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2022年06月29日13:47:15 軍事 1642

鮮為人知的中蘇衝突:蘇聯在珍寶島吃了大虧,欲用核彈報復中國

1969年中蘇兩國爆發武力衝突,蘇聯揚言要對中國實施核彈報復,陳兵百萬動作頻頻,卻不想在戰事一觸即發之際棄戰。是蘇聯後悔了嗎?還是中國想出了什麼克敵制勝的好辦法?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戰事的起因源於一座黑龍江小島——珍寶島,這裡本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蘇聯軍隊卻在沒有徵得中方同意的情況下,明目張胆派軍進入,還和駐守在當地的戍邊部隊產生衝突。不知道蘇聯人在打什麼主意,部隊領導只能吩咐將士們加強警戒,將這支貿然闖入的他國軍隊驅逐出去。可是離開並不代表蘇聯方面取消軍事行動,他們一直在向珍寶島附近增兵,給我方的戍邊部隊帶來不少壓力。

1969年3月2日,蘇聯人正式展露獠牙,不僅再次無視警告闖入珍寶島,還打死打傷6名巡邏的解放軍士兵。雖然中蘇兩國過去曾經攜手並進,但大國相交利益為上,既然關係已經惡化,那中國也不會任由對方欺凌,很快就組織軍隊反擊,珍寶島保衛戰拉開帷幕。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此次戰役耗時頗長,中蘇兩國圍繞珍寶島展開了將近兩個月時間的拉鋸戰,雖然蘇聯是世界強國,軍隊在裝備實力和火力支援方面要強過我軍,但中國邊防軍士氣高昂,抱着國家領土不容侵犯的堅定信念,和敵方展開殊死搏鬥,先發制人發起奇襲,殲滅數十名蘇聯士兵,擊毀對方好幾輛後勤運輸車,打出了一場風風火火的開門紅。

蘇聯士兵被下了面子,迅速調來增援部隊,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向我方駐地投擲了不計其數的炮彈。我方戰士都是血肉之軀,哪裡扛得住這般狂轟濫炸,犧牲不少人。不過中國軍隊最珍貴的品質就是從不輕言放棄,他們很快就重整旗鼓,利用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對地形的熟悉,成功反殺,擊潰敵軍的三次衝鋒。蘇聯軍隊惱羞成怒,趁夜偷襲,可惜動作不夠乾淨利落,很快就被我方士兵發現,作戰失敗。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不知道是不是被珍寶島戰役刺激到了,還是以此為借口露出真面目,蘇聯正式和我國解除合作關係,撤回所有的資金和專家。兩國關係日漸緊張,一部分激進的蘇聯軍官開始向自家的領導人建議:給中國一點教訓,讓他們嘗嘗核彈的厲害。此番言論得到蘇聯領導的支持認可,1969年8月,蘇軍突襲我方邊防巡邏隊,因為敵我人數差距懸殊,巡邏隊成員全部犧牲。與此同時,蘇聯集結百萬大軍逼近中蘇邊境,在距離首都北京不過幾百公里的地方安營紮寨,軍隊中堂而皇之地攜帶着好幾台導彈發射器,堪稱來者不善!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蘇聯為什麼要用核武器打擊中國?

建國初期還是親親密密的好盟友、好大哥,不過幾年的時間,蘇聯怎麼就換了一副面孔,打算用核武器來威脅中國?其實這一點也是很好理解的,之前蘇聯援助中國,是因為中國和他同處一個陣營,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接近,方便培養,可中國的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完全超出了蘇聯人的預期,他們也不想做冤大頭,白白出錢出力給自己培養對手,這才選擇對中國出手,在還能控制住局面的時候採取行動。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蘇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明顯,兩國在1950年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在一些邊境地區的歸屬權問題上產生過不少矛盾,蘇聯仗着自己國力強盛分毫不讓,中央領導考慮到新中國剛剛成立,外部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虎視眈眈,內部也是內憂外患不斷,百廢待興,於是沒有把這些問題放到明面上來說,繼續和蘇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關係。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但是蘇聯那邊並不這麼想,眼見中國的實力越來越強,對自己的威脅也越來越大,蘇聯開始明裡暗裡表示不滿,陸陸續續向我國提出許多無理要求,比如說在1958年訪問中國時,提出想要在我國沿海地區建立一座信號塔,接收電台信號。這可是關係到電訊安全的問題,中央領導斷然回絕。幾個月後他們又提出建議,希望和解放軍一起成立聯合海軍艦隊。這回的提議聽起來是不錯,但實際上存在的問題並不小,最難決斷的一點就是,聯合艦隊到底聽誰指揮?要是隊伍中出現了分歧,是聽東道主中國的,還是聽拳頭更硬的蘇聯?

中國已經改頭換面、穩步上升,歡迎其他的國家一起合作互贏,不需要再看人臉色行事,所以對於蘇聯提出的諸多越界提議都表示回絕了,兩方代表不歡而散。這進一步加劇了蘇聯對中國的不滿,對方先是在邊境一帶的珍寶島進行試探,見中國態度強硬不肯吃虧,就先下手為強,正式開始採取軍事行動,打算對我國進行核打擊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蘇聯在遠東地區調派軍隊、布置投彈區,位置距離北京不過幾百公里,和酒泉、呼和浩特等北方重點城市更是近在咫尺,一旦他們動手,中國將會遭受重創。而且核武器的危害性不僅在於當時的轟炸,還有後續持續數十年不散的核污染,那些泄露在空氣和土壤中的放射性元素會讓整個中華大地都成為不毛之地,讓不計其數的中國百姓流離失所、感染生病。中央領導自然不想看到慘劇發生,苦思冥想尋找破局辦法,而另一邊蘇聯也和美國開始了聯繫。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蘇聯欲用核武器打擊中國,箭在弦上為何突然棄戰?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還沒有過硬的軍事實力,無法自主研發製造核彈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面對蘇聯的核威脅着實是有些頭疼。不過事情很快就迎來了轉機,這轉機還和美國人有點關係。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時期,為了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美國和蘇聯在經濟、軍事以及科技發展等多個方面展開較量,這次蘇聯打算對中國出手,還特意派遣代表去通知美方領導,告知對方情況。當然,蘇聯人的潛台詞是:他們要和中國干仗,跟美國人沒有關係,希望對方安分守己,不要橫加干涉渾水摸魚。

美國人會聽他們的話嗎?不用懷疑,他們肯定不會。美方高層迅速展開會議討論,不少人都不贊同蘇聯的做法,表示這樣一來他們自己的利益也會受到威脅,現在蘇聯勢大,整個世界上能對其產生牽製作用的國家並不多,要是中國徹底失去軍事能力,被核武器炸成廢墟,那蘇聯人的氣焰只怕會更加囂張。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而且核武器不是想用就能用的,雖然美蘇都有核武器,但唯有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正式使用過,日本的慘狀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也讓美國明白,這種武器威力太大,一旦濫用,整個世界都會陷入核威脅的陰雲之中,惶恐不安,所以不能讓蘇聯開這個頭。

美方高層達成一致意見,決定阻止蘇聯對實施核打擊,他們將消息匿名刊登在國際報紙上,引起輿論大波,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紛紛開始指責蘇聯。另一邊我方領導也思考出了對策,覺得既然不能和解,那乾脆一不做二不休,釜底抽薪進行反擊。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偉人先是讓北部地區的老百姓踐行「深挖洞、廣積糧」的行事方針,開挖地下防禦工事,轉移戰略物資和大型工業設備,進入備戰狀態,然後又提出極其大膽的「換家戰略」。何為換家?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一旦蘇聯的核打擊計劃順利實施,那中國百姓賴以生存的家園就會被損毀,為了保存有生力量,軍隊會帶着百姓前往中蘇邊境地區,集中兵力突破蘇聯防線,在對方的領土範圍內建立新的生活區,伺機反攻。

這方法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實施的前提是蘇聯正式採取軍事行動,侵佔我國地盤,而中蘇邊境的複雜地形也適合解放軍發揮優勢開展游擊戰,大不了就是重新過回抗戰時期的苦日子,只要意志和火種沒有斷絕,中國軍民就不會放棄,就看蘇聯人有沒有那個擔子往自家的地盤扔核彈了。

1969年中蘇起衝突,中華兒女奮不顧身揚我國威,一招妙計嚇退強敵 - 天天要聞

想出換家戰略後,偉人一反常態大肆宣揚,還表示不會讓美國隔岸觀火置身事外,到時候會把美蘇都拖下水,攪個天翻地覆。美國人收到消息坐不住了,這回可沒他們啥事,不能白受這無妄之災。美方領導知會蘇聯,告誡他們別把中國逼上絕路,到時候魚死網破誰都討不到好,要求他們放棄軍事計劃,不然自己會出兵干涉。蘇聯那邊也被我國不走尋常路的戰略方法嚇住了,高層領導焦躁不安,現在又收到美國的譴責和發難,拖延多時也想不出解決辦法,最後只能撤回布置在中蘇邊境的軍隊,放棄核打擊計劃。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