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2022年06月29日23:25:18 軍事 1546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右上方的關注,後續我們會為您帶來更多有趣的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而美國大搖大擺飛進朝鮮上空,全然不將中國放在眼裡。

美國在二戰疲憊狀態下全然不顧世界局勢,遠東地區挑起局部熱戰。

究其原因,無外乎是新生中國沒有戰鬥機與熟練的飛行員能夠擔當起這場空戰的主力。

當時的局勢下,中美雙方的戰爭猶如小孩與大人的決鬥,無人會將賭注壓到中國這邊。

然而,隨着米格-15進入空中戰場,中國方面逆風翻盤。美方驚訝於中國志願軍沒有成熟的空軍隊伍,卻擁有如此高的飛行技術,遠超參加過二戰的老牌飛行員。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上世紀五十年代,能抵抗美軍空軍力量的只有蘇聯空軍。

蘇聯解體前,蘇方一直堅稱沒有參與朝鮮戰爭。直到它解體後,秘密參戰一事才被曝光。

葉利欽承認蘇軍秘密入朝參戰

我國傷亡36600餘名志願軍才贏得朝鮮戰爭的勝利,同時也換來了朝鮮半島的和平環境。

據統計,此場戰役中中朝雙方死傷或不見蹤跡者總數達628000餘人。

奇怪的是,旅順有一座「蘇軍烈士陵園」,此地長眠着202個蘇軍飛行員,且犧牲時間均在1950-1953年間。按當時的軍制計算,這相當於5個團的兵力。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對此,蘇方解釋稱「他們是在飛行演習訓練中不幸犧牲的」。顯然,世人不相信該言論。

如果是正常飛行訓練不至於死傷這麼多人,而且他們還埋在中國的土地上,所以「蘇聯秘密參戰」的說法不脛而走。

1992年,葉利欽透露稱:「蘇聯直接參与了朝鮮戰爭,並擊落美機1309架。」

朝鮮戰爭中,志願軍與美國空軍的激烈戰鬥為世人所知。美蘇爭霸的背景下,蘇聯作為兩大超級大國之一,與美國實力相當。

而中國屬於新生的東方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出兵朝鮮也算是鞏固世界範圍內的社會主義力量。不過,蘇聯為何要秘密參戰?

中蘇雙方達成協議,中國志願軍負責與美軍的陸地作戰,蘇聯空軍則進行空中作戰。

我國部隊開撥前夕,蘇聯臨時「變卦」,以「空軍尚未做好准」備為由,拒絕入朝。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未有蘇聯空軍支援的情況下赴朝作戰。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志願軍跨國鴨綠江

這也是麥克阿瑟得意之處。

「中國沒有空軍」,命少數美軍參戰便能夠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聖誕節美國大兵絕對可以在家裡吃火雞是美國對將士的承諾。

蘇聯由直接作戰轉為秘密作戰,是考慮到自身的利益。

首先,國家利益至上。蘇聯不願看見美國在遠東地區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更重要的是,1950年2月14日中蘇簽訂的同盟條約實質上「損害」了蘇聯在該地區的利益。

兩相對比之下,參戰既能讓美國無法擴大勢力,也可以將朝鮮半島作為遠東戰略地位的替代品。

其次,斯大林的態度也決定了這次戰爭的必然性。二戰後的蘇聯,斯大林擁有絕對的話語權。以國家最高戰略目標作為目標的前提下,朝鮮的軍事實力遠超過韓國。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斯大林

因此,1+1>2的效果可以實現,他可不想放棄這塊肥肉。

最後,蘇聯與美國在不斷互相試探。雖然美國從朝鮮戰爭爆發後開始對蘇聯邊界實施小幅度空襲,但蘇聯始終避免與美國發生直接衝突。

畢竟兩虎相鬥,必有一傷,蘇聯認為不值得因為這些小事跟美國正面硬剛。

直到1950年10月8日,蘇哈亞列卡空軍基地遭到美方戰鬥機的轟炸,「巨熊」憤怒異常。

當天的中蘇會談中,蘇聯明確表示願意為中國的抗美援朝戰爭提供彈藥、飛機等軍事裝備支持。

蘇聯吃了虧,其熊性不會讓此事一帶而過,美方象徵性地道歉在美蘇冷戰下更像是對蘇聯的挑釁。巨熊雖怒,但沒有喪失理智。

蘇聯與中方交涉卻遭受美方如此嚴重的警告,可見美國忌憚蘇聯如虎添翼。

在此情況下,蘇聯採取秘密參戰的方式,使自己「遠離」戰爭的中心。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同時還能遏制美國在遠東勢力範圍的擴張,也能贏取中方的支持。一舉三得的大國利益行為,蘇聯何樂而不為。

兩極格局下,斯大林不想暴露蘇聯參戰的事情。所以他給參戰的蘇聯空軍制定了很多規矩。如今看來,它們竟有一些好笑。

例如與美方交戰時不得越過100公里的範圍,蘇軍不能低空飛行,不許追擊敵軍被擊中的飛機等,蘇聯方面用盡心思極力保證自己的身份不泄露。

蘇聯飛機徽記改稱中國「八一」標記,飛行員穿中國空軍服裝,不得使用俄語交談,也不能與中國飛行員合照等規定。

除了高鼻樑大眼睛的特徵不能改變之外,他們在戰爭期間全然「中國化」。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蘇聯飛行員表示:戰爭激烈時用不熟悉的中國話交流完全不可能,即便是禁令,最後也會被摒棄。

蘇聯空軍作戰戰機數量保持在30架左右,戰術多以伏擊或截擊為主,配合中朝地面部隊進行小規模空戰。

另外,他們在朝鮮北部空域巡防,保障中朝運輸線的安全通暢,避免與美軍發生正面衝突。

蘇方保密措施很多,可美國對蘇聯參戰一事心知肚明,還知道蘇聯在戰爭中的種種限制。

美方情報人員在無線電中聽到了俄語交談,空戰時看見了蘇聯面孔。

但雙方默不作聲,因為在冷戰背景下兩者都沒有能力進行全面戰爭,只能通過暗自較勁泄憤。

米格「柴捆」VS美國「佩刀」

蘇聯空軍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戰,具有較強的實戰作戰經驗,是為數不多能與美軍掰掰手腕的空軍部隊。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蘇聯的助戰加強了中朝部隊的戰鬥力,導致美國空軍參謀長驚呼:中國幾乎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主要空中強國之一!

之前美軍對中國志願軍是單方面壓制的「空對地作戰「,在朝鮮上空橫行霸道,一手遮天。

美軍實行轟炸任務時不用戰鬥機護航,低空掃射行人和志願軍。

甚至開往朝鮮1300多輛的中國志願軍運輸車被美軍炸毀將近一半,嚴重毀壞了入朝志願軍的補給線。

1950年11月1日,蘇聯秘密進入朝鮮作戰。剛開始蘇軍處於觀望期,隨後蘇聯單方面「大開殺戒」。

1950年11月8日,蘇軍與美軍第一次交戰。首戰以飛行員謝戈列夫駕駛米格-15戰鬥機,在安東地區擊落美軍一架戰鬥機而告捷,蘇聯乘勝追擊。

11月9日,蘇軍在同一地區又擊落美方2架戰鬥機。

接連的失敗使美國意識到米格-15的厲害,也知曉了蘇軍已經進入朝鮮戰場援助中朝作戰。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3天時間裏,美軍被米格-15追着打,甚至在10日當天美軍引以為傲的「空中堡壘」B-29轟炸機也被擊落,三連敗的挫傷使美軍方面陷入恐慌之中。

蘇軍在這段時間的空戰中戰績輝煌,僅2架米格-15被擊落,2名飛行員犧牲。

此後近半年的時間裏,蘇軍一路高歌,在朝鮮戰場上取得了巨大戰果。

到1951年2月,據蘇方統計,美蘇雙方飛機戰損比達到了9:1。

蘇聯稱:在此次戰爭中,他們擊落了美軍1300多架飛機,使美軍1000多人喪生;蘇軍一方345架飛機完全損失,200多名飛行員死亡。

被稱為「朝鮮戰爭中美國空軍最黑暗的一日」的一次戰爭,就是蘇軍16架米格-15伏擊美軍40多架轟炸機,近距離激戰將美軍15架轟炸機擊落,朝鮮上空出現漫天黑雲。

1951年4月12日,美軍出動153架飛機在安東鴨綠江上空發動大規模空襲。為保衛鴨綠江上空,蘇軍出動60架殲擊機迎戰。

此次空戰持續了40分鐘,蘇軍以少勝多,擊落美機14架,自身毫無損失,徹底粉碎了美軍企圖炸毀鴨綠江的陰謀。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蘇聯前期的確在空戰上佔據了較大優勢,美軍雖然清楚蘇聯參戰,卻只能吃啞巴虧,不敢輕舉妄動,打不過也不能跑。

為避免損失一再擴大,美軍開始尋找自身的不足,並積極調整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進戰略戰備迫在眉睫,由此美方引進更為先進的F-86佩刀式戰鬥機進入戰場。

更富經驗與能力的飛行員越來越多地投入到朝鮮空戰中,美國此舉以求扭轉戰局。的確,這個方法收效甚大。

F-86是專門針對米格-15而設計的,米格-15作為戰後第一代噴氣式殲擊機,集合了英國尼恩發動機技術、德國Me-262後掠翼技術,戰鬥力極強。

只要被它擊中,飛機基本上就走向末路。美軍將其視為「絕對武器」,而米格-15出現的區域則被稱為「米格走廊」,即「黑色禁區」。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因此它的投入作戰使得美軍吃驚且惶恐,米格-15擁有極強的盤旋能力,能夠在F-86機群下飛快掃射,能迅速升空逃跑,給予美軍很大打擊。美軍驚訝於如此小巧且靈活的機型,把他們耍得團團轉。

北約以一貫的嘲諷態度將米格-15起為「柴捆」,而對F-86佩刀寄予厚望。刀必然可以砍柴,美國打擊蘇聯的野心昭然若揭。

F-86雖強,但不是毫無破綻。它主要是為了空戰而設計,屬於火力密集型,打擊的對象也都是小型殲擊機。

火力密集卻威力偏小,即便被F-86窮追猛打,志願軍和蘇軍的戰鬥機也能歪七扭八,搖搖晃晃地逃回去,被稱為「打不爛的空中坦克」。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美軍使用F-86後,戰略優勢逐漸偏移。蘇聯方面感受到了壓力,任由美軍打壓只會導致戰爭的失敗,於是蘇聯開始反擊。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F-86是美國自日本引入,新式武器在戰場上尚不熟悉,必須迅速了解該種機型的特點才能制約它。

早前美軍在面對強勁的米格-15時,曾想過圍追堵截,以空中迫降的方式「生擒」,以求制敵,甚至大肆發放傳單勸降投誠,均未成功。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蘇聯方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採取了圍追戰術迫降F-86的方法,這次他們成功做到了。

1951年7月11日,蘇聯著名飛行員佩佩利亞耶夫擊落一架F-86戰機。美軍飛行員被俘虜,通過審訊得知了該機型的弱點。

F-86機型高空爬升速度慢,抗打能力差,在相同的受彈情況下墜機的幾率遠大於米格-15,因此蘇軍迅速調整了作戰計劃,並重新投入作戰。

這場對決中,沒有完全的勝利,雙方都有損失。美蘇雙方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蘇聯方面稱擊落敵機1097架,其中包括F-86佩刀機651架,這個數字還沒有算上中國志願軍擊落的211架佩刀機,但數據摻水的可能性很大。

美國方面的數據更為誇張,美國電影《壯志凌雲》的片頭稱:「美中朝鮮空戰中,美國取得12:1壓倒性的優勢。」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美國官方數據宣稱參戰的佩刀機共有674架,被損毀的只有78架,但是擊落米格機多達792。

蘇聯解體後,部分檔案被公布,解密檔案顯示:中蘇兩軍共損失飛機477架。

受限於官方資料,數字的精確性無法得到保證,只能通過留存下來的飛行員檔案、飛機維修記錄及其它方面的資料反覆對照,獲求一個相對精確的數據

暗自較勁的美蘇兩國誰也不願意承認自己落後於對方,但過分吹噓就顯得底氣不足了。

老牌飛行員的絕地反擊

前面提到過,蘇聯空軍大多經歷了二戰的洗禮,作戰經驗豐富,屬於成熟的作戰飛行員。

最為著名的是二戰頭號王牌闊日杜布,他是蘇聯民族戰鬥英雄,家喻戶曉,名聲在外。

所以斯大林禁止他直接參戰,避免蘇聯參戰的秘密被人知曉。

闊日杜布沒有直接作戰,可他帶出了噴氣式戰鬥機時代無法超越的王牌佩佩利亞耶夫。此人有着擊落23架有確認墜落記錄,在朝鮮上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佩佩利亞耶夫率領的196團是蘇聯當時最精銳的戰鬥機部隊,所有飛行員都是精挑細選的,是精英中的精英,平時多是執行常規值班或檢閱時進行飛行表演的任務。

朝鮮戰爭爆發後,該團收到命令,全員進入緊急備戰狀態。緊接着,全團由陸路抵達丹東地區,以候待命,米格-15也拆成零件同時運入中國。

尚未交戰之時,上級明令禁止飛行員在作戰期間使用俄語交流,並對他們開展了漢語、朝鮮語的短期培訓。未上戰場第一步先突擊語言這一關,中國方面也覺得有趣,將他們稱為「中國俄羅斯族」。

即便佩佩利亞耶夫對此表示出了極大的不滿,也不得不聽從最高統帥的指示。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1951年愚人節,蘇聯鬧了一個極大的笑話。飛行員作戰時心理狀態本就緊張,再加上不熟悉的語言作為交戰時的指揮,以至於在作戰交流時飛行員的話都無法說清楚,指揮系統全線崩潰。

而這件事情的代價就是,2架米格-15被美方擊落,美方毫髮無傷。

在愚人節這天上演了如此一場鬧劇給美國人看笑話,佩佩利亞耶夫怒不可遏,迅速向師長闊日杜布提出抗議,作戰關乎生死,如此兒戲簡直就是在犯罪。

闊日杜布贊成佩佩利亞耶夫的看法,並告訴他戰爭時刻見機行事,間接同意了飛行員可以在戰爭時使用俄語交流戰況,這也是為什麼美方會在無線電中聽到俄語的原因。

三天後的再次空戰,佩佩利亞耶夫率團二次出擊成果顯著。飛行員謝班諾夫擊落1架F-86,取得了196團的第一個戰果。

佩佩利亞耶夫本人也在5月20日打下一架F-86,此後蘇聯制空權逐漸好轉。

F-86的戰鬥性的確打擊了蘇聯空軍實力,如若不能了解它的具體情況,在朝鮮空戰中蘇聯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蘇聯意識到了問題,採取了相應的手段去攔截F-86,佩佩利亞耶夫這個王牌飛行員就是整個事情的轉機。

佩佩利亞耶夫在偶然的機會下擊落了一架F-86戰機。

1992年葉利欽披露:朝鮮戰爭,蘇聯空軍曾擊落1309架美軍戰機 - 天天要聞

1951年7月11日,蘇聯與美國的空戰白熱化。雙方互有戰損,新飛機迅速補充進來,戰爭場面非常激烈。

佩佩利亞耶夫雖說是王牌飛行員,但也無法保證在戰機傷痕纍纍的情況下繼續作戰。他駕駛戰鬥機返回基地,退出戰鬥。

天上掉餡餅的事就在此刻出現了,佩佩利亞耶夫返航的過程中偶遇了一架F-86。

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當然沒有錯過,暗中跟隨並對其發起攻擊,彈無虛發,將敵人玩弄於鼓掌之間。

不得不感嘆,佩佩利亞耶夫的確是一個時代的王者,他的技術與能力在當時讓人望其項背。

美軍飛行員不得不迫降飛機,跳傘逃生。一架完整的「佩刀」停在了沙灘上,蘇軍早美國人一步搞到了敵軍俘虜機。

而這位老牌飛行員絕地求生,根據敵軍機型迅速調整作戰方案,扭轉了蘇聯制空權的地位,在蘇聯民族歷史上留下重要印記。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