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以色列之鴆!為什麼說滅亡以色列的,必是利庫德?

利庫德集團,現在以色列的當家人。內塔尼亞胡,以色列在位最長的總理。

我們看起來,利庫德集團,是以色列武德所系,沒有利庫德,以色列哪裡會這麼氣勢洶洶?

但我今天卻要說:

利庫德,在暗殺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之鴆!

為什麼說滅亡以色列的,必是利庫德?

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說一說,一切還得從1948年說起。

一、利庫德的屠刀

1948年,梅納赫姆·貝京(Menachem Begin)創建了一個右翼政黨:自由運動黨(Herut)

該黨主張「大以色列」領土觀,要恢復包括約旦河西岸等猶太教聖經的「應許之地」。

1973年,自由運動黨聯合其他右翼黨,組建了「利庫德聯盟」(Likud Bloc),並正式以「利庫德」為名,參與選舉。

右翼一盤棋,掀動了以色列。

1977年,利庫德首次擊敗長期執政的左翼工黨,走入權力中心。

貝京成為總理,終結了以色列「工黨霸權時代」。

從這之後,利庫德集團六次執政,執政時間長達36年,要知道,以色列建國也不過77年。

1978年,貝京與埃及簽署了《戴維營協議》,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是呢,他堅決不撤出西岸定居點。

然後1982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貝京,發動了黎巴嫩戰爭,接着,人設崩塌,最後黯然辭職。

1984年,利庫德主席伊扎克·沙米爾(Yitzhak Shamir),再次上台,並繼續強硬,直接拒絕與巴解組織談判。

然後,1986年,利庫德迎來了一位少壯當家人——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也就是現在的以色列總理。

但這時的利庫德集團內,卻發生了一場分裂:一派是內塔尼亞胡的強硬派,一派是阿里埃勒·沙龍(Ariel Sharon)的務實派。

也是這一時期,利庫德做出了少見的妥協:1997年,以色列簽署《希伯倫協議》,部分撤出西岸城市。

2001年沙龍上台,作為務實派,沙龍上台,利庫德集團是不是不打了呢?

並不是啊,右翼里的務實派,還是右翼。

2000年9月,沙龍強行進入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那可是伊斯蘭教聖地,這不是砸場子嗎?

於是,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Second Intifada)爆發,巴勒斯坦人把這場起義,叫做「阿克薩起義」。

起義?沙龍直接一個字:殺!

哈馬斯與傑哈德,發動約150次自殺襲擊,沙龍則直接定點清除,2004年,炸死哈馬斯領導人亞辛,並且,在2003年,開建隔離牆、封鎖巴勒斯坦人。

沙龍鐵血鎮壓,死了4300多巴勒斯坦人,還有60多名國際人士。

迫於國際輿論, 2005年,沙龍單方面從加沙撤離。

但這一下子引爆了黨內分裂的雷,最終,沙龍退出利庫德,另組前進黨(Kadima)。

沒了沙龍,利庫德集團開始狂打右轉方向盤。

然後,2009年,內塔尼亞胡又回來了,而且這一次,主政了12年。

其間,以色列擴建西岸定居點,反對「兩國方案」,推動《民族國家法》,確立猶太優先,赤裸裸的猶太右翼。

直至2021年,內塔尼亞胡被八黨聯手狙擊,折戟選舉。

但1年後,內塔尼亞胡,又聯合了極端民族主義政黨,什麼極端正統派沙斯黨(Shas)、什麼猶太力量黨(Otzma Yehudit),什麼猶太復國主義黨(Religious Zionism)等等,全是最右翼的黨,乘右翼狂風,內塔尼亞胡再次殺入權力中心。

這一次,內塔尼亞胡,更右了,從極右翼,走入了瘋狂右翼。

而把內塔尼亞胡抬回權力中心的人中,就有咱們今天的主角:韋斯教母。

其實啊早在1977年,利庫德、和信仰者集團,就穿一條褲子了。

「大以色列」的大旗,官方是利庫德貝京扛,民間就是韋斯扛。

利庫德執政期間,西岸定居點人口從1977年的5,000人,暴增至2023年的50萬人,完全碎片化了巴勒斯坦領土,而現在,2025年,定居者不是50萬了,是70萬,彷彿是中東版的拓殖團。

主導這場瘋狂的定居運動的,就是韋斯教母。

但是,由於對巴勒斯坦人的暴力清洗,定居者很快臭名昭著。

非法佔地、暴力拆遷、武力驅逐,公然種族歧視,甚至說:「這是上帝給我們的應許之地,偷竊者阿拉伯人滾出去!」

2015年,杜馬村縱火案,連嬰兒也在縱火中喪生。

只要巴以一和談,韋斯手下就在加沙開槍,還怒斥政府:

「談判是對神意的背叛」。

1982年,以色列政府根據《埃以和約西奈撤軍,但信仰者集團,卻發動數千聖戰士,封鎖道路,阻止撤軍,甚至綁架以色列士兵。

即使以色列政府迫於壓力,凍結定居令,但信仰者集團,仍不停手。

2005年加沙撤離,信仰者集團,直接焚燒猶太會堂、自殘。

還真是如網友所說:

你不讓我拓殖,我偷着拓殖,你發現後禁止我拓殖,那我就把槍口轉向你。

最後,讓步的,如我們前面所說,是以色列政府——極右翼利庫德集團,壟斷權力, 「大以色列」高歌猛進,加沙一片哀嚎。

其實就算沒有內塔尼亞胡,也會有外塔尼亞胡,說白了,不是有內塔尼亞胡、才有韋斯,而是有韋斯,才有內塔尼亞胡。

沒有民間右翼思潮,哪裡會選上右翼政府?

說到底,以色了是猶太復國主義生出來的,它又怎麼敢挑戰「復國」的政治正確

三、復國的沉思

以色列為什麼非要加沙?

這個問題很簡單,四個字:應許之地嘛。

猶太教聖經妥拉中寫了:上帝耶和華向猶太人的祖先亞伯拉罕的後裔和他的兒子以撒及以撒的兒子雅各,應許賜給他的後裔在中東從尼羅河幼發拉底河的土地。

也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

可是,我們向下再問一層:拿到加沙後,「大以色列」就會停嗎?定居擴張就會停嗎?

我查閱資料越多,就越懷疑「應許之地是教義」,因為在事實上,應許之地,就是個擴張借口。

1948年,以色列復國時,猶太復國主義者不也說得好好的:我們就要這些領土,猶太復國就行了,可之後呢?

如果上帝的丹書鐵券千年有效,那麼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炮製「上帝的證書」,變成「侵略的檄文」,世界,還有和平嗎?就比如日本說神道教千年前寫「中國是日本人應許之地」,日本就有侵略中國的正義性了嗎?

還是那句話,再超現實的教義,也會被政治拉到現實中。

儘管聯合國認定定居點違反《日內瓦第四公約》,儘管聯合國多次通過決議讓以色列停建定居點,儘管 國際特赦組織等指控信仰者集團犯「戰爭罪」和「種族隔離」,但籠罩在極右翼之下的以色列,哪裡還聽得進去?

就說猶太慈禧——韋斯吧。

2024年6月,韋斯因暴力清洗加沙平民,被加拿大制裁;

2025年5月,因瘋狂的定居者拓殖,韋斯被英國制裁。

可即使如此,教母接受採訪時,仍是在說:我在幫內塔尼亞胡。

顯然,她不停手。

難道非要清洗完所有巴勒斯坦人,他們才會停手嗎?只有當加沙插滿了大衛六芒星,他們才會停手嗎?

不,就算加沙全歸以色列了,他們也不會停手。

古語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應許之地盡回了,還要信仰者集團做什麼?還要右翼幹什麼?

嘗過權力滋味的教母、教父們,又怎麼可能放得下被山呼萬歲的快感?

或者我們這麼說吧,慈禧當太后,是因為她是同治皇帝的親媽,可同治皇帝死了,慈禧就不是太后了嗎?不是嘛,慈禧又有了一個新兒子,也就是光緒,她照樣是太后。

橫向對比過來,韋斯,就是猶太慈禧,而現在的「應許之地」這個教義,就是同治皇帝,加沙拿下了,應許之地完成了,同治皇帝也就「死」了,猶太慈禧就退位了嗎?顯然不會,她會從妥拉中,找到新的教義,再給應許之地教義開疆,並繼續這場權力的遊戲。

權力是春藥,也是永不停歇的戰爭種子。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看法。

我一點兒不認為,猶太慈禧存在,是猶太人的幸,相反,我認為是猶太人的不幸,我也不認為,極端右翼的猶太至上,真會讓猶太至上,相反,它會讓誕生出愛因斯坦等人類智者的猶太民族蒙羞。

一個宗教的偉大,不是征服人,而是救贖人啊,極端右翼的猶太教在救贖誰呢?既沒有救贖巴勒斯坦人,也沒有救贖猶太人,因為,它讓兩個民族都陷入戰火與迷失中;

應許之地,從來是在猶太人的信仰中,而非在他人的家園上。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