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2022年07月01日01:58:22 移民 1412

「我寧願在英國做乞丐,都不願意回香港當皇帝。」

說這話的是阿文。

他原為香港人,與太太菲奧娜及兩個子女移民至英國。

新加坡一家傳媒公司製作的紀錄片《One Way》(單程)就是說了他們一家的事情。

英國政府用 BNO護照來誘惑香港人把錢帶去。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BNO,指的是英國的海外國民。

香港人於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之前出生的,將自動轉為英國海外國民,並依此辦理 BNO護照。

這是一種「二等公民」。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父親阿文,香港的大巴司機,母親菲奧娜是老師,合計月收入大概是六萬港幣左右,最高時可掙到七萬。

香港的平均年收入為18700港元,相當於香港的中等收入階層

在香港的時候,夫婦倆都很嚮往英國。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阿文開玩笑說,到時候他們就能「躺在大房子里,床的兩邊都能下床了。」

而妻子菲奧娜則夢想着可以「躺在床上看電視」

懷着對英國的無限憧憬,他們和兩個孩子,將香港的財產變賣。

在沒有通過 BNO簽證的前提下,用「Leave Outside The Rules」(LOTR),申請了通關。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那他們到英國以後怎麼樣了呢?

倫敦的房價很高,租金也很貴,所以他們一到英國,就搬到了英格蘭西北部柴郡克魯小鎮。

那裡的居民大概有八萬,差不多相當於香港的一個屋邨,他們暫時住在這裡,總算安頓下來了。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到英國之後,花銷很大,在英國幾個月,就花掉了五萬英磅,也就是51萬港元。

菲奧納指責阿文要買8 K的電視,要花一千多鎊買床,怕以阿文的花銷速度,不久就會花光家裡的存款。

她還說,幸虧她在本地糕點工廠工作,得到老闆的賞識,轉行做了一名兼職的招聘人員。

而她本來是香港的碩士生,如今卻只能在一家生產餅乾的工廠里,勉強維持生計。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根據妻子的說法,在這裡做點心的工人中,有許多是從香港來的新移民。

其中大部分都是高級文憑,甚至還有碩士,牙醫,前國會議員等。

好在她的英文很好,得到了上級的認可,她去當了一名兼職的招聘人員。

很多香港人都被騙了,所以她的工作表現得很出色。被提拔為本地少數有資格在公司任職的正式僱員。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她帶着一家人去了一家飯店,被問及升職是怎麼回事,她高興的臉上露出一絲憂傷:「香港太多人都來了...」

之後,菲奧納一家發現,由於使用了 LOTR, BNO的申請將會被自動取消。

而在英已經三個多月的時間裏,他們沒有足夠的存款來申請 BNO。

所以他們必須精打細算,節省開支,以獲得 BNO的資格。

由於生活上的問題,菲奧納與阿文在接受採訪時公開表示,他們可能會離婚。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很多移民過去的人,沒有合適的工作,就只能幹最低級的工作。

哪怕是最低級的工作,也會被當地居民欺負。

甚至孩子在改變了學校的環境之後,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

剛要呵斥,誰知孩子卻是直接懟了回去:「你那麼高的文憑都不能找到工作,我就算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許多香港人移居英國後說,英國的生活條件比香港要差得多,兒童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而此次疫情又使他們的生存狀況不斷惡化。

有的人埋怨自己被當地居民歧視,卻又敢怒不敢言。

有的人因為找不到工作而在大街上流浪,很多人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就會想念香港的防疫措施。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而那些獨自流浪到英國的年輕人,他們更感到遺憾,他們沒有了兄弟姐妹,失去了朋友,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

現在很後悔,為什麼要頭腦發熱地跑過來。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名「黃絲」自稱香港中環 OL,移居英國後,只好在工廠打工打零工;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去年12月,一家英國媒體採訪了英國的香港人,在電視上裝可憐地說:「英國政府背叛了我們。」

"我的希望已經破滅了。我每天都會問:「我今天要上哪兒睡覺?」

「明天將要到哪兒去?」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近日,一位香港名人在網絡上發了一篇文章,說他遇到了一位重回香港的「迴流人」。

對方表示移居英國了,現在準備回到香港。

這是一個很美好的想法,但現實卻是殘酷的。

有些人仗着 BNO移民項目,以為自己是英國的公民,就能享受到「英爹」的待遇。

但事實卻是如此的殘酷,很多人甚至連找一份工作都做不到。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在被現實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之後,他們就開始了「迴流潮」,回到了香港。

也有人到了英國,卻發現那裡的經濟並不好,要不是有親人,他們早就餓死了。

現在他們天天做夢,都會回到香港看到自己的家,說「好後悔」。

此外,香港報道稱,雖然英國本地居民帶着親朋好友去逛街,但很多英國的港人並沒有享受到假日的樂趣。

移民之前,他們對新生活充滿嚮往,但是到英後,生活品質卻沒有香港高,反而下降。

就業困難、種族歧視、生活不便等現實的打擊,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們的夢想擊碎。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有些香港人甚至傾家蕩產,不得不在大街上過夜。

香港人「信以為真」 BNO政策,匆匆離開香港,決心要以「二等公民」的身份到英國。

但他們卻發現,自己很難有所成就。

由於疫情和經濟低迷,英國本土的失業率居高不下,當地人連工作都沒有,香港人怎麼可能在本地人面前勝過他們?

難怪一些網友說,去英國的人「找了一份工作,只有一份最低的薪水,除了生活日用根本就存不住,過上一兩年還得灰溜溜的回來。」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自去年下半年起,不少在英的港人就帶着子女返回香港。

香港的一些小學和中學,也收到了一些學生的報名。

但是,更多的人卻已經在英國流落街頭。

香港教師移居英國,在餅乾廠當流水線工人,同事中有醫生和議員 - 天天要聞

實質上,那些離開的人並沒有喪失香港的身份。

所以,他們回來,也是名正言順的。

但是,正如紀錄片的名稱一樣,生活是一個單向的過程。

一旦下定了決心,就再也沒有退路。

但願那些為了「夢想」而不惜一切代價的人,能夠經受得起這個夢的破碎。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以上關於事件的描述結合網絡及官方通報,若有不實並非本意,凡疑問也是綜合網友及個人看法,請理智閱讀,我們等待正義的結果)

移民分類資訊推薦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 天天要聞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前言:近期,有一位華裔移民男性揮筆撰寫了一篇題為《我妻之死》的文章,此文竟在海外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極為詳細地記錄下了他妻子(張女士)因罹患癌症,在加拿大醫院被執行安樂死的整個過程。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 天天要聞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子女海外移民的現實。這一決定不僅影響子女的未來,也深深觸及到父母的養老生活。近期,一項頗具爭議的建議浮出水面——若子女選擇移民海外,父母也應考慮一併逐出國家。這一提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涉及到理性分析、遠期規劃以及長遠規劃等多個層面。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 天天要聞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婚姻是兩個人共度人生的美好約定,為了讓這份約定在異國他鄉得以延續,許多公民選擇為境內配偶申請婚姻移民。然而,婚姻移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了複雜的申請流程。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婚姻移民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幫助。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 天天要聞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製圖片來源:EvZ記者托馬·埃內斯庫非法移民現象給歐洲自由流動區申根帶來了巨大壓力。一些國家已經重新實行邊境管制。塞浦路斯是面臨大量敘利亞和黎巴嫩移民逃離東部戰爭的歐洲國家之一。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 天天要聞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變天!阿省僱主擔保項目對僱主要求大幅提高、配偶工簽新政3月19日正式實施,BC省提名碩博項目被取消!移民加拿大從申請人條件、名額、語言要求等各方面提高申請門檻,導致目前想要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能夠選擇的項目受到限制。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 天天要聞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科普華人移民的博主。在英國實行了兩個多世紀的一項稅收制度,最近被修改了,這關係到了所有英國移民的切身利益。根據英國的原來的稅法:「原居地非英國的居民,海外收入只要不匯進英國就不用繳稅」。通俗來講,就是沒有「全球徵稅」。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 天天要聞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界面新聞記者 | 蔡星卓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你不能從這裡走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你不呼救,你會有死亡的危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告示牌這樣警告。在美墨邊境埃爾帕索地區的偏遠區域,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安裝了幾十個像電塔一樣的「救援信標」,移民可以按下紅色按鈕尋求幫助。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 天天要聞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談到西班牙,這個國家多年來一直為所有類型的來自歐盟/歐洲經濟區(EEA)以及瑞士以外的人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針對國際投資者的黃金簽證計劃,而中國投資者已經證明非常喜歡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