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承認頓涅茨克等四地「獨立」,還是將烏東四地併入俄羅斯,都是克里姆林宮的獨角戲,沒有獲得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支持,但卻實打實得讓烏克蘭獲得了更多同情和援助,後者包括經濟援助、人道主義援助和軍事援助,這些援助不僅僅讓這場戰爭變得更加長期化,也會給俄軍放更多血。
綜合各種信息看,烏克蘭軍隊彈藥不足的困境正在被解決,不僅僅是西方,連巴基斯坦等國都在為烏克蘭提供炮彈,烏克蘭軍隊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足夠的重武器。
而美國等西方國家之所以不向西方提供足夠的重武器,主要原因是烏克蘭軍隊缺乏操作和維護這些武器的專業人員,以至於烏軍不得不儘可能高強度地使用手頭有限的大炮,包括M777、L118、「蟹」和PzH2000在內,很多照片都顯示高強度射擊下,這些火炮出現了故障,甚至炸膛。
或許是受俄羅斯刺激,美國總統拜登剛剛宣布,將考慮向烏克蘭提供進攻性武器,並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拜登總統提到的這些進攻性武器究竟是什麼,沒有透露,但很多分析人士認為,或許包括早期型號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儘管其射程僅有165公里,但依然具備相當大作用,而且規避了不得向他國出售或轉讓射程超300公里陸基戰術導彈的相關國際條約。
不過,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可能向烏克蘭提供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包括五角大樓和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在內,很多消息源都在透露這些信息,如果現在就訓練烏克蘭軍人,那麼,「艾布拉姆斯」坦克很可能會在明年出現在烏克蘭。
美國政府現在最大的顧慮,就是烏克蘭軍隊能否有效操作和維護這款美製坦克,畢竟,「艾布拉姆斯」跟俄系坦克差別太大,烏軍可以有效維護和操作繳獲的俄軍T-90,但未必能維護和操作複雜的「艾布拉姆斯」。相比之下,「艾布拉姆斯」讓人頭痛的油耗倒不是什麼問題了。有鑒於此,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或許會像德國一樣,通過向第三國出售坦克和裝甲車輛,來換取第三國向烏克蘭轉讓後者更熟悉的T-72主戰坦克。
至於究竟如何做,還需要進行一系列複雜的談判和討論,軍援烏克蘭絕對是一個巨型複雜工程,西方向烏克蘭軍援時主要考慮如何讓這些武器儘快形成戰鬥力,畢竟,高技術武器不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學會如何操作和維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