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鎮康:數字賦能民意直通 群眾訴求「碼上辦」結

「昨天掃碼反映問題,今天就解決了!」臨滄市鎮康縣退休幹部趙大爺指着新安裝的樓棟牌連連點贊。

近年來,鎮康縣人大常委會依託雲南省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台,創新「線上掃碼+線下督辦」機制,讓群眾訴求搭上「數字直通車」。截至目前,平台累計辦理民生問題115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100%。

今年年初,鎮康縣人大常委會在走訪慰問時收到一份特殊「年禮訴求」——老舊小區改造中拆除的樓棟牌未及時修復,導致居民「找不着家門」。幹部現場指導趙大爺掃描社區微信群內的「代表碼」提交問題,次日嶄新的樓棟牌便安裝到位。

這樣的高效辦理已成常態。南帕坎湖畔的施女士通過平台反映職教中心音樂噴泉音量擾民,當晚音量便調至適宜水平。「操作簡單,解決迅速!」施女士的感慨道出群眾心聲。

為打通民意「最後一公里」,鎮康縣人大常委會推出分群體、分場景推廣策略,編寫《群眾使用人大代表陣地操作指南》,手把手教學「掃碼提訴求」;建立「掃碼-交辦-督辦-反饋」閉環機制,明確問題移交、過程監督、結果告知責任鏈條。

「群眾『指尖提交』的問題,必須『雲端流轉、限時辦結』。」鎮康縣人大代表工委楊文成介紹,平台問題均納入數字化管理,確保民生訴求「不卡殼」。

從樓棟牌安裝到噪音治理,一件件「小事」通過數字平台轉化為代表履職「大事」。鎮康縣以「民呼我應」的實踐,為新時代基層治理提供了可複製的「數字樣本」。

雲南網通訊員 李麗君 阿光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