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10月3日,德國所謂「台灣之友」小組的小組主席克勞斯•彼得•威爾施當面對蔡英文允諾稱,如果台灣面臨「軍事威脅」,柏林將支持台北。威爾施表示:「德國議會在各種文件和討論中提到:如果台灣面臨軍事威脅,我們將勇敢地站出來幫助和支持台灣。」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周前,上個月28日,3架德國戰機橫跨歐亞大陸,抵達日本,與日本航空自衛隊開展為期3天的「共同訓練」。這邊日本航空自衛隊則出動了3架F-2戰鬥機參與聯合演習,僅從規模上來看,雙方都只出動了3架戰機,似乎不值一提。但這是歷史上德日雙方首次在日本領空進行軍事演習。而且德國和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本應該好好反省,德國國防軍只有德國本土防衛的權利,而日本的和平憲法第九條更是規定,日本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交戰權。
德國身為二戰戰敗國,不能發展進攻性武器,但目前德國不論是軍事實力、經濟實力還是國際影響力,都可以稱得上是歐盟名副其實的帶頭大哥,甚至其國際地位比起聯合國五常的英國和法國都不遑多讓。俄烏衝突中,德國的態度,德國對烏克蘭實施的武器援助等就曾受到外界關注,而歐洲不僅僅是德國,包括歐洲議會、德國國會、法國國民議會及法國參議會等組織都擁有所謂的「友台小組」,此前這幾方還成立了所謂的「福爾摩沙俱樂部」,稱要言強化「跨國支持台灣力量」。
而德國作為歐盟的帶頭大哥,自然要在這方面做點樣子了,雖然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戰敗國身份的限制,但這並不妨礙德國派遣戰鬥機前往日本舉行聯合軍演。德國國防部部長蘭布雷希特還信誓旦旦的對媒體稱:「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德國空軍不僅派遣了三架「颱風」戰鬥機前往日本。其中一架飛機還是由德國空軍司令英戈·格哈茨中將親自駕駛的,而在軍演期間,英戈·格哈茨中將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德日戰機聯演展現出德日兩國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夥伴,同時與自衛隊加深安全領域的合作。
英戈·格哈茨表示,德國空軍不會做刺激誰的事。但德國的另一些政客卻不這麼想,早在8月份,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就曾在聯合國會議上對台海問題大放厥詞,稱如果台灣地區受到「攻擊」,德國絕不會坐視不管,將對台灣施加援手。此外,貝爾伯克還曾經呼籲德國應當盡量拜託對中國的依賴,說白了就是要與中國經濟「脫鉤」。
事實上,目前最該擔心的恰恰是德國自己。德國經濟因為俄烏衝突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因為「北溪」一號天然氣管道就是從俄羅斯直接送往德國的。因此德國飽受能源漲價危機的困擾,而且自從默克爾卸任之後,德國幾乎一邊倒的偏向美國,幾乎失去了自主性。要知道默克爾時期,德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合作,以及德國和中國的合作和經貿往來都是相當頻繁的。如今進入工業4.0時代,德國在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並不具備優勢,而在傳統的精加工,汽車製造行業,德國又有被其他國家取代的趨勢,就比如在新能源車領域,德國就完全沒有優勢,如今德國正面臨去工業化的困擾,這樣跟隨美國四面樹敵,將會對德國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總的來說,台海問題是我們的底線,也是我們自家的事,還輪不到德國來插手。德國作為一個二戰戰敗國,頻繁渲染「台海有事,德國不會坐視不管」,這顯然是我們難以容忍的。德國一味跟隨美國,插手台海事務,最終毀壞的可能是自己的國際關係和經濟發展,這顯然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