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飈「將軍」之稱的歷史之謎

2022年06月28日21:20:27 軍事 1130

耿飈「將軍」之稱的歷史之謎 - 天天要聞

作者:陳其林 來源:《耿飈將軍研究會》 原載《株洲日報》

耿飈於2000年6月23日1時零6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歲。6月29日,耿飈遺體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人民日報》刊登消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央軍委原常委、秘書長,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耿飈同志遺體今天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也就是說,耿飈是一位隨着中國共產黨工農運動的革命大潮,而後追隨毛澤東參加了紅軍,從此一路腥風血雨,而成長起來的一位將軍。新中國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施軍銜制,1955年在中南海紫光閣西邊的國務院禮堂隆重舉行了中國共產黨建軍以來的第一次授銜儀式上,卻沒有出現耿飈的名字。那麼,耿飈為什麼被稱為「將軍」呢?這也就給很多研究者留下了一個歷史之謎。


耿飈「將軍」之稱的歷史之謎 - 天天要聞


2008年,我去拜訪耿飈將軍的長女耿瑩,那次去是與作家石上流一起去的。源於石上流與我是北師大的學友,老家是岳陽的,同是湖南人。聽了我的介紹,他對耿飈的戰鬥傳奇充滿了興趣。回來之後,他為這次見到耿飈長女耿瑩激動不已,當天晚上就寫了一個稿子發在自己的博客,文章中把耿飈寫為「開國上將耿飈」。在他看來,憑着耿飈的赫赫戰功,而且擔任過國防部部長,應該是1955年授過銜的開國上將。沒想到,第二天上午就接到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的辦公電話,要他修改文章中的「上將」一詞,並很坦誠地告訴他,耿飈在1955年沒有授銜,也一直沒有授過軍銜。

從而可以看出,「耿飈將軍」這個稱謂在民間傳得同樣很廣。

據相關資料記載,紅軍長征之後,源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耿飈一直留在陝甘寧邊區的慶陽,任129師385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於1941年才離開甘肅慶陽來到了延安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三年後,於1944年9月接到正式通知,耿飈才告別延安,趕往晉察冀。行前,周恩來交給了他一項任務,把一個美國觀察組護送到晉察冀,要他到葉劍英那裡去領人。據《耿飈回憶錄》記載:我們到了葉劍英駐地,還沒等翻譯介紹,觀察組一個身着制服,佩戴上尉軍銜的胖子便沖我邁了一步,「啪」地舉手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用生硬的中國話說:「將軍閣下,很高興見到你。」 這是耿飈的將軍之稱在文獻中的第一次出現。據相關文件記載,在紅軍與八路軍期間,中國共產黨的軍隊沒有實行軍銜制。一般稱同志,首長,或是稱部隊官職,如團長、師長、軍長等等。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之後,在軍隊里才有了帥、將軍等等的稱謂。

有一件事,把耿飈的「將軍」之稱叫往了世界各國。

1950年,耿飈等人率領「楊羅耿兵團」橫掃大西北之後,在西安剛過了新年,就接到中央的調令,調他去北京,到外交部工作。新中國剛剛建國,外交工作非常迫切。首先是聯合國的問題,耿飈最早的外交職務是駐聯合國的中國軍事代表,張聞天為出席聯大的首席代表。可是正當他們緊張地準備的時候,傳來消息:由於美國的無理阻撓,中國沒有進入聯合國。當時瑞典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周恩來代表中央向耿飈下達了出任中國駐瑞典王國大使的任務,並說:「你是我國向西方派出的第一任大使」。在周恩來的帶領下,毛澤東專程接見了耿飈等人,並說「將軍當大使好,好就好在你們出去我們放心,因為你們不會跑。」結果,耿飈在瑞典這一時期,毛澤東親自簽署任命耿飈兼駐丹麥王國公使,第二年又兼駐芬蘭共和國公使。

耿飈在瑞典任大使時的第一個國慶節,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第一次舉辦了招待會。這次招待會來了500多位貴賓,瑞典報紙和電台報道說是中國大使館舉行的國慶節招待會,盛況空前,中國外交官首次向公眾展示了他們的外交才能。在招待會上,瑞典有位軍官突然問耿飈:聽說大使是位將軍,不知您帶過多少兵?耿飈回答:「大概十幾萬吧。」問他的軍官一聽,馬上「啦」的一聲起立,立正,給他敬禮,說:「您統帥的軍隊人數,比我們整個國家的軍隊還要多啊。」從此,耿飈這個「將軍大使」經西方媒體一傳播,被傳遍到了世界各國。

民間流傳,在國共第二次合作期間,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先後被授予了陸軍上將一人,朱德,陸軍中將九人郭沫若、周恩來,葉劍英等人,陸軍少將四十名,耿飈作為129師385旅副旅長兼參謀長名列其中。在2010年的時候,我為這事還專門打了個電話給耿飈之女耿焱教授。我問:耿老師,在1944年耿飈將軍護送美國觀察團去晉察冀,是不是在國民黨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期間授過軍銜?耿焱教授回答道,授過吧。我繼續問,是少將吧?她說:應該是少將,當時是國共合作期間……

耿飈是在衡陽水口山做童工時期,在蔣先雲、謝懷德與舅舅宋喬生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的。於1926年在水口山黨組織的派遣下回到醴陵,開展農運工作,逐漸地,擔任「醴北游擊隊」隊長。

現如今,在醴陵大障鎮有個「醴陵南四區蘇維埃革命紀念館」,是民間自發組建的。因為在那個革命浪潮風起雲湧的歷史時期,醴陵大障、賀家橋一帶是湘東特委的指揮中心,組織發展湘東地區及周邊十幾個縣的革命運動。在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前夕,按照毛澤東在醴陵狀元洲做出的指示,湘東特委為阻擋延緩了湘軍對中央蘇區的進攻,組建了一支部隊,史稱:湘東獨立師。只是這八百多名湘東兒女,走到新中國建國後,只剩下王震等幾人。在醴陵南四區蘇維埃革命紀念館內,就保存了耿飈他們當年在湘東地區與敵人戰鬥的梭鏢大刀,鎚子,土槍,土炮等等,它們每天無聲地向世人展示着耿飈等人那段戰鬥的歲月。1930年9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的紅軍,從江西向湖南進軍,第二次圍攻長沙失利之後,來到了醴陵籌措軍需,打進了醴陵城,耿飈率游擊隊才細流匯入大海,參加了紅軍。


耿飈「將軍」之稱的歷史之謎 - 天天要聞


1944年,接待美國觀察組之前,耿飈也許沒有受過軍銜,只是因在部隊的任職之高,讓美方代表誤以為是授了將軍銜的八路軍高級指揮員。在耿飈護送美國觀察組期間,緣於美國人行動散漫,很難指揮,耿飈擔心過不了敵占區,有些窩火。《耿飈回憶錄》記載:德穆克上尉小心翼翼地來問我:「將軍閣下……」我正窩着火,便冒出一句:「什麼將軍閣下,別叫了!」從這點可以看出,耿飈本人並不在乎將軍不將軍的稱呼。

不僅是耿飈一人,就是在電影,電視,我們能讀到的史籍里,對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期間對被蔣介石授過軍銜的這一事情,我們均見不到比較詳細的記載。2006年,我在株洲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張國浩的支持與安排下,專程去過茶陵調研。在茶陵縣委宣傳部的安排下,到了修繕完好的「茶陵縣工農兵政府」參觀。解說員告訴我,在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期間,有一位被蔣介石授予少將軍銜的茶陵籍將軍,在1955年開國授銜的還是少將,而一輩子不穿這個少將服,連入殮都不穿軍裝。從這些事情來看,在國共合作期間,八路軍里有五十人左右被授予將軍銜,是有這個事情的。耿飈是否名列其中,還有待考證。

耿飈之女耿焱教授在電話里回答我的,則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耿飈被任命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團副總參謀長。這一時期,耿飈被特授為少將。據《耿飈回憶錄》記載:我軍幹部本無軍銜,因要參加軍調部工作,所以中央軍委特別任命了一批同志為將校。

不過,把耿飈這個將軍之名真正叫開的,與他在國共合作期間授的那個少將軍銜沒有多大的關係,主要是來自於他的赫赫戰功,與在瑞典及各國任「將軍大使」那些神奇的經歷。



覺得文章好,請點贊!

關注我們,關注「紅色IP」,讀更多真實的紅色故事!

【作者:陳其林 來源:《耿飈將軍研究會》 原載《株洲日報》】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