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總書記的足跡丨「從嚴訓練,藝高人膽大!」

2022年06月29日15:29:06 軍事 1000

來源:新華社

沿着總書記的足跡丨「從嚴訓練,藝高人膽大!」 - 天天要聞

  訓練再苦、再難、再危險,想起那個融融的春日,戰士喇萬良就覺得渾身有用不完的勁兒。

  2021年3月2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武警第二機動總隊視察。

  訓練場上,操作口令此起彼伏,專業裝備隆隆作響,一派火熱練兵景象。上午10時許,一輛中巴車從營區門口駛入,徑直來到後山。車門開啟,一個熟悉的身影健步走向訓練場。

  「是習主席!」距離最近的戰士認了出來。

  排爆手喇萬良身穿26公斤重的防護服,頭戴4.7公斤重的頭盔,正在進行排爆訓練。習近平主席走到他身前,拍着他排爆服胸前的鋼板,仔細詢問裝備性能和防禦能力。

  當得知眼前年輕的戰士從入伍第一年就從事排爆專業,如今已有6年排爆經歷,習近平微笑着問他:「怕不怕?」

  「不怕!」喇萬良昂首挺胸,大聲回答。

  「好啊!好樣的!」習近平微笑着對大家說:「一定要從嚴訓練,藝高人膽大!」

  「是,主席!」

  喇萬良用響亮的聲音回答。

  事後,喇萬良在同戰友交流心得體會時說:「就像主席說的,藝高人膽大,我們把本領練強練精,才能在最危險、最危急的時刻沖得上、頂得住!」

  喇萬良所在的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是黨的十八大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中調整組建的,近年來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承擔著平時搶險救援、戰時應急應戰的使命任務。

  那天,除反爆炸器材操作使用外,習近平還察看了防化偵察洗消、工程機械應用作業、橋樑架設等專業訓練,詳細了解有關情況。

  戰士楊成與5名戰友向習主席展示了工程機械應用作業的一項項「絕活」:「挖掘機壘巨石塔」「推土機分層推磚」「裝載機精準穿孔」……巨大的機械在他們的操作中如臂使指。

  「這可不是『花架子』。」楊成說,執行任務需要精準操作。2016年,在浙江遂昌縣山體滑坡事故救援中,楊成駕駛挖掘機,在傾斜坡面上將比鏟斗大三倍的巨石穩穩「托」起,靠的就是這一手「挖掘機壘巨石塔」的硬功夫。

  楊成他們的演示,受到習主席的高度肯定。

  「主席說我們『確實不是一般水平』『做得很好』。」楊成說著,臉上情不自禁露出笑意,「那一刻,覺得自己十幾年的汗沒有白流,再辛苦,也值了!」

  十餘年的從軍經歷,讓楊成深深理解了自己崗位的意義:越是高技術、信息化,越需要一支強大的支援保障力量。「主席勉勵我們『努力地去練兵備戰,這才能適應現代戰爭』,我們只有用更加從嚴從難的軍事訓練,來回報主席的囑託。」

  最高統帥的關懷,讓官兵們備受鼓舞。習近平主席離開訓練場時,官兵整齊列隊敬禮,「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口號聲直衝雲霄,回蕩在整個山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對軍事訓練高度關注。從波飛浪卷的南海軍港,到千里冰封的塞外北國;從決策四方的指揮中樞,到龍騰虎躍的演兵一線……習近平每次下部隊調研,都突出強調練兵備戰。

  今年1月4日,習近平主席連續第五年簽署中央軍委1號命令,向全軍發佈開訓動員令,號令全軍「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大力推進戰訓耦合,大力推進體系練兵,大力推進科技練兵,全面推進軍事訓練轉型升級,練就能戰善戰的精兵勁旅」。

  強軍興訓的時代號角響徹大江南北的座座演訓場,一幅氣勢恢弘的新時代大練兵畫卷正在波瀾壯闊地展開。


#沿着總書記的足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的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墾利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融媒編輯:呂瑤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