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2022年07月07日20:07:12 軍事 1721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一直秉持着優待俘虜的原則,對待起義投誠的國民黨人,我軍更是做到了一視同仁,這在當時甚至已經成為了國共兩支部隊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也正是基於解放軍的這種態度,對戰期間,有不少的國民黨將領和部隊紛紛起義投誠,為解放軍補充了一定的兵力。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由於很多的國民黨士兵都是被迫參軍,對國民黨本就怨恨在心,而在我軍對其進行思想教育之後,這些士兵也就更加堅定地站在了解放軍一方,在戰場上立下了不少戰功。

不過,有一支國民黨部隊,林彪不僅不願接受其起義,更是直接下令:堅決殲滅之,中途不准他們起義

這究竟是為何?這支部隊與林彪又有着怎樣的深仇大恨?

狹路再相遇,184師慘敗

1947年5月,隨着東北民主聯軍「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中接連取得勝利,蔣介石先南滿後北滿的作戰計劃徹底落空。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隨後,為打通南滿和北滿兩大戰場的聯繫,東北民族聯軍由戰略防禦轉為了戰略進攻,對國民黨軍隊展開了強烈攻勢。

尤其是在我軍贏得了南山城戰鬥之後,國軍的重要戰略據點梅河口暴露,陷於孤立,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勢必要抓住機會,繼續擴大我軍的戰果,拿下梅河口。

鑒於梅河口是沈吉、四梅、梅通鐵路的交通樞紐,這也就奠定了它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被稱為是「北五大戰略據點之一」。

因此,想要攻下這樣一個戰略重地,我軍無疑要做好拉鋸戰的準備,與此同時,國民黨東北「剿共」司令杜聿明也給梅河口的守軍184師下達了命令:堅決死守、不準突圍,要與陣地共存亡,並作長期防禦準備。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其實,駐守在此地的184師已經足足做了一年多的戰鬥準備,在梅河口修建了大量堅固的防禦工事。

這無疑會為我軍的進攻增添不少難度,但為了之後戰略版圖的順利形成,我軍勢必要啃下這塊硬骨頭。

5月24日,梅河口戰鬥正式打響,我軍率先對敵人發起了進攻,在重機槍的火力掩護下,戰鬥通道被成功打開,緊接着,突擊隊進入,開始與敵人周旋。

在經過半小時的激戰之後,我軍順利佔領了367、368兩個高地,隨後,我軍便乘勝追擊,向著敵軍的最後抵抗陣地進軍。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但因為我軍缺乏相關的攻堅戰經驗,在此次進攻中,我軍遇到了不少難題。

在兩個高地與敵軍的最後防禦陣地之間,有着一段長達500米的空地,礙於我軍炮兵準備不充分,於是,在通過這片空地的時候,戰士們就喪失了炮火掩護。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戰士們冒着槍林彈雨,前赴後繼,但始終無法順利突破敵人的防線,傷亡慘重。

等到了次日下午4時,我軍的進攻仍然是收效甚微,與此同時,我軍30團在進攻梅河口火車站時也遭到了敵人的火力狙擊,舉步維艱。

迫於無奈,我軍只好暫時停止進攻,重新商討策略,再三調整之後,我軍決定全力攻佔火車站,然後再從兩側投入戰鬥,進而拿下其餘高地。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改變戰略部署之後,成效十分顯著,26日9時,在各隊伍的協同作戰下,我軍成功佔領了火車站,並開始向街區進攻。

然而,就在剛剛行至火車站南面的中山橋時,卻又遇到了敵人的兩個碉堡,致使隊伍的前進速度嚴重受阻。

為了成功粉碎敵人的火力攔截,我軍採取了打穿房屋牆壁的方法,從後方悄悄接近了碉堡,在用輕機槍封鎖碉堡射擊孔的同時,隨即便組織了兩次爆破,這才成功炸掉碉堡。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在拔除該隱蔽火力點之後,我軍接下來的進攻就順暢了很多,最終殲滅了兩個營的兵力,其餘僅剩的五千多敵軍,則被困在了核心陣地。

此時國軍士兵已經亂做了一團,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而為了集中力量將這股敵人一舉殲滅,我軍轉移了炮兵發射戰地,以此方便進行有效的低近射擊。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各團部更是對敵軍的核心陣地進行了強力進攻,最終沒多久就突入到了陣地,迫使部分敵人退守中心大樓垂死掙扎。

事已至此,敵軍已經沒有任何退路,我軍也想給他們一個痛快,於是在四次爆破之後,我軍從缺口湧入大樓,將這些所剩無幾的籠中之鳥悉數殲滅。

這場梅河口戰鬥整整持續了五天四夜,可謂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而在此次戰鬥中,我軍與184師也並非是第一次交手,在很早之前就有了淵源。

正因如此,在戰鬥之初,當得知此次我軍的對手是國民黨184師之後,林彪更是直接吩咐:對此地之敵軍,凡經過戰鬥打響者,即堅決殲滅之,勿中途接受其起義。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這也就意味着,面對國軍184師,我軍只允許將其殲滅,概不接受起義投誠,這顯然有悖於我軍的一貫做法。

究竟林彪為何要下這樣的指示?

起義投誠後的叛變

184師組建於1937年,由「雲南王」龍雲手下的兩個旅合編而成,隸屬於滇軍,先後參加過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大型戰役,實力不容小覷。

蘇聯顧問在檢閱184師的時候,曾經讚揚道:像這樣裝備和素質優良的師,如果中國能來三十個,也就能抗擊日本了。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而就是這樣一支實力強勁的隊伍,日後在國民黨中卻並不受重視。

1946年,蔣介石悍然向東北解放區發起了進攻,一時間,位於四平的民主聯軍陷入了被動,四平正是長春的要塞,此地一旦失守,整個長春被攻下也就指日可待。

無奈之下,毛主席不得不考慮放棄長春,並且向蔣介石提出,以長春雙方不駐兵或有條件讓出長春,以此來換取國民黨承認中共在東北其他地區的地位。

對此,蔣介石斷然拒絕,東北作為當時的重工業基地,單單是拿下長春,並不能滿足蔣介石的狼子野心,吞下整個東北才符合他的作風。

於是,蔣介石增派了新6軍,集中主要力量,採取了正面進攻和迂迴相結合的作戰方式,對四平發起了總進攻。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這場戰鬥足足持續了一個月,駐守在四平的我軍傷亡慘重,戰士們身心疲憊,已經無心再戰,萬分危急時刻,林彪果斷做出決定,組織部隊分批次撤出四平。

而就在國民黨勢如破竹,氣勢正盛的時候,一場起義大大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囂張氣焰

1946年5月30日,滇軍184師在海城舉行了起義,這天,正值蔣介石親臨瀋陽督戰,準備向東北解放區大舉進攻,不料,就在這關鍵的時刻,竟然後院起火了。

當蔣介石得知184師起義之後,破口大罵:「娘希匹,要走就早走些嘛,偏偏在這個時候拆我的台!」

其實,184師最終選擇起義,完全是蔣介石咎由自取,管教無方。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作為征戰多年,戰績顯著的184師,因為是滇軍出身,在國民黨內部可謂是受盡了排擠,而作為該部隊的將領,潘朔端更是全程目睹了國民黨內部派別林立,互相排擠、傾軋的混亂局面。

1925年,潘朔瑞考入了黃埔軍校,兩年之後加入國民革命軍第三軍,並隨部隊參加了北伐戰爭

但沒想到的是,隨後不久,潘朔瑞就因為言行過激被清洗,自此之後,他便和一眾黃埔老鄉流落上海灘,靠着給別人當司機為生。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就在這時,雲南王「龍雲」開始大刀闊斧改造滇軍,為此,他找到了落魄的潘朔瑞一行人,請他們加入了滇軍。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潘朔端隨軍參加了台兒庄戰役,並光榮負傷,而在武漢養傷期間,潘朔端認識到了同住一個病房的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中共黨員蘇石泉。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潘朔端對共產黨的政策以及主張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傷好之後,潘朔端就回到了昆明。

當時,潘朔端的一個侄子恰好負責扣押「禁書」,而潘朔端正好藉此渠道,閱讀了大量的進步書刊,對共產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1945年,龍雲被蔣介石逼下台,隨後,群龍無首的滇軍8個師被縮編為第60軍和第93軍兩個軍6個師,而潘朔端也在這時調任第60軍184師師長。

1946年4月,184師奉命前往東北內戰前線,擔任了駐守海城的任務,但縱然如此,蔣介石對於滇軍184師並不放心,派遣了兩名少將參軍帶領着一支「諜報組」常駐184師。

蔣介石這是明目張胆地對184師進行監視,對此,不僅僅是潘朔端,所有184師的戰士都心有不滿。

再加上,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因為深受重視,平日里更是為所欲為,經常做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這也就引起了滇軍士兵們的強烈反感。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潘朔端也就開始有了想法。

潘朔端的參謀長馬逸飛早年間曾加入過共產黨,後因為組織遭受破壞,馬逸飛與黨組織也就失去了聯繫,隨後在機緣巧合之下,他才成為了滇軍一員。

也正是基於馬逸飛對於共產黨有着一定的了解,於是在發現潘朔端對共產黨有所嚮往之後,他便建議後者收聽延安的廣播。

於是,在184師駐紮東北期間,潘朔端每日都會派副官收聽並記錄延安廣播的相關內容,並將其整理成冊,送給滇軍中的主要將領們閱讀,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甚至成為了他們的每日必做功課。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1946年5月,國民黨軍隊向四平發動猛烈進攻,為配合北滿民主聯軍作戰,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發起了鞍海戰役」。

在民主聯軍的圍困下,國民黨守軍第551團除了少數人逃脫之外,其餘全部被殲滅。與此同時,184師也正在密切地關注着「鞍海戰役」的進展。

在得知全軍覆沒之後,184師的各個長官心如死灰,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幾天之後,551團的3位士兵被送了回來,與此同時,他們還一併帶來了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林彪寫給潘朔端的親筆信。

信中,林彪誠懇地希望潘朔端可以率領部隊及時認清形勢,棄暗投明,共同反對內戰,而這也將會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見狀,潘朔端的內心很是複雜,早在兩天之前,鞍山戰役打響的時候,潘朔端就電告了長官部,請求派遣部隊立刻增援。

然而,潘朔端左等右等,卻只等來了「戰至最後一人一槍」的命令,蔣介石之所以會這樣做,明擺着就是要棄184師於不顧。

鞍山一旦失守,海城勢必會被孤立,瀋陽內部又沒有任何正規軍隊,屆時,就只能將瀋陽拱手相讓,這個道理,蔣介石不可能不懂。

但他始終不願派兵增援,由此可見,蔣介石的大局觀完全是建立在了遠近親疏上。

身陷鞍山戰役的國民黨182師是184師的兄弟部隊,潘朔端自然沒辦法袖手旁觀,於是便收攏部隊,兵分兩路向鞍山移動,試圖營救182師。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然而,就在184師剛剛抵達鞍北大沙河一線的時候,就受到了民主聯軍的狙擊,無奈只能停止前進。

與此同時,民主聯軍也改變了作戰策略,在圍殲鞍山守敵的同時,更是派出了一部分隊伍去往了海城。

5月29日,在民主聯軍的節節攻勢下,玉皇山告急,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沉默了許久的潘朔端將副師長拉到了一邊,悄悄地說道:「這個仗是不能再繼續打下去了,我們得就此起義,投靠共產黨」。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此時起義已經成為了184師的最佳選擇,杜聿明早就下達了「死守待援」的命令,而184師等待的從遼陽出發的援軍四個團,在抵達之後需要先攻取鞍山。

即便戰況順利,等他們來到玉皇山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之後了,困守在城內的184師哪熬得過三天?別說是三天,一旦玉皇山被攻克,海城失守也就大概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時間。

杜聿明讓184師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但早就怨聲載道的士兵們又怎麼甘願?然而,倘若棄城而逃,那就是違背軍令,即便活了下來,也要受到懲治。

因此,184師進退兩難。

反覆思量之後,潘朔端最終決定「不打了,走起義的路」,與其選擇留在國民黨中受盡欺負,不如趁機投奔共產黨。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而在潘朔端的帶領下,整個184師552團全部起義,潘朔端的這一舉動可謂是平地一聲雷,狠狠給了國民黨一巴掌。

潘朔端在起義之後的第一時間,便命令550團的楊朝倫放下武器,與此同時,杜聿明在得知潘朔端叛變之後,也聯繫了楊朝倫,要求其固守原地,等待救援。

楊朝倫和潘朔端不同,在滇軍不斷被邊緣化的同時,楊朝倫卻對「中央軍」心生嚮往,想藉機拉近與他們的關係。

於是,楊朝倫便聽話地選擇了原地不動,然而,還沒等來杜聿明的援軍,550團就被民主聯軍一窩端了。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按理來說,楊朝倫這屬於是被捕,但鑒於他身份的特殊性,在如何處置他的問題上,共產党參考了潘朔端等人的意見。

潘朔端認為同屬於184師的楊朝倫可以留用,於是,楊朝倫這才擺脫了俘虜的身份,隨同起義軍得到了改編,擔任了民主同盟軍第一軍184師的副師長。

然而,正是這次任命,為之後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因為潘朔端對於共產黨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起義之後對於我黨的態度也是較為堅決,但是184師中的其他官兵並不這麼認為。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即便是接受了思想改造,但一部分人仍然覺得共產黨靠不住,出現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在這之中,自然也包括楊朝倫。

楊朝倫始終惦記着杜聿明許諾給他的師長的職位,想要回到國民黨中,為此,楊朝倫開始在起義軍內部大肆籠絡有異心的軍官。

並且在民主聯軍北撤的時候,楊朝倫見時機成熟,隨即便率領一批反動軍官進行了「叛變」。

多次重建,難纏的國軍184師

在重歸國民黨隊伍之後,杜聿明也算是說話算話,重組184師,並任命楊朝倫擔任了少將師長,於是,自以為得到重用的楊朝倫對國民黨也就更加的言聽計從。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正所謂是冤家路窄,僅僅一年後,楊朝倫的184師就再次在梅河口被包圍,他自己也清楚,共產黨不會給他第二次機會。

於是,在梅河口戰鬥中,楊朝倫殊死抵抗,果不其然,林彪下達了全殲184師的命令,概不接受起義。

在此次戰役中,國軍184師也是再次被我軍全殲。但蔣介石偏偏不信這個邪,在此之後,對184師又進行了重組。

梅河口戰役之後,蔣介石以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獨立第3師的第2團為主要力量,收容了從梅河口逃出的楊朝倫一行人,再次重建了184師。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而楊朝倫也終於是如願以償地擔任了184師的師長,然而,好景不長,在隨後的錦州攻堅戰中,184師再次難逃被全殲的命運,但唯獨這楊朝倫像是一個泥鰍一樣,次次都成功脫身。

楊朝倫一路南逃來到了天津,他率領184師殘部在1948年11月被編入了天津警衛隊,之後隨着楊朝倫的活躍,最終居然又恢復了184師的番號。

不僅如此,楊朝倫更是到處拉攏人才,等到了1948年底的時候,184師就已經足足有7000餘人。

但此時,無論184師的兵員多充足,在接下來的天津戰役中,與所有駐守在天津的國民黨軍隊一樣,只能繳械投降。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而這次,楊朝倫這隻泥鰍也終於被捕,但當時出於懷柔滇軍軍官的政策,我軍對楊朝倫仍舊採取了包容的態度,這也就給了他逃跑的機會。

但楊朝倫可謂是徹頭徹尾的冥頑不靈,在逃回雲南之後,他竟四處拉幫結派當起了土匪,此時雲南已經解放,正在進行浩浩蕩蕩的「鎮反」運動。

在這種形勢下,再次撞上槍口的楊朝倫自然成了懲治對象,最終被執行了槍決。

解放時,林彪派軍包圍叛軍184師,嚴令全部殲滅不準起義,為何? - 天天要聞

前前後後,國軍184師一共重建了3次,次次都難逃被殲滅的下場,而即便是184師有着九條命,也都無濟於事,所有的從頭再來只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垂死掙扎罷了。

而在這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的楊朝倫更是如此,自始至終都毫無悔過之意,多次選擇站在了我軍的對立面。

因此,在面對這樣一個茅坑中的臭石頭時,我軍自然不允許歷史重演,而是堅定地要將其「殲滅」。

我黨歷來以人為本,允許人們改過自新,但總有人將這視為是縱容,在我黨的底線上反覆橫跳。楊朝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他的下場,也足以給試圖投機取巧之人警醒,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深圳裝飾行業龍頭企業全員待崗! - 天天要聞

深圳裝飾行業龍頭企業全員待崗!

當然,這次全員待崗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談了,經濟下行、房地產調控以及疫情等,不過這次還有銀行抽貸,應收賬款回籠差等,導致無法持續經營。
全線作戰爆發!兩機械化步兵旅遭殲滅,12萬大軍退路盡失! - 天天要聞

全線作戰爆發!兩機械化步兵旅遭殲滅,12萬大軍退路盡失!

在當前的軍事衝突中,索里達爾成為了爭奪的焦點索里達爾城市位於關鍵交通樞紐的城市是後勤補給的中心,也是戰略撤退的關鍵通道。其地理位置對整個戰區的局勢走向具有決定性影響。索里達爾周邊地形複雜多變,茂密森林與丘陵地帶交錯分佈,為防守方提供了天然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