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隊進行大規模的反攻後,雖然烏克蘭方面極大誇大戰果,俄羅斯方面極力掩飾失敗,但是戰線是不會騙人的,因為戰線就是實力線,戰線的變化代表着雙方實力的變化。
烏克蘭軍隊
為了使俄羅斯擺脫目前的困局,很多網友真是操碎了心,出了很多主意,有人說,如果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動員,迅速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那麼俄羅斯就能扭轉劣勢,迅速解決烏克蘭問題。
自強不息,物競天擇,大家好,歡迎來到天擇雜談,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筆者首先亮明自己的態度,俄羅斯即使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一時也很難改變戰局,為什麼這樣講呢?
第一是俄羅斯可動員的兵力非常有限。
俄羅斯雖然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但是人口並不多,只有1.4億人,屬於典型的「地大物博、地廣人稀」型國家。
俄羅斯人口總量雖然不算少,然而徵兵資源匱乏的問題,一直是制約俄羅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要難題。
根據俄羅斯自己公布的數據,因各種原因可以服兵役的俄羅斯公民中,超過一半在院校里學習,可服兵役的公民只佔適齡入伍者的17.4%。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俄羅斯教育水平高,大部分人高中畢業後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不必當兵入伍,入伍的都是學習成績不好,家庭條件差的年輕人。
另一個方面,由於俄羅斯的醫療環境不好,直接導致1/3的適齡青年因健康原因,不符合服役條件。
而應徵入伍的青年因為健康原因,有一半以上不能被派往要求較高的部隊,比如空降兵、海軍和內衛部隊等等。
俄羅斯的高中教育只有兩年,每年高中畢業生的人數在73萬人左右,其中城市學生53萬人,農村學生20萬人。
而俄羅斯本科院校招生規模達到120.74萬人,其中全日制學生62.8萬人。本科院校的錄取人數已經超過了應屆畢業生總人數。所以高中畢業生想上大學都可以,拿錢就行,這一點和國內有點像。
這樣計算下來,每年符合入伍條件的適齡入伍者大約在13萬人左右。由於符合入伍條件的適齡入伍者太少,所以俄軍大力推動軍隊職業化改革。
但職業化軍隊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作戰積極性不高,當兵是為了養家糊口,一旦在戰場上犧牲,老婆就是別人的了,孩子只能找後爸。
有人說,軍人在戰場犧牲可以拿到一筆撫恤金,但撫恤金本身並不高,而且是一次性的,拿命去換實在不值得。
所以職業化的軍隊在戰場積極性都不高,在作戰順利的情況下,這種情況體現並不明顯,一旦戰場形勢不利就會表現非常明顯,為了逃命什麼都可以扔掉,這也是俄軍在哈爾科夫丟棄大量裝備的重要原因。
而當被敵人包圍時,職業化軍人多數都會選擇投降,只要是職業化的軍隊盡皆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菲律賓的11萬美軍帶着武器裝備,集體向日軍投降,在抗美援朝戰役中,美軍黑人一看到情況不妙就會舉手投降,美軍一氣之下不允許黑人士兵成建制存在,必須分散到各個白人班排中。而被包圍的白人士兵也一樣,經常舉手投降。
在1962年的中印邊境衝突中,印度軍人成批成批帶着武器裝備向我軍投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儘管美軍擁有絕對的優勢,但也有美軍投降。
美軍規定,當形勢不利反抗無效時可以舉手投降,美軍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並不是因為人性化,如果美軍要求軍人必須戰死沙場的話,那麼就沒有人願意當職業軍人了。
俄羅斯軍隊
在如今的俄烏戰場,烏克蘭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動員,實行了義務兵役制,只要在徵兵範圍內就必須從軍,有的報道說澤連斯基要求烏克蘭士兵不得投降,否則軍法從事。
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由於遭到俄軍的突然進攻,烏克蘭軍隊沒有組織起有效的反抗,那時有一些烏克蘭軍人,一看形勢不妙便舉手投降。
在馬里烏波爾戰役中,烏克蘭軍隊也是彈盡糧絕才投降的,但是隨着戰爭的進行,烏克蘭軍隊投降的越來越少,反倒是有俄軍不斷投降。
因此說,即使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動員,擴大軍隊的員額,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俄軍在戰場上被動,最根本的原因是裝備信息化程度不夠造成的,俄軍的火力不差,但空中缺少高精度的衛星偵察設備,地面缺少無人機、夜視儀等戰場感知設備。
烏克蘭軍隊之所以大反攻取得成功,美國人已經給出答案,美國五角大樓的一名官員承認,向烏克蘭軍隊提供了時間敏感情報。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透露,美軍向烏克蘭軍隊分享的情報已經到了實時的程度,美軍能夠在1小時內將被判讀整理的情報傳遞給烏克蘭軍隊。
所以烏克蘭軍隊知道俄軍在哈爾科夫有多少兵力,部署在什麼位置,中國兵法所說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烏克蘭將俄軍情況搞得一清二楚,而俄軍則是兩眼一抹黑。
當俄軍受到攻擊時,並不知道來了多少烏克蘭軍隊,一下子慌了神,一時間鬥志全無,拚命往後撤退,但撤退路線也被美軍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俄軍在烏克蘭軍隊的攻擊下,損失了不少的武器裝備。
荷蘭一家追蹤俄烏戰場情況的機構表示:在這次大反攻中,俄軍損失了大約700輛坦克、裝甲車輛、火炮和各種軍車等等。
筆者認為,即使俄羅斯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動員,新兵一時也上不了戰場,關鍵是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水平一時也提高不了,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對於俄羅斯來說,能夠解決目前困局的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使用核武器,尤其是戰術核武器,但是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以俄羅斯目前的狀況,應該不敢使用核武器。
第二,迅速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比如俄羅斯從伊朗引進了大量的無人機,又準備通過白俄羅斯得到中國血統的火箭炮。
其實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俄羅斯早就應該這樣做了,但俄羅斯之所以不願意這樣做,主要是出於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是心理的因素,因為俄羅斯一直被評為世界第二軍事強,所以俄羅斯人心理非常高傲,不願承認自己的武器裝備落後了,根本不願意從國際上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
其次是維護俄式武器裝備的良好形象,俄羅斯一直以來都是世界第二大軍火出口國,這就決定了它不能隨便購買別國的武器裝備,否則俄式武器裝備的形象會崩塌,俄式武器裝備也就賣不出去了。
再次是保護本國已經沒落的軍火工業,俄羅斯的軍火工業由於缺少訂單,日子並不好過,所以俄軍有限的經費肯定要給本國的軍火工業。
普京
如今的俄羅斯應該迅速調整心理狀態,通過各種方法引進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技術,迅速提高太空偵察、戰場感知、遠程通信、精確打擊等能力。
當這些能力提高後,加上俄軍超強的火力,解決烏克蘭問題就容易多了。
由於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最為嚴厲的制裁,俄羅斯目前唯一的出路就是向東看,以前的俄羅斯總是想向西方靠攏,但是一次次被西方拋棄,搞得灰頭土臉,如果俄羅斯再不調整國家戰略的話,俄羅斯第二軍事強國的位置不保,國家被美國肢解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