軍於1946年春實施對本州關東地區的登陸作戰,屆時從歐洲戰場調來的美軍大批精銳部隊將作為主攻力量。
日軍的情報人員分析認為,美軍也可能於伊豆群島登陸,隨後以此為跳板於1945年秋末直接登陸本州關東地區。或者,顧慮到九州到關東一線漫長的側翼掩護,或許美軍會先佔領名古屋至京都-大阪-神戶一線,將日本割裂為一分為二,登陸部隊或穿越朝鮮海峽,於本州的日本海沿岸一側登陸。
1945年6月間,日軍最高統帥部和各方面軍對於本土防禦作戰方針達成共識:本土防禦戰唯一能夠勝利的方式是決不後退一步。當登陸的美軍挨過了自殺飛機和自殺特攻艇的「神風」攻擊後,海岸防禦部隊必須堅決於灘頭消滅美軍。
日本軍方此時唯一能夠寄予希望的是「神風」自殺部隊,這種自殺攻擊是毫無人性的致士兵生命於不顧的瘋狂的舉措,是歇斯底里的瘋狂掙扎的困獸猶鬥。這支龐大的「神風」自殺部隊,包括海軍的自殺快艇和航空隊的自殺飛機。這些部隊被日本陸相阿南惟幾認為是:「神風」特攻部隊是帝國本土戰中唯一的致勝關鍵。
日本軍方認為防禦的日軍佔有優勢,鼓動一億日本民眾團結起來,將入侵的美軍消滅在日本土地上。日軍高層喊着「不勝則亡」的口號,號召所有士兵和民眾,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敵人的生命。
回過頭來看,當年日本統帥部和軍方作出「神風」自殺攻擊的決定,實是瘋狂至極。在1945年6月的御前會議上,海軍大臣大談「神風」特攻部隊可以擊毀半數以上的登陸艦船,「神風」特攻全力於遠海消滅敵艦的前提下,能夠登陸的敵軍不超過半數。若美軍登陸的時間繼續推遲,那麼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準備擴大「神風」特攻隊,認為就可以在遠海擊沉美軍艦隊的幾率將大大提高。
為了提高作戰信心,河邊正三大將麾下的聯合航空隊在1945年7月進行了一次圖上演習,這是一種單方面的一廂情願的演習。假設16個美軍師於10月登陸南九州,日本參謀部推算,「神風」自殺機將擊沉500艘敵軍運輸艦船,而水上飛機和自殺快艇可擊沉美軍125艘運輸艦艇,共佔美軍運輸艦能總量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此演習差不多有5個美國師和「神風」同歸於盡。
在陸上,到1945年8月止,日本陸軍的本土防禦部隊擁有235萬人,組成53個步兵師及25個旅,還有2個坦克師7個坦克旅以及4個防空師。這55個陸軍師的配置在:本州地區35個師,兩個坦克師;四國地區4個師;九州地區14個師。除此之外,全體日本國民被動員起來,組成了225萬名陸軍非戰鬥人員、130萬名海軍非戰鬥人員,25萬名特別守備部隊以及2800萬名民兵和准軍事組織成員。日本政府通過了「志願兵役」法案,規定15歲至60歲之間的所有男性,17歲至40歲之間的所有女性都必須服兵役。曾經在亞州稱雄一時的日本陸軍,現在卻要徵調大批老人與孩子,裝備竹槍和木棒準備上戰場,豈非是胡鬧和笑話,也不過是失敗滅亡前的最後掙扎罷了。
到了1945年8月,戰爭態勢有了明顯的變化,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了一顆原子彈,9日,美軍在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同日,蘇聯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規定的各項條件,無條件投降。
至此,美方制定的「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和日方制定的「決號作戰」計劃,隨着日本的宣佈無條件投降而自行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