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國通簽證
作為老牌移民大國,澳大利亞在重修移民法後,為了讓投資者更明確自己是否符合申請條件,將投資移民方案分為高、中、低多種模式。其中188C重大投資者移民,也叫「黃金門票」。它不同於額度較小A、B類,對申請人沒有年齡、學歷和英文上的硬性要求。甚至即使作為投資類移民的一種,也不需要申請人證明自己的經商背景經驗,說白了就是高凈值人群用500萬澳幣砸出一個身份。過去它曾為7000中國富人移民澳洲,然而往後可能再也見不到這張「門票」了。
新上台的工黨計劃廢除這項簽證,咦?奇怪,這怎麼突然還不喜歡白給的錢了呢?聯邦內政部長Clare O'Neil在接受Sky News採訪時給出的理由很婉轉:「外國人花錢就可以移民澳洲,大多數澳人都會對此感到不滿。」這是個高情商的回答,實際上本質原因一共有4個尷尬的地方:
1、未給澳大利亞帶來實質性的經濟活動。坦白講188C的過程就是一群富人,將一大筆財富塞進了澳洲的銀行(實際操作為購買一些保險,跟購買小國護照一樣),既不創造就業,也不帶動生產,更沒推動科技創新,甚至還會帶來一些政治上不穩定的因素。
2、大部分人為退休老年人。輕輕揮手灑出500萬澳幣的大部分都是五六十歲的高齡人群,他們在沒有創造可持續性財富的同時卻蹭着澳洲的醫療資源。
3、納稅太少。不是不繳,只是太少,少到政府入不敷出。
4、容易產生欺詐。這裡特指資金來源作假,常見的就是洗黑錢。
錢就是印出來的,多了就不好使了,資本主義國家早就實現了原始積累,如今正順着民聲悄然改變掠奪的對象,既穩定了政權,又謀求了發展,簡直一舉多得,看看190和491的名額有多瘋狂,O'Neil的回答簡直精闢。
這次疫情重創了那些倚靠國際勞工、外來移民保障生產力的移民大國,要知道老齡化仍在持續,在這個特殊時期,那些仍願意喬遷,且擁有一技之長的青壯年人群成了被爭奪的對象,哪怕你二十四五,只會開大卡車,手裡有個五六十萬人民幣,澳洲、加拿大的卡車司機真實工作的移民項目隨便挑,幹個一兩年拿身份;而如果年齡偏大三十有幾,卻有豐富的護理經驗,十幾二十萬也能拿到一個身份,因為這屬於緊缺類職位......
富人與普通人一樣,拿身份都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創造可持續的價值,只是這些努力,普通人可能想像不到,如果你了解最新的188A投資移民,那麼應該能深刻體會到這句話。時代在變,變得非常之快。因此既然最終目的是拿到綠卡,達不到技術移民的條件,就考慮僱主擔保吧。通常我們手中現有的擔保職位要便宜一些,如果是要找特定行業的僱主,那費用可不低,到底有沒有必要這樣做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最後說下赴澳打工,實際情況也挺尷尬。
新南威爾士州某家禽廠招小時工
無論你身在國內,還是國外,這兩年肯定聽過澳洲或者加拿大對上「用工荒」等詞彙。在那邊低薪工作仍然沒人願意做,其中一部分原因來自於通脹,更多的是這些人靠做這些活賺的錢,還不如染上新冠讓政府養着來得多,但這些低薪崗位在兌過匯率後,相較於國內還是比較高的,因此非常吸引想去澳洲打工的人群。畢竟你賺完錢是會回來的,不像他們本地人要留在那,不用考慮那麼長遠,只專註於眼下的利益就好。況且現在去打工,根據現行政策,持有學簽能合法打工2-3年,加上澳洲的生產線不會因為疫情停擺,搞大範圍閉環管理,花掉的中介費,基本小半年就賺回來了。
眼下一部分想去卻去不了的60後、70後全卡在了年齡和「服務費」這塊敲門磚上,這些人來我們公司諮詢的真不少,太多了,可現實就是想去的沒條件去,有條件去的卻不願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