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力量,只有武裝好國家的軍事實力,才不會成為別人砧板上的「肥肉」,不被其他國家侵略。一個國家在軍事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戰爭的實力與結果。
從1840英國以堅船利炮打破我國國門開始,讓中國的軍事的強大起來就是每個子民的心愿。時至今日,我國的軍事力量已經大大勝過從前,話語權與主權更是大幅提升。
面對外國人對我國軍事實力的質疑,我們無需再如從前那般唯唯諾諾,不敢回答,而是可以像國外網友那樣自信回復:中國只是「打遍」了五常而已。
抗美援朝、越南戰爭
眾所周知,美國綜合實力最強,軍事實力也在首位。但是在戰爭上,我們與他們在朝鮮戰爭上對戰,裝備差距懸殊,但並沒有輸,還大獲全勝。在越南戰爭上雖然沒能在大大小小戰役中佔到優勢,但卻奪得整個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朝,身為中國人都對這段歷史銘記於心。我們當時剛建國不久,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武器裝備不像樣、軍備物資也不充足,只有滿腔豪情與信心支撐着我們的志願軍。
當時,中國根本沒有空軍這樣東西,但是敵人一出手就是超過一千架飛機,艦艇也是超過了300艘,武器裝備可謂是天壤之別。可是,即使在武器各方面都落後於美國的我們,最後還是勝利了。
究其原因,是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們的志願軍士兵們驍勇善戰、意志堅定、身經百戰。指揮官們頗通兵法,合理規劃與指揮,以各種戰略戰術彌補了武器的不足。
越南戰爭,我國、蘇聯幫助北越與美國等資產階級國家支持的南越展開的的戰爭,最終以美國戰敗、南越人民統一全國而告終。這場戰爭客觀上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威望與地位。
反觀美國,卻發現他們不僅失去他們本來洋洋得意的霸主地位,還極大影響了他們國內的經濟,出現了通貨膨脹、巨額財政赤字,還給美國民眾造成一定程度的戰爭創傷。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現在提起蘇聯,大眾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會認為其在軍事上非常矚目,這可能源於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對軍事的大力發展。雖然蘇聯在軍事上確實很強,但是我們也曾經和蘇聯「打過一架」,還打贏了。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中蘇關係惡化已經非常明顯了,分裂成為必然趨勢,雙方都不願意讓步。六十年代末,因為珍寶島的事件,中蘇之間不復當年的親密,而是猶如寒冰。
1969年,蘇聯軍隊多次在中蘇邊境搞小動作,騷擾我國邊防,給珍寶島人民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3月2日,蘇聯邊防軍共派出70多名士兵,分成4輛軍用車,向珍寶島進犯,對中國邊防軍進行了攻擊,造成6人死亡。
但是我國的軍隊也不是「吃素的」,開始進行自衛反擊,用大炮等將蘇軍掃地出門。蘇聯即使是在偷襲與裝備精良的前提下,都沒有取得什麼優勢,只能狼狽地從珍寶島撤退。
之後,蘇軍還曾多次進犯,甚至還派出坦克、裝甲車和直升機等重型裝備,而我們根本沒有這些武器支援。
但是我國邊防部隊士兵誓死守住防線,根本不給蘇軍一點前進的可能。屢次將其打敗,捍衛了了我國的主權,維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
法國與英國
在英法雖然身在五常,其自身實力確實高於不在其中的別的國家,但是他們的軍事實力已經不復往日榮光了,所謂帝國已經成為夸夸其談了。
英國海軍實力強勁聞名遐邇,鴉片戰爭時我們遭受英國的堅船利炮,屈辱打開國門,他們曾經的軍事實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其海軍在我國渡江戰役時的表現可以說是狼狽不堪,同樣是海軍,前後差異巨大。
當時渡江戰役正在緊迫階段,英軍沒眼色在這時候駛紫石英號撤僑,妨礙我國戰事。我軍先行警告,他們拒不聽從,我們立刻採取行動,擊斃對方17人,使其擱淺。
我軍炮兵對紫石英號進行了警告,但是英國軍艦不予理睬,繼續逆流而上,我國炮兵立刻開火,紫石英號17人陣亡,並擱淺。英艦有關行為全然不顧我國利益,對中國主權造成了侵犯。
後來英國派遣倫敦號前來支援,但是我方態度非常堅決,並且對倫敦號進行了反擊。英國軍艦隻得灰溜溜地逃竄了。英國方面拒不認錯,但是也不敢再輕舉妄動了,這個事件以英國黯然離場告結。
法國與我國的交戰是五十年代的抗法援越運動。我軍帶領顧問團及軍備物資等到達越南支援越軍,幫助建立北方的根據地,在財政、經濟、幹部思想、政權建設、群眾工作等方面作出指導。
幫助越南人民以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思想和中國的理論思想與越南實踐相結合,理論指導實踐,在短短數月內,就把法國軍隊打服了。
法國在我軍面前展現的面貌已經全然不似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囂張與猖狂,我國更是掃清曾經中法戰爭中戰勝卻要簽下喪權辱國條約的屈辱,一雪前恥。
這些戰事的草草結束,無不昭示着曾經的帝國已然謝幕,而新中國的實力正在不斷崛起。曾經我們身處困境,身陷囹圄,但最終能撥得雲開見月明,保證自己的國家與人民不再受到屈辱。
結語
早在英國以堅船利炮打開我國國門的時候,我國國民就已經意識到軍事力量強大的重要性。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國的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在軍事武器方面,我國也走在世界前列。隨着新型武器裝備的投入使用,我國的軍事實力已經達到了軍事強國的水平。
我國軍事發展快速,但並不是一片坦途,這一路上遭受過無數次打擊,造成過許多損失。幸好最終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總有一天,我們的國家會站在世界之巔,不懼任何國家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