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名移民英國的香港父親在網上分享的心酸遭遇:自己女兒在學校帶中式午餐,卻被同學排斥孤立。
這個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作為香港移民,為了下一代融入英國社會,應該放棄中華飲食傳統嗎?
一、香港夫妻移民英國,興奮為女兒做中式午餐,帶去學校交朋友
在英國的香港移民社區論壇上,一名移居到英國不久的父親分享了一個讓他心酸的故事。
離開香港來到英國之後,夫妻兩人就開始為孩子入學絞盡腦汁,想盡了一切辦法。
經過種種努力,他和妻子終於成功讓女兒入讀英國一所知名小學,心裏踏實了許多。
為了讓女兒在學校能夠吃好,這對香港夫婦專門在家裡精心準備了中式午餐,讓女兒帶去學校。
又有港式叉燒,還有廣東炒麵,又有肉又有菜,還有米飯,葷素搭配均勻,可以說花樣繁多。
父親還特意囑咐女兒:「午餐的分量多準備了一些,到學校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這些午餐,與同學搞好關係。」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每次晚上女兒回來之後,問及午餐吃得怎麼樣,女兒總是不說話,默默地回到房間關上房門。
一時間,夫妻兩人不知道是飯菜不合胃口,還是在學校出了什麼事情。
二、女兒哭訴:英國同學認為中式飯菜很奇怪,還孤立她
終於有一天,父親忍不住了,敲門前去詢問:「是午餐口味有問題嗎?」
結果女兒傷心大哭起來:「同學們都不跟我做朋友,嫌我吃的東西很奇怪。」
原來,當女兒在學校吃炒麵和叉燒這些中式飯菜的時候,旁邊的英國同學都吃的油炸食品和薯條、番茄醬。
根本沒有人願意跟她一起分享這些中式飯菜,更認為她吃的這些午餐非常奇怪。
久而久之,因為午餐差異的問題,女兒被英國同學孤立起來,不跟她一起玩。
「他們都認為吃奇怪飯菜的人,本身也很奇怪,所以從來不跟我一起玩。」
跟我們這裡不同,在英國的學校裏面,午餐特別簡單,簡單得讓人難以相信。
三、香港夫妻心痛:我們想讓下一代跟英國人交朋友,為何卻這樣難
這名香港父親在論壇上說道:「當我聽到女兒說這些話時,心痛得當時就想哭出來。」
「我不知道怎麼樣幫助她,沒想到融合一個全新的社會會如此之難,我只有跟她一起祈禱。」
妻子隨後在社交賬號上也哭訴:「我們夫妻只想讓下一代與英國人交朋友,真正融入當地社會,成為其中的一員,沒想到卻這麼難。」
「我們應該怎麼辦?徹底讓她去適應英國的飲食口味嗎?」
四、網友爭論:孩子該堅持中華飲食傳統還是向英國口味妥協
這個香港移民的分享故事,在網上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大家議論的重點是:「作為香港移民,當孩子被孤立而難以融入時,是應該堅持中華飲食傳統,還是向英國本地口味妥協。」
一些網友認為:還是應該堅持自己的中華飲食口味,那不僅是一種飲食選擇,更代表一種文化認同。
「對於孩子來說,這些中式午餐代表文化的根,不應該輕易丟掉。」
「可以改進,與英國本地的口味結合起來,但沒必要完全放棄中式餐飲。」
「全世界華人移民這麼多,但大部分都還是保留了自己的中華餐飲文化,這一點還是應該堅持下去。」
「先要想好,英國菜是世界上最難吃的飯菜,你怎麼讓孩子融入適應?」
另一些網友則認為:對於移民來說,最重要的是融入本地社會,應該學會妥協。
「這名父親應該多做英國當地流行的一些兒童午餐,比如印度春卷、墨西哥玉米餅之類的,幫助孩子快速融入英國文化。」
「你既然選擇了移民,就代表要認同另一個國家的文化,自然要在飲食上面做出放棄和妥協。」
「建議還是以英國口味為主,否則孩子很難在英國真正紮下根,那就失去移民的意義了。」
「英國的學校午餐實在是太簡單了,有時候就是三明治和蘋果,就看你的孩子能否忍受下來。」
對於這名香港父親分享的下一代移民遭遇,你的看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