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中國待了? 排隊出國的隊伍「人山人海」,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浮生

編輯|浮生

前言

在網絡上搜索「移民」,每一個問題下面都有人傾囊相授,點贊數量和評論數量更是居高不下;在小紅書上許多人曬出了自己的簽證,下方評論區有人直呼羨慕。

今年上海,許多人在簽證辦理中心翹首以待,寧願排上幾個小時的隊伍,也要為自己拿到一份辦理簽證的名額,其中去往美國的簽證辦理時間直接排到了十月底。

線上線下都是如此的瘋狂,把「簽證」「移民」這些關鍵詞推到了輿論的高峰,很難不給人一種現在人人都想要移民的感覺。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移民真的簡單嗎?

換一個工作賽道,實現原地「高富帥」

如此繁忙的簽證辦理,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中國截止2019年海外移民人數已經到達了1073.23萬人,移民輸出量居世界第三,而僅僅只在2022上半財年,去往美國的中國移民人數就有33334人,成為了美國第三大移民來源國。

關於為什麼「移民」的問題,網上呼聲最高的就是三個方面:一是工作,二是子女教育,三是高福利。

移民對於我國公民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一份好的工作。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在服務行業人員的缺口非常大,就中國和加拿大而比較,一些收入水平中規中矩的人因為移民加拿大秒變「高富帥」

在中國從事一些售後服務或者維修工作,例如維修油煙機等家用電器,僅僅是能滿足自己的溫飽,但是如果你的工作地點一旦到了加拿大,收入形勢整個大反轉。

在加拿大作為個體戶的修理工,每小時的收入至少在200加幣以上,而且更加過分的是維修時間的計算,工作持續的時間不是從修理工到達僱主家裡開始算的,而是從修理工出門坐上車的時候開始計算,如果碰上了有的修理工選擇了磨洋工,又或者是在馬路上碰上了堵車的問題,那麼修理的費用就會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

一位網友分享道,他在加拿大工作,因為廚房水管堵塞曾經叫了一個老外修理工,一個半小時不到的時間含稅一共含稅花費了331加幣。

但更多的移民者說,他們是看上外國不用996這個優點,在一些不厚道的國內企業,員工拿着打了折扣的工資,卻要做着兩三個人的工作量,並且因為宣傳的原因,許多發達國家在中國互聯網上的形象也都是「從不加班,到點走人」的形象。

許多外企員工聲稱:「如果有一天,一個員工在下班時間還在工作,他的老闆就會考慮是否是員工的家庭出了問題。」這些讚揚外企人文關懷的言論在互聯網上並不少見,許多受累的打工人看到了這種情況,於是就有了要移民他國的想法。

但是即使外企如此優秀,也很少會有人腦袋一熱地馬上辦理簽證,就此頭也不回地移民。

因為不是每一個中國人都適合到國外工作的,中國社會是「高語境社會」,在此情況下,許多員工都學會了「讀氣氛」這種這種理解領導背後話語的高情商技能,習慣性的「說話留三分」。

而歐美社會則是「低語境社會」,在美國等低語境文化中,人們語言表達的邏輯性非常清晰,是什麼就說什麼,很少會有背後更多的意味,這也就讓很多中國的打工人在美國社交中屢屢碰壁,或者被評價為完全不擅長溝通。

鍍金「海歸」

在另一部分選擇移民家庭中,他們最在乎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因為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教育資源是相對過剩的,而中國的教育資源則是需要通過競爭來獲取的,無論是家長本身經濟實力的競爭,還是孩子成績的競爭,一些家長就希望通過自己移民的手段,能讓孩子的路好走一些。

中國每年的留學人數達到了80多萬以上,而其中佔大多數的都是自費留學生,這不僅是國內和國外教育資源的問題,還和一部分大學生自身的觀點有關。

現在的大學生人希望自己在年輕力壯的時候能看過更多的世界,能夠接受和欣賞到更多的文化,這種僅僅是滿足於自身審美需要的請簽證選擇留學,並不意味着他們會成為未來移民的人口,許多留學生在結束留學生活後,反而更加原因回歸中國的美食和生活方式,並且選擇在國外學成畢業以後重新回到中國工作。

這一部分有着「海歸」背景的大學生,將會成為國內外企業里備受看重的一部分人,所以不以移民為目的的出國留學鍍金,也被認為是辦理簽證的一大原因。

雖然說國外的留學資源確實很讓人羨慕,但是留學作為一種獲取知識的高端方式,對於大部分中國學生來說,難度是極大的

選擇辦理簽證留學之前,不僅要通過托福、雅思等英語語言水平考試,這些考試本身的費用就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能夠接受的範圍,而且只有達到某一些特定的分數才能成功申請留學的機會。

在某網站上,有很多的國外博主以及留學生現身說法,主動分享他們在國外留學時的花費,在美國紐約及周邊地區,僅僅一個學年的學費就能達到50萬元人民幣以上,如此天文數字也僅僅只是學費而已。

能夠申請到獎學金的留學生只是鳳毛麟角,對於大部分留學生來說,僅學費而言就是一項非常大的負擔,並且還有很大一部分支出是來自於租房子的房費,以美國留學為例,如果你想自己住的話,你一個月大概要花費掉兩萬人民幣為自己租到一套合乎心意的房子。

除此之外還會有食物、醫療和交通等方面的花費,這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能夠為留學生負擔的費用,許多人更是為了享受教育資源而選擇貸款出國留學。

要麼有才,要麼有錢

在社會到簽證的問題,想要成功辦理出國簽證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在美國的移民項目中,五大最受歡迎的移民類型包括各行業的傑出人才以及跨國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和管理層的人員,並且需要有高學位的加持才能受到美國移民管理處人的歡迎,而這些條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難以達到的。

即使有很多人有了移民的心思,也是無法付諸於實踐。

除了上述嚴苛的條件以外,還有一種「花錢」的手段,一些歐洲國家的移民條例聲稱可以選擇通過「買房」的方式來進行移民,但是在外國買一棟房子不比在中國買一棟房子簡單,通過買房手段來移民也是許多富人的選擇,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移民還需要更多的條件,所以中國大多數人是不適合移民的。

儘管現在世界已經日益聯結成了一個「地球村」,但是許多種族混合區域產生的種族問題和信仰問題還是難以得到真正地解決,移民只是少一部分有錢人的自發進行一種選擇。

移民不是簽證的目的,享受生活才是

儘管在上海繁忙的簽證辦理中心辦理業務的人絡繹不絕,但是辦理簽證的人群和移民的人群數量絕對不是對等的。

有數據顯示,在出國辦理簽證的人之中,大部分人辦理的是工作簽證和旅遊簽證,就是為了能在新冠疫情大潮之後來一次境外旅行享受一下自己的生活,或者是作為跨國公司的業務人員被派到別的國家工作。

新冠疫情以後,人民群眾心中壓抑了許久的旅遊心愿得到了一次爆髮式的行動,許多人想通過假期的時間,把過去三年錯過的旅途全都補上,從而出現了一次報復性出國旅遊的熱潮。

我國2023年出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了116%,有很大一部分人辦理簽證僅僅只是想要出國一睹異域風光而已,並且在全球旅遊市場重新回暖以後,許多國外的旅遊甚至花費比國內旅遊還要少,「省錢」和「看風景」兩全其美,出境旅遊一下子成了熱門項目,簽證辦理數量居高不下,也是因為受到了旅遊的影響。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之下,跨國公司的數量也是全面飛漲,許多跨國際打工人因為受到了公司的派遣而辦理了工作簽證,走出國門進行技術交流

在這種情況下,旅遊和工作還是成為中國人辦理簽證出國最大的一個大由頭,很多人辦理護照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移民熱潮」,而是想通過護照這個途徑為自己謀得一份更好的旅遊體驗或者是工作體驗。

即便如此,想要通過簽證移民的也大有人在,最近幾年興起了一種新的移民方式——移民不移居,即享受了國外的永久居住權利,又能留在中國生活和工作,既享受了中國居民的福利,又能享受外發達國家的海外身份所帶來的福利,可謂一口兩吃,這種移民方式與常規認知的移民等於移居有很大的不同。

辦理簽證業務背後爆火的真相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擁有單一的身份並不可靠,而擁有多重護照加持的身份,在面對經濟的動蕩或者是安全問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保障

國際著名的投資家羅傑斯稱「僅擁有一本護照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未來世界的局勢是動蕩的,你應該有計劃B」,並笑稱到他孩子的護照比他自己的還多

很多人辦理簽證並不是像互聯網上所說的那樣想「潤」出中國,而只是想給自己多加一種身份上的護持,並且在很多人眼中,簽證只是許多證件當中很平常的一種,並不值得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它。

而移民這種關乎自己生活發展的選擇,更需要自我判斷和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和能力來享受國外的生活,並且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又能能否適應國外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呢?

結語

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許多國外移民也選擇來中國生活,在中國留學與工作的外國人已經達到了數百萬人,其中50%以上的外國移民選擇來中國留學和就業,就業佔據的比例最大,2018年來中國讀書的外國留學生數量已經比2009年翻了近一倍還多。

所以移民問題是一個國際之間的一個相互往來的一個問題,中國14億人口的基數無需對人口問題緊張,並且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會選擇來中國留學或者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華僑和華人願意回到中國,為中華民族的建設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閱讀此文後煩請您關注+評論,方便剩下後續事件有新的進展能夠讓您迅速關注到

往期精彩推薦:

美航母還沒離開越南,中方先入駐永興島,李尚福16字定調中越關係

王力宏亂戰3人歡愛照曝光!范瑋琪徐若瑄動作嫻熟,這是真敢玩?

漁民在海灘撿到「洗衣板」,竟是馬航370殘片,官方:最有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