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羅斯宣布局部動員令之後,不僅外界頗有微詞,就連其國內也爆發抗議,許多民眾走上街頭拒絕動員,並喊出「不要戰爭」口號。然而抗議非但沒能改變莫斯科的決定,還直接動員令變得更加強硬,克宮已經簽署法令,將對那些拒絕動員、主動投降者以及逃兵進行懲處,最高可判處10年監禁。這條法令的簽署,意味着俄民眾必須接受動員,否則就要被送入監獄,而即便如此也無法躲避動員,因為犯人也將被送上戰場。
莫斯科這項法律看似殘酷,但也是無奈之舉,否則都不服役,誰去戰場上打仗?其實事情進行到這一步充分可以理解,但俄軍也要設立「督戰隊」的消息,卻讓小編無法理解。所謂督戰隊,就是在戰場上監督士兵,防止有逃兵出現,或者有士兵想要主動投降,一旦發現這種情況,督戰隊可開槍射殺投降士兵。在俄烏戰場上,已經能看到督戰隊的身影,但此前只有烏軍設立了這支部隊,並且多次被曝出殘忍惡行。
有的烏軍在即將抵達俄軍陣地投降時,被趕來的督戰隊全部射殺,一個活口都不留,不得不說,將槍口對準自己人的做法實在有些殘忍。烏軍設立督戰隊是因為絕對不能戰敗,為此只能讓士兵們堅守戰場,否則軍心就要大亂,最終「兵敗如山倒」。那麼俄軍為何也要設立,難道是走投無路了?值得一提的是,督戰隊其實是俄國的傳統,一戰期間,沙皇為了不讓士兵投降,拿槍對準他們,任何後撤之人都會被射殺。
而對當時的俄國士兵來說,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被自己人打死,相比之下不如上陣殺敵,也正是因為督戰隊的存在,當時的俄國才沒有潰敗。如今俄羅斯試圖重啟督戰隊,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嗎?雖然的確能起到鞭策效果,但事實證明很容易遭到反噬,此前俄軍部隊中實際上就有督戰隊的存在,據說由車臣部隊負責。車臣士兵不用打仗只管監督,讓蒙古兵十分不滿,雙方大打出手,內鬥也隨之爆發。
所以若俄羅斯真的設立督戰隊,很有可能會再度引爆內鬥。在小編看來,督戰隊只對有機會贏得勝利的軍隊起作用,如果是即將戰敗的軍隊,再怎麼恐嚇士兵也沒用,因為這些士兵很可能會拿起武器反抗督戰隊,戰敗也是遲早的事。所以奉勸俄方還是打消這個念頭,比起督戰隊,想辦法提升士氣才是當務之急。
(文/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