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打太原傷亡慘重,探知守將後驚訝:中國軍居然還有第二個林彪

2022年09月30日15:51:52 軍事 1247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關注」,持續為您奉上誠意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1937年9月,日軍在平型關遭遇失利後,其氣焰仍十分囂張,集結重兵繼續向山西腹地進犯。

閻錫山抵擋不住,部隊連連敗退。

10月,日軍利用茹越口晉軍失守的時機,向忻口地區進犯。

國難思良將,當朱德率八路軍各部積極抗戰的同時,晉軍一些有愛國之心的將領,也在積極謀求自救,比如時任第二戰區第7集團軍司令的傅作義將軍。

日軍打太原傷亡慘重,探知守將後驚訝:中國軍居然還有第二個林彪 - 天天要聞

娘子關失守後,山西省會太原受到嚴重威脅。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命令參加忻口作戰各部隊撤至太原。但這也是暫時的,日軍氣勢洶洶,對太原志在必得,守太原八成守不住。

閻錫山召開軍事會議,商量誰來守太原。

會議開了一天,山西各將領無人敢於承擔防務,閻錫山與諸將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傅作義挺身而出,說:「太原城我守!」諸將登時一片大嘩,不知傅作義說的是真是假。

傅作義一貫不受閻錫山喜歡,他是山西臨猗人,雖也是閻錫山老鄉,但閻錫山只信任五台一帶的鐵杆老鄉,對其他地方尤其晉南的並不真當心腹。傅作義是個既精明又能幹的人,閻錫山感覺駕馭不了他,所以一直沒把他列入核心將領。

此時傅作義挺身而出,難免令人懷疑。閻錫山已顧不了許多,當即緊握傅作義之手:「宜生啊,山西,靠你了。」

閻錫山很快率城內軍隊撤向晉西南

當時周恩來也在太原參加了此次會議。周恩來對傅作義說:「抗日戰爭勝利之基礎,在於廣大人民群眾深厚偉大的力量。請多保重。」11月5日,日軍迫近太原。傅作義特地派人護送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出城,並且將城內所存一部分武器撥交八路軍。

周恩來出城前對傅作義說:「傅將軍守城名將,是可信賴的。但抗日戰爭是長期的戰爭,焦土抗戰的主張是錯誤的,只顧一城一地的得失也是不足為訓的。要着眼於爭取最後的勝利。能爭取時間就是勝利,能保存有生力量就是勝利,務請深思。」

傅作義深表感激。他是出了名的守城將軍,尤其是當年涿州一戰,打出了威名,各界均知他這個大名,他也有心依託太原堅城與日軍一較高下。

11月6日,日軍主力到達太原城下,在數十架飛機和數百門各種炮的配合及坦克掩護下,開始圍攻太原。

面對強敵,傅作義下定了以身報國的決心。他給家人寫了遺書,說:

「須知此次對日寇之戰是一次外御頑敵和保衛祖國之戰,它關係到我們國家的存亡和民族的興衰,全國人民奮起抗戰,人人有責。作義自幼從軍,戎馬半生,只知為國為民,早置生死於度外,只要一息尚存,誓與日寇血戰到底,為國捐軀,義無反顧。作義自幼在外,很少關心家務。俗語常說,為國盡忠就不能為親盡孝,我看亦不盡然。須知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次保衛祖國,亦就附帶保衛家鄉,或可兼顧忠孝兩面,此點甚堪告慰!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耿耿此心,有如日月,可以告慰國人和家人矣!」

傅作義指揮部隊誓死血戰艱苦守城三晝夜,仿亡慘重。由於敵眾我寡、裝備懸殊,日軍突入城內,雙方展開了激烈的巷戰。

為了保存有生力量、爭取最後勝利,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傅作義組織部隊突圍轉移。部隊先到中陽集中,後至石樓、柳林一帶休整。

日軍攻城作戰亦付出較重傷亡,尤其是城破之後,傅作義部隊仍在堅持巷戰,日寇士兵多有在巷戰中被捅死的。

太原戰鬥的情況迥異於娘子關等地,守軍頑強之程度,幾近於平型關之戰,日軍以為是八路軍那支部隊開到此處。日軍審訊俘虜,問其番號及主將,當俘虜回答並非八路軍,主將也不是林彪時,日軍甚為驚訝,中國軍竟有第二個林彪,敢作如此殊死之戰鬥。

傅作義撤出太原後,想起周恩來告訴他的話,反思太原之戰,感到戰爭的指導思想確實有誤,而中共所說確實有理。

1938年初,傅作義任第二戰區北路軍總司令,總部駐離石縣柳林鎮。他和中國共產黨派來的曾三、程子華等在柳林會談合作抗日事宜。之後,派周北峰延安晉見毛主席及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傅作義參照八路軍政治工作的做法,先後建立北路軍政治工作委員會和所部政治工作機構。

中共中央應傅作義的請求,從延安數次選派共產黨員和抗日大學陝北公學的學員,以潘紀文為特派員,協助傅作義部隊建立政工制度。

政工人員的五項任務是:一、激勵抗戰士氣;二、嚴明部隊紀律;三、增強軍民合作;四、實行經濟公開;五、瓦解日偽軍。

傅作義對八路軍的政治工作制度十分讚賞,委託潘紀文根據部隊實際,草擬了一個政治工作守則,基本內容包括:廢除打罵士兵的惡習;實行經濟公開、建立「奮鬥室」,活躍士兵文化生活,幫助勞苦百姓,改善軍民關係;實行軍政統一,在軍事指揮員領導下進行政治工作。

同時,他還親自參照八路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部隊制訂了「十項紀律」。

主要內容是: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物速還,損物賠償,不許調戲婦女,不許打人罵人;部隊行軍時,不準踏壞禾苗,部隊住宿後,院落街道要打掃乾淨;行軍前要缸滿院凈,部隊煮飯燒柴,馬食草料要付錢,家中無人者,寫清數量將錢壓在條下,不虐待俘虜,不許搜俘虜腰包。

政治工作守則和「十項紀律」貫徹執行後,過去官兵脫離、軍民脫離等舊軍隊的一套殘餘作風,逐步有所改變。傅作義還熱心研究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和八路軍的戰略戰術、作戰方法,組織部隊幹部學習《論持久戰》等書中的戰略戰術思想,並將學習研究成果隨時運用到戰役戰鬥中去。

過去,他指揮作戰主要是陣地戰,後來也實行了運動戰和游擊戰相結合,這樣大大提高了作戰效能。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由於傅作義與共產黨合作抗戰,幹了國民黨其他軍隊不幹、反對乾的事,引起了蔣介石、閻錫山等人的懷疑和不滿。

閻錫山說:「傅宜生赤化了。」蔣介石說:「傅作義的部隊成了『七路半』了,將變成八路軍了。」

對此,傅作義毫不在意,依然堅持自己的做法。1938年冬天,傅作義參加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陝西武功召開的軍事會議,接受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任命,在綏西河套地區設立副司令長官部,從此脫離了閻錫山的晉綏軍體系。

1939年12月,傅作義率部襲擊了日軍佔領的包頭,重創日偽軍。日軍遭此打擊,惱羞成怒,揚言「嚴懲傅作義」。

1940年年初,日偽軍數萬人進犯河套地區,實施報復。傅作義面對強敵,採用避其鋒芒、打其側翼、分塊圍殲的戰術,同敵大周旋,打得日軍躲不勝躲,防不勝防,只好龜縮在五原城中。

到了第二年春季,綏西一帶河水解凍,道路翻漿,很不利於重武器和機械化部隊行動,為殲滅日軍創造了有利條件。3月,傅作義決心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有利條件,徹底殲滅五原之敵。

他命令王子修旅掘開萬和長一帶的黃河水渠,讓大水漫灌日軍機械化部隊的必經之路。與此同時,他命令孫蘭峰率第31師,袁慶榮率第32師為突擊隊,攻奪五原城;命令董其武率第101師在烏加河畔阻擊從包頭、安北、固陽來增援的日軍。

3月20日夜,傅作義指揮部隊對盤踞五原新舊兩城之敵發起猛攻。經兩個日夜的激烈戰鬥,勝利收復五原。這次戰役,擊斃了日軍水川一夫中將及大橋少佐等300多人,全殲以桑原為首的特務機關,殲滅日偽軍3,400人,俘虜日偽軍300餘人,繳獲大炮16門、汽車50餘輛。

五原戰役的勝利,是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中第一個收復失地的戰役,影響很大。4月17日,國民政府授予傅作義「青天白日勳章」。受此勳章的,蔣介石是第一人,傅作義是第二人。

對此,傅作義於5月23日發表辭勛呈文,說五原之捷乃是所部全體官兵艱苦抗戰、奮勇抗敵的功績,個人不應領此勛獎。全國各黨派團體紛紛發電祝賀,派代表團前來慰問。國內一些報紙稱讚五原戰役是「氣吞河嶽」、「歷史上的空前偉績」「人類歷史上光輝紀錄」等。

重慶《大公報》曾譽此役是「最後勝利的先聲」。自1933年長城抗戰至抗日戰爭結束,傅作義率領所部轉戰1.8萬餘里,進行大小戰役、戰鬥290多次,基本上保持了不敗的紀錄。

1945年5月,美國魏德邁將軍以盟軍中國戰區統帥部參謀長的身份,來陝壩檢閱部隊。他對傅作義部隊的教養、素質、技術等方面給予很高評價,說以國際標準衡量不在任何部隊之下。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 天天要聞

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拿出50%的存款換成這4樣東西,比存錢靠譜

在當代社會,退休後的老年人面臨著怎樣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財富和保障生活質量的問題。傳統的觀念中,許多人選擇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實際上,老年人應該從更寬廣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的財務規劃,有業內人士提醒老年人,別再忙着存錢了,因為只存錢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