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2022年11月02日13:26:24 移民 1001

38年前的今天,1984年11月2日,斯大林的女兒,在逃離蘇聯17年後,從美國返回蘇聯。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一、女兒

斯維特蘭娜,斯大林的唯一女兒,1926年出生後,父親給她起了這個名字。

其來源,是俄羅斯一首浪漫主義詩歌,「光影」之意。

她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十分受寵愛。

「她喜歡把我放膝頭,緊緊擁抱我。」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斯維特蘭娜與父親)

「小麻雀」「小東西」「女主人」「第一號秘書」……都是父親對她的愛稱。

作為外人畏懼的領導人,在家中他甚至允許小「女主人」給自己發命令:

「我的第一秘書斯大林同志,命令你允許我和你一道去看電影或者看戲。女主人謝坦卡(斯維特蘭娜的昵稱)。」

「遵命,馬上就完成任務!」

親子遊戲,暖如常人。

斯維特蘭娜晚年回憶,她的童年是幸福的,「不論從哪方面來說,都可以說是住在天堂。」

6歲時,她人生中的第一個不幸來臨,她年輕的母親自殺身亡了。

童年的天堂,漸漸遠去。

10歲時,她穿了一件不到膝蓋的連衣裙,被父親凶吵了一頓。

格魯吉亞的老年人看來,短裙子、短襪、短袖,都是不可接受的。

女兒年齡的增長,讓她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堅持。在父親看來,女兒越來越有主見了,也沒有兒時那般聽話、可愛了。

這令她與父親越來越遠。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16歲,她在莫斯科大學學習時,與一個40歲的電影導演戀愛。

當父親的警衛發現了她與那個男人的不體面的事後,激怒的父親打了她一巴掌:

「現在戰爭都打成這樣,你卻干出這事……他身邊有那麼多的女人, 你是個糊塗蟲!」

父親不加掩飾的嚴厲,深深傷害了她的感情。從此,她不再留戀這份父愛。

2年後,她與一個同校大學生結婚,不過,令父親仍然不可接受的是,那男生是個猶太人

翌年得子,父親也沒接受他們。甚至,始終沒有讓這個女婿進家門。

1947年,21歲的斯維特蘭娜與丈夫關係破裂。2年後,依父之見,與一個官員的兒子結婚,翌年生女。

1952年,26歲斯維特蘭娜再次離婚,父親給了她一棟別墅,她帶着子女單獨生活。

翌年,父親死後,斯維特蘭娜感覺沒有人再干涉自己的生活了,但好景不長,她生活並不如意,尤其在婚姻家庭方面。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二、出逃

1957年,斯維特蘭娜改隨母親姓氏,又過了幾年,她接受了東正教的洗禮,從此「不心懷上帝就不能生活」。

她開始寫書,《致友人的20封信》里,稱自己「渡過了37年愚蠢的、無意義的雙重生活」。

那一年,他在醫院偶遇了一個到莫斯科治病的印度人,叫辛格,兩人一見鍾情。

這是她的第4個男人

她想與他結婚,但被有關部門阻止,說這個人比她大17歲,還一身病,即便她父親在,也不會允許她與一個外國人結婚。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與第一任丈夫)

父親去世13年了,她還是不能實現自己的自由生活。斯維特蘭娜十分絕望,她開始消極避世,離開了工作單位,蘇聯科學院世界文學史研究所。

與辛格同居一年多後,辛格去世,她再次寡居。

1966年,她向國家申請出國,稱要把辛格的骨灰送到印度去。

政府批准了,給了她兩周的簽證。

一到印度,她就想方設法不再回去。

先是給印度高官寫信,被拒後,又逃到美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移居蘇聯的敵對國,美國。

美國政府不敢輕易答應,以為她是頭腦發熱,先協調她去了瑞士

一個半月後,美方有關負責人親自與她長談,斯維特蘭娜主意已決,決定「永不返回蘇聯」了。

1967年4月21日,她終於如願以償,坐上了飛往美國的飛機。

此時,她的一兒一女仍在國內。

這個消息震驚國際。

蘇聯人指責她對不起死去的父親,更被判了祖國。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一到美國,斯維特蘭娜就是個名人:出書、接受媒體採訪,揭露克里姆林宮的內幕。

美國的目的很明顯,之所以熱心接收她,就是為了利用她,利用這個絕對稀有的內部人士,來批評、揭露、攻擊蘇聯制度。

她的書在美國暢銷,有人估算,光憑出書,她就有好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還不說她被聘為俄國問題專家,要房有房,要車有車。

對斯維特蘭娜來說,真乃理想中的另一個「天堂」。

1969年12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對她不再抱任何希望,決定剝奪她的公民權

在美國,斯維特蘭娜與一個美國建築商認識3周後,閃電結婚。

44歲的她,再次組建家庭。

然而,在美國真正獲得無拘無束的生活後,斯維特蘭娜卻暴露了自己的缺點。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比如,她並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甚至無法經營好自己的婚姻家庭。

在與美國丈夫生下一個女兒的8個月後,她便帶女兒,離開了丈夫,開始獨自生活。

比如,她並不善於理財。

很快,她發現自己的錢並不夠。

出書賺的500萬美元,大部分被出版商、經紀人、律師、丈夫划走了,自己只得了100餘萬,還要替丈夫還債……

1978年,來美國12年後,斯維特蘭娜終於取得了美國國籍。

之後,她改名叫「蘭娜·彼得斯」,與自己的過去徹底割裂。



三、回國

斯維特蘭娜在美國生活十多年後,對美國也越來越失望,「過去,我從來沒意識到兩個超級大國是如此之相似,無論好的,還是壞的方面。」

她不想被媒體和出版商綁架,所以帶着女兒又移居到了英國。

只想在那裡安安靜靜地著書立說,「過個清凈的生活」。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一天,在劍橋,她突然接到在蘇聯的兒子打來的電話,這是她17年來,第一次聽到兒子的聲音。

電話里,兒子勸她「回來吧媽媽,我們需要你」。

感情的波瀾瞬時潰堤,感性再一次戰勝理性,她決意立馬回去。

1984年11月2日,斯維特蘭娜帶着13歲的小女兒,回到了闊別17年的蘇聯。

雖然她在美國大肆「揭秘」攻擊蘇聯,但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仍然立即為她恢復了國籍。

此時的她,經歷了無數新聞媒體的追逐,十分厭倦在公共場合露面,只想平靜生活。

但這一次,她必須面對媒體。

她決定這是她最後一次接受採訪,所以說了許多真心話,然後告訴記者,以後請不要打擾我了。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談及回國原因,她說,主要是十分想念留在國內的兒女。

她說,為了自己在美國的所謂的自由生活,自己做出了最大的犧牲,「失去了一雙兒女」。

17年來,他們不能通信、不能打電話,自己連10歲孫子的照片都沒有見過。

如果不回國,可能與他們「永世不得相見」。



■談到美國自由世界,她說令人感到失望。

起初,她把西方自由世界想得太美好,過於理想化,沉醉在興奮和自己的滿足之中。

但後來,她就明白現實是怎麼一回事了。「在許多方面都太令人失望了。」

她說,自己被局限在少數幾個蘇聯問題專家和俄國歷史學家的圈子裡,後來便不再受人歡迎,「處在一種虛情假意之中」。

美國國務院在說謊方面,絕不比克里姆林宮遜色。」

而蘇聯也有好的方面,比如,「千百萬人在享受着免費的教育,人人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大家都享受着公費醫療,你不能否認這對於人民來說是改善。」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談及自己當年的「叛逃」,她用自己17年的海外經歷,給世人發出了一句振聾發聵的提醒:

「沒有一個變節者是完全自由的。」

「我今天要對所有潛伏的變節者說,不要忘記在河的另一岸是相同的人類,他們也包括了一些不完美的、沉悶的、無能的、背叛的、痴呆的人,一如你們所離棄的那些人。

「我十七年前所不懂的,就是兩個超級大國在好的和壞的方面竟是這樣相像。」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斯維特蘭娜的回歸,完全是情感需要,而絲毫與政治無關。

但是,不幸的是,她再一次夙願未成。

此時,經歷諸多政治風波的女兒,對她當年的離去,始終不可原諒。

即便她現在成了寡婦,帶着孩子艱難生活,也拒絕同回國的母親見面。

倔強的女兒,同母親一樣不輕易原諒雙親。

她寧願自己寫信給母親,也拒絕與她相見。

這對一個年近花甲、渴望彌補母愛的母親來說,是多麼大的打擊。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再說兒子。

斯維特蘭娜的兒子,由於酗酒,精神、身體都不好,年紀輕輕就未老先衰。

最頭疼的,是自己帶回來的13歲的小女兒。

她從小受西方教育,不會說俄語,不懂蘇聯歷史,信仰的是基督教,堅決不願意把脖子里的耶穌像摘下來。

而這,讓她無法在莫斯科接受教育。

生活上,自己與前夫所生的兩個孩子,和小女兒也互不融入。

斯維特蘭娜心力交瘁。

原來,家庭這場大戲,比政治更難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堅持了1年後,斯維特蘭娜給戈爾巴喬夫寫信,失望地說,自己沒有實現當初回國的目的,「一家人無法團圓,沒有理由再待下去。」

1988年4月,蘇聯再次發出政令,同意斯維特蘭娜放棄蘇聯國籍。

她再次回到美國,隱居在威斯康辛州南部城市。

由於不善理財,晚年的她,生活相當窘迫。

2011年11月22日,85歲的她因大腸癌在威斯康辛州去世。

想移民美國?聽聽斯大林女兒的忠告 - 天天要聞



總結:

1️⃣ 「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那是尋常倫理,政治人物的家庭,往往不尋常;

2️⃣ 父親的話,在許多時候都是對的,雖然他有時候不近情理,但對孩子,絕對目光如炬;

3️⃣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自由,理想永遠與現實有錯位,想靠潤學拯救自己的,請記住斯維特蘭娜17年悟出的真理:

「河的另一岸是相同的人類。」

(完)


參考資料:

●環球網,《斯維特蘭娜的悲慘結局:父親斯大林毀了我的一生》,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9CaKrnJGDgr

●《克里姆林宮的兒女們》,(俄)B.C.克拉斯科娃著、徐昌漢譯,北方文藝出版社 , 1998.01

●《斯大林女兒的曲折人生》,王正泉,《百年潮》 2008-04-04

移民分類資訊推薦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 天天要聞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前言:近期,有一位華裔移民男性揮筆撰寫了一篇題為《我妻之死》的文章,此文竟在海外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極為詳細地記錄下了他妻子(張女士)因罹患癌症,在加拿大醫院被執行安樂死的整個過程。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 天天要聞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子女海外移民的現實。這一決定不僅影響子女的未來,也深深觸及到父母的養老生活。近期,一項頗具爭議的建議浮出水面——若子女選擇移民海外,父母也應考慮一併逐出國家。這一提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涉及到理性分析、遠期規劃以及長遠規劃等多個層面。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 天天要聞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婚姻是兩個人共度人生的美好約定,為了讓這份約定在異國他鄉得以延續,許多公民選擇為境內配偶申請婚姻移民。然而,婚姻移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了複雜的申請流程。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婚姻移民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幫助。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 天天要聞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製圖片來源:EvZ記者托馬·埃內斯庫非法移民現象給歐洲自由流動區申根帶來了巨大壓力。一些國家已經重新實行邊境管制。塞浦路斯是面臨大量敘利亞和黎巴嫩移民逃離東部戰爭的歐洲國家之一。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 天天要聞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變天!阿省僱主擔保項目對僱主要求大幅提高、配偶工簽新政3月19日正式實施,BC省提名碩博項目被取消!移民加拿大從申請人條件、名額、語言要求等各方面提高申請門檻,導致目前想要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能夠選擇的項目受到限制。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 天天要聞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科普華人移民的博主。在英國實行了兩個多世紀的一項稅收制度,最近被修改了,這關係到了所有英國移民的切身利益。根據英國的原來的稅法:「原居地非英國的居民,海外收入只要不匯進英國就不用繳稅」。通俗來講,就是沒有「全球徵稅」。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 天天要聞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界面新聞記者 | 蔡星卓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你不能從這裡走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你不呼救,你會有死亡的危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告示牌這樣警告。在美墨邊境埃爾帕索地區的偏遠區域,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安裝了幾十個像電塔一樣的「救援信標」,移民可以按下紅色按鈕尋求幫助。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 天天要聞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談到西班牙,這個國家多年來一直為所有類型的來自歐盟/歐洲經濟區(EEA)以及瑞士以外的人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針對國際投資者的黃金簽證計劃,而中國投資者已經證明非常喜歡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