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授銜,軍政委黃振中評上了中將,而跟他搭班多年的老夥計周漢不過少將,為何這樣?
抗戰時期,兩人就一起搭班,兩人曾一起護送獨立團英雄團長周鳳山,期間遭遇鬼子。身負重傷的周團長為了不連累大家,開槍自盡了。當時周漢是警衛排排長,而黃振中是宣傳幹事。從兩人職務可以看出,兩人級別應該一樣,都是排級幹部。周漢的職務已經確定,但是黃振中的宣傳幹事可大可小,不過再怎麼大,也不會超過周漢太多。後來周漢屢立戰功,被提升為三營營長,而黃振中被調到三營,擔任教導員。由於虐待戰俘,周漢被撤銷職務,到炊事班當職。不過隨着戰爭推進,急需要軍事幹部,周漢再次被啟用,三團團長羅真調到師部擔任副參謀長,周漢隨之接替了他,出任代團長。某次戰鬥結束後,周漢去代轉正,正式擔任團長,此時的黃振中是團政委。解放戰爭時期,周漢跟隨山東大軍去了東北,擔任師長,而黃振中也申請調到他所在的師部,擔任師政委。後來朝鮮戰爭,兩人繼續搭班,周漢升軍長,黃振中升軍政委。不過授銜時,兩人竟然不一樣。軍長周漢只是少將,而軍政委黃振中成了中將。從抗戰開始,兩人職務都差不多,沒有太大變化,周漢負責軍事,而黃振中負責生活等工作,為何軍銜會存在差別了?授銜時兩人的職務都一樣,正軍職,憑什麼黃振中能評中將,而周漢只是少將?
有人談到以他倆的資歷,不可能在第一次授銜時評上少將和中將,也就是說他倆可能是後來幾次授銜時才評上的。如果這樣,那麼他倆可能在第一授銜時都是大校,後來幾次,周漢只進了一步,大校變成了少將,而黃振中進了兩步,大校升到了中將,所以周漢對此非常不滿,他的警衛員曾將配有軍銜的衣服拿過來,他都沒有瞟一眼,可見有多不滿。當然也可能出現周漢只是大校,而黃振中是少將,後來周漢晉陞,而黃振中也一樣,見對方總是壓着自己,周漢怒火攻心,第一次已經忍了,第二次沒法再忍。不過這裡有個常識問題,第一次授銜結束後,接下來的幾次主要是大校晉陞少將,沒有少將晉陞中將。因此,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存在。又有人說,他倆可能在八十年代後才評的,不過以周漢和黃振中的年齡,似乎不太現實,當時他倆比較年輕,八十年代早已風燭殘年了。所以他倆只可能是第一次授銜時評上的少將和中將。由此可見,黃振中評中將就更加顯得不可思議了。
黃振中參加革命的時間可能比周漢要早,儘管當時的職務不高,但不代表時間晚。全面抗戰初期,周漢只不過是排長,這表明他參加八路軍的時間並不是太長,也許當時參軍時間才兩三年。以周漢的能力完全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當上排長。假如他參軍的時間夠長,當時至少是個團職幹部。李雲龍很早參軍,抗戰時期可是八路軍的團長。要不是犯錯誤,他的職務恐怕會更高。周漢的性格跟李雲龍有點相似,假如參軍時間早,犯了不少錯誤,那也不是排長,再怎麼差也應該是營長級別。黃振中當時沒有馬上進入軍隊,可能在干其他工作,比如情報等。這點也能從他擔任的職務看出來,剛出場就是宣傳幹事,說明他沒有打過仗,參加八路軍只能做這個工作,隨着經驗增加,他的職務也越來越高,但都是政工工作。比如在營部,他擔任教導員,以後團、師、軍,他擔任政委。黃振中革命時間可能比周漢長,經歷過土地革命,到部隊後又是政工幹部,思想工作相當出色,所以超過周漢似乎不無可能。
他跟周漢搭班後,工作相當嚴厲,極為嚴謹,沒有犯過什麼錯誤,倒是周漢大小錯沒少犯,要不是他看着,恐怕會出大事。當時周漢對戰俘懲罰,違反了相關條例,後來被撤銷職務,到炊事班工作,這些都是黃振中向上面建議的結果。肖萍在老鄉處拿了只雞給周漢做雞湯,黃振中知道後嚴厲地批評,讓她帶着他到老鄉家道歉和送錢。周漢後來營救國軍軍長陳浩庭,對方派人送來委任狀和金條,但都被他拒絕了。黃振中從戰士口中得知了此事,對國民黨為周漢送來委任書一事很擔心,好在他堅守了本分,不過黃振中也沒有刻意處理。周漢和陳浩庭建立了很深的感情,有利於當時抗戰。黃振中在部隊管理比較嚴,而且不少都是雞毛蒜皮的事,但積小成大,功勞也不小。此外他跟上級部門關係非常融洽,周團長自殺後,護送他的偵查排排長油娃子主動承擔了責任,後來團政委李治夫讓黃振中全權處理。他沒有殺油娃子,給了點錢讓他離開了部隊。處理油娃子可以看出上面對他非常重視,從頭到尾都是這樣。李治夫後來一直都是黃振中的直接上級,經常調解他和周漢的關係,對他也非常重視,可能對後來的評銜起了點作用。
儘管黃振中是政委,但也立過大功。在東北戰場,他和周漢搭班,一起對付國軍。在堅守羅漢山戰役中,周漢不顧個人安危,想親自衝到最前線,被黃振中和戰士攔了回來。黃振中得知敵人增援部隊的司令是陳浩庭時,心生一計。他以周漢的名義給陳浩庭寫了一封信,陳浩庭念在周漢是救命恩人的情份上,按兵不動,但軍中的劉黑子從中挑撥,周漢自作主張深入敵營。周漢勸降了陳浩庭,劉黑子想造反,被周漢制服。陳浩庭宣布起義,一場惡戰避免了。儘管周漢起了作用。但是策劃陳浩庭起義的還是黃振中。沒有他,戰爭恐怕不會這麼順利。儘管軍事指揮權在周漢手中,但是黃振中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也許不只在羅漢山戰役發揮過這種作用,其他戰役也如此。用李雲龍的話來說,「咱趙政委是孔夫子掛刀,能文能武」,黃振中就是這樣的孔夫子。
正因為如此,黃振中在第一次授銜時能評上中將,而周漢只是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