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單打步法總則和三分則,在保持重心前提下,使重心位移最少

羽毛球單打步法總則和三分則,在保持重心前提下,使重心位移最少!

我首先將簡化的結論放在前面,對於這些結論的解釋在後面展開,此處的總則和三原則可以看做是內功心法的總決。

總則:

單打基本步法的目的,是在保持重心穩定的前提下,使重心位移最少。

分則:

1.跨步原則:步數最小化,步幅最大化;

2.啟動原則:要啟動,先微降重心蹬轉;

3.站位原則:優先防禦直線殺球和斜線吊球;

羽毛球單打步法——總則:

下面我們將以林丹的步法作為例子來給大家講解總則和三分則,上面提到,單打基本步法的目的,是在保持重心穩定的前提下,使重心位移最少,此原則一言以蔽之,就是能夠伸出手夠到的球,就不要把整個身子挪過去彎曲着手臂夠。

雖然看起來很好像很簡單,但是大家真正打起球來,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下面舉一個林丹的例子:正手位後場球步法。

從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對手周天成壓了林丹一個正手區後場平高球,林丹在回球的時候,並沒有將整個身體都挪過去,首先林丹的側身非常到位,他把身體側過來,左腳(他的持拍側腳)踩在了底線附近,右腳離場地中心很近,兩腳連成一個直線正好指向中心。

這樣他的重心(身體幾何中心附近)等於才移動了半個場地,側過來的身體很容易就在長度上覆蓋了從場地中心到底線附近的距離,擊球之後他可以最快把重心調整回中心位置,其次,林丹的手腕力量非常強,因為這樣的側身擊球,基本上除了手腕和小臂的力量,身體其他部位的力量是基本不能藉助的,正是依靠了手腕的爆發力,所以才能夠在最大限度側身的條件下回球,所以手法和步法也是相互輔助的。

林丹之所以這樣邁出兩大步側身擊球,就是為了讓自己在重心從場地中心往後場邊線附近位移最小的情況下,還能夠保證回球質量,回球之後,他可以馬上把重心收回到中央附近保持初始狀態準備下一拍,這樣就保證了不產生破綻讓對手有機可乘。

下面再看一個例子:

正手網前低點放網

我們可以看到,林丹的身體同樣是類似一個側身,他左腳邁出一大步,右腳在後面並不跟進,而是保持在了場地中心附近的位置,他左手最大限度伸出去夠這個低點球,在處於被動的情況下並沒有着急搶高點,而是回放網之後回中作為過渡球。

在分析以上兩個例子之後,我們可以發現一點,即想要保證總則的要求少移動重心,必須要側身擊球,側身非常重要,因為人的身體四肢展開以後,是前後短左右長的,想要最大限度利用身體的長度來少跑動,就必須要側身擊球。

羽毛球單打步法——跨步原則:

跨步原則,即步數最小化,步幅最大化,此原則通俗來說,就是完成一個擊球,所用的步數越少越好,總步幅越大越好,注意我沒有說每一步都越大越好,而是總步幅越大越好,既然是嚴肅認真地談羽毛球,所以我在這裡按照國家隊的要求給大家擺出高要求,希望大家能夠按照最優化的模式來練習。

羽毛球的步法中,從中心到四角任意一點,都需要有一個「啟動蹬轉+跨步」的過程,其中啟動蹬轉是必不可少的,這一點將在啟動原則中介紹,跨步原則只針對跨步這一環節,拋開啟動蹬轉只談跨步,單打的最優模式是:

向網前左右兩點跨步簡化為兩步到一步,向後場兩點跨步簡化為兩步。

這裡給大家上一張自製的步法圖:(以右手為持拍手為準)

從圖上可以看到,前面兩點和後面兩點的跨步都是兩步,但是前面兩點的第一步相對第二部較小,後面兩點的第一步和第二部長度相差相對不大,而左右兩腰都是一步邁出到位,我們還可以看到,除了反手區頭頂擊球為先出右腳(持拍側),後出左腳(非持拍側)之外,其餘路線都是先出左腳(非持拍側),後出右腳(持拍側)。

另外,如果網前兩點能夠一步搞定,就不要兩步搞定,特別注意:這裡特別注意一下右側後場擊球(持拍側正手位),這個位置也常常是三步搞定的,一般來說如果三步走位,第一小步和蹬轉動作有時很接近,有時蹬轉之後先邁一小步右腳,然後左腳並步或交叉,然後右腳一大步手上擊球,一樣很順暢。

羽毛球單打步法——啟動原則:

經常有球友在打球的時候,覺得自己的步法也沒錯,自己也在很努力地邁教練教的「交叉步」或者「並步」,步子練得也越來越大了,但是速度上總是差一點,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是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很大的原因是沒有蹬轉降重心的動作。

兩腿沒有撐開蹬地這樣一個動作,怎麼能夠快速跟進跨出步法的後兩步呢?往往是步子到了球已經非常低了,由於蹬轉是一個相對不太明顯的動作,所以有的粗心的教練不會講到,有的學員也不太注意,其實蹬轉動作在步法啟動中至關重要,沒有蹬轉根本談不上跨步。

雖然從邏輯順序上講,有蹬轉啟動,才有後面的跨步,但是由於蹬轉動作的隱蔽性,容易被忽視,而跨步相對來說動作明顯,所以講完跨步再講蹬轉,蹬轉狀態是什麼樣的呢,下面上六張林丹蹬轉的圖,對應步法的六條線路:

【正手往前蹬轉】

【反手往前蹬轉】

【正手後場蹬轉】

【反手頭頂區蹬轉】

【左邊線區蹬轉】

【右邊線區蹬轉】

以上就是六條步法線路的蹬轉,由於蹬轉是一個很細微的動作,所以只靠靜態的截圖是不能夠體現得特別到位的,但是從以上六張圖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個蹬轉的共性。

第一點:蹬轉時兩條腿會分開在地上撐一下,身體向哪個方向去,反向的腿就用更大力量蹬地,來啟動重心位移。

第二點:由於蹬轉的目的是選擇某一條步法線路位移,所以兩條腿的兩點會在那條路線的直線上。

最後提醒:雖然這個動作是一個隱蔽的細節動作,但是這個蹬地的動作在步法中至關重要,而且經常容易被業餘球友忽視,一定要多加註意。

羽毛球單打步法——站位原則:

講完了啟動和跨步原則,接下來講一下單打的站位原則,在羽毛球運動中,由於線路不斷變化,所以我方要根據對方的移動也調整步法,而我方的步法是要根據預判對方的回球可能性來做調整的,一般來說單打中拉吊會打「四方球」,即把球打到對方場區的四角。

所以一般會分為左半場和右半場的球,這時候對手可能會回直線球,也可能邊線打斜線球,這時候我方的站位一定要優先防直線殺球,同時意識上做好接斜線吊球的準備,優先防直線球的原因是,直線路線比斜線更短,所以直線進攻一般對我方的威脅大於斜線,而吊球的落點是網前兩點,所以要接斜線落點需要更大的跨步。

單打站位原則一言以蔽之:

略微在中心偏向對方直線來球一側站位

如圖:

【預判左半場回球,站位中間偏左】

【預判右半場回球,站位中間偏右】

這就是單打的基本站位原則,相對於雙打中需要不斷切換的站位原則,單打的原則相對簡單,優先防禦直線球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羽毛球單打步法中的主要原則,這些原則是我自己根據個人的實踐和理論,以及反覆觀察一流球手的技術模式總結出來的,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也比較易於實踐上手,希望大家看到之後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