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正星
【摘要】 本論文介紹了少林內勁一指禪不同傳人傳授的動功的差異,對於按晤導引進行了理論聯繫實際的思辨,明確了正宗原味功法的深厚價值,同時也對站樁和動功結合的醫理,氣血狀態分析進行了分析說明。
1 少林內勁一指禪功法動功不同流傳版本中思辨按跨導引含義
1.1不同版本的動功介紹
少林內勁一指禪闕阿水大師,有 30 多個入室弟子,其中王瑞亭老師在傳播少林內勁一指禪方面貢獻很大,王瑞亭老師本來是學心意六合拳的,他傳授內勁一指禪功法時,進行一定程度的融合改編
其傳授的動功名稱如下∶
1、搖膀子(搖丹田);2、摩肩(摩丹田);3、貓洗臉(轉丹田);4、恨天無痕(壓丹田);5、野馬奔槽(提丹田);6、扁擔(拉丹田);7、搓草繩(搓丹田);8、烏牛擺頭(曲丹田)9、磨豆腐(磨丹田)
筆者曾經在 90 年代習練過王瑞亭老師流派的動功,以及馬步站樁,受益較大。對於王瑞亭老師的動功比較了解。
同時近年來,有緣接觸到闕巧根老師,跟隨其習練了毫無改編過的正宗真傳動功
分列名稱如下∶
1)單搖臂;2)回頭望月;3)左右提耳;4)燕子抄水;5)左右推掌;6)護腰探海;7)調息;8)三環聚氣。
經過筆者的對比體驗,王瑞亭老師改編過的動功,與闕巧根老師正宗原味的內勁一指禪動功只有一個動功相同,搖膀子((王瑞亭老師)與單搖臂(闕巧根老師),但是要點也有很大差異;而其他絕大部分動作是完全不同的。
1.2 思辨按皤導引含義
除了動作不同,兩種動功功法表達出來的對中醫六法之二法按蹻導引,理解和運用方面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王瑞亭老師的動功,以活動筋骨關節以及身體圍繞丹田運動的目的來實施,且不說,丹田是道教術語,與少林內勁一指禪佛教背景不同。更主要的在於,按照黃帝內經以及之後醫學家所言,王瑞亭老師傳授的動功動作只有導引之功,而無按蹻之用,而以闕巧根老師教授的正宗動功,既有按蹻,又有導引功法。
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寫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對曰:地勢使然也1、故東方之域---其治宜砭石。2、西方者,---其治以毒藥。3、北方者---其治宜灸焫。4、南方者,---其治宜微針。5、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蹻按者,亦從中央出也
(唐代醫學家王冰曾註:「導引,謂搖筋骨,動支節。按,謂抑按皮肉。蹻,謂捷舉手足。」)
故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
如上將中醫六法透徹闡釋,特別是王冰對於按蹻,導引的注釋,對於我們理解少林內勁一指禪相關流傳於世功法的差異,很有參考價值。王瑞亭老師的動功全程無按蹻,特別是其中抑按皮肉的動作。而闕巧根老師的動功則不同,有2個動作刻意強調按揉,並且強調手掌心對皮膚的直接接觸熱度刺激以及氣場刺激調理。
仔細觀察目前最流行的八段錦功法,也存在一個按晤動作,但還是達不到內勁一指禪正宗原味功法的按晤深度。
1.3 現代醫學看按晤之醫理
膚,可以說是人體一個最大的器官,皮膚上面有各種感受器,冷覺、熱覺、觸覺、壓覺和痛覺感受器等,這些感覺通過各自擁有的感覺感受器官捕捉,經由神經傳遞至大腦。
壓覺由反映輕微壓力的感覺器官和反映強壓力的感覺器官共同感知,其中輕微壓力的感覺器官也有感知對象物體表面凹凸的作用。接觸到熱的物體時感覺到的溫覺,是通過感受器官感知吸收了熱量的皮膚溫度的上升而產生的,相對的冷覺則是感知皮膚被對象物體奪去了熱量後溫度的下降。溫覺位於負責分配體溫的血管網附近相對比較深的地方。痛覺是用針刺皮膚時感受到的感覺,感覺器官具有一旦感知到痛覺,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也會推開對象物體的防禦反應。
類似艾灸,這種熱能的增加,使得人體的內環境發生了變化,體表溫度在43,以及52度,TRPV1(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亞家族V成員1), TRPV2(瞬時受體電位陽離子通道亞家族V成員2)等感受器就會被激活,給人體機能帶來有益變化。這種方式激發了人體的免疫系統。把手掌搓熱給人體加熱,也會不同程度的起到艾灸類似給予熱覺等感受器激活的效果。抑按身體帶來的壓力也是,適度的抑按可以讓壓覺感受器激活,給身體身心帶來有益變化。
2 站樁功法和動功按跨導引結合的醫理思考
少林內勁一指禪除了動功,主要是通過不同的身位進行樁位訓練,這一方面,在流傳出來的內勁一指禪各個老師當中,都是一致的,沒有區別。
站樁對於人體的健康幫助,好處很多,上世紀氣功高潮期間,各界科研、醫學人士,做了大量的試驗,僅以同闕巧根老師有着長期合作的上海交通大學錢存澤、沈漢昌教授所著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所出的書籍《氣功原理與運用》的相關站樁的科研成果列述相關益處。
筆者在比較跟隨王瑞亭老師相關弟子所得站樁功法,以及觀察其他門派功法站樁功法,明顯感受到了闕巧根老師親傳站樁功法的不同,就是無氧運動相對明顯增加,而不僅絕大部分是有氧運動。
總之,站樁對於人體氣血的增加幫助,是明顯的,比如本人在初期站樁練功時,過幾個月後與親友再逢握手時,親友感嘆手厚了好多!這個應該是末端微循環顯著增加的表現。
我們在 2021年4 月的內勁一指禪培訓班時,對不同學員的手掌進行了紅外線熱成像掃描。
如上熱成像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人士的基礎體質的不同。下圖部分人士虛寒狀況極為明顯。上圖部分人士的熱症明顯。我們會後續不斷運用相關適用科學工具,不斷積累素材,獲取更多有益資料。
我們未來可以做出一個比較,經過一段時間的站樁導引,相關練功者手部末端熱成像的變化。
從功理角度看,站樁運動,通過有氧和無氧運動,增加了心肺功能,氣血增加,現代醫學更加驗證,無氧運動可以顯著增加骨密度,防止和改善骨質疏鬆。而動功按蹻導引,又類似自我拉筋按摩,可以疏通經絡,心血通達,通則不痛,整體身心狀態得到改善提升。兩者相得益彰,在中醫治未病,甚至臨床治療康復領域,均會有一定的效果。
「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中醫發展的綱領。少林內勁一指禪,在中國首先作為被研究對象,進行了相關科研,驗證了氣的物理屬性存在。當今科技大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廣為運用,以及基因免疫等現代醫學的發展,對於中醫來說,既有證明自己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醫療氣功,作為中醫六法之二:按蹻導引法,爭取結合更多科技以及西醫理念,更好展示中醫技法科學原理,得到更大發展,為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