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在涉及中美競爭的議題上,請多名美國學者圍繞盟友到底是美國與中國競爭的「助力」還是「累贅」這一問題展開了討論。其中,來自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的外交政策專家道格·班多(doug bandow)給出了一個相當不同且罕見的說法。與其他學者認為盟友能成為美國「助力」的觀點不同,班多認為盟友並不一定是美國的助力,反而有可能會在美國與中國競爭時,成為美國在利益和安全上的「累贅」乃至「陷阱」。
1、美國的盟友也都有自己的利益,包括與中國之間的利益,不一定真的會在美國與中國有衝突時幫助美國,那麼這種情況下,盟友只會給美國帶來一種安全的「幻象」。2、結盟意味着美國也要承擔對盟友的保護義務,但美國不少盟友本身是有力量自我防衛的,完全不需要依賴美國。而且,一些國家想要的保護,也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比如,美國與日本和菲律賓雖然是盟友並有保護兩國的義務,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國要因為釣魚島或是南海的某一島礁而與中國爆發衝突。而在朝鮮半島,在韓國已經有能力自我防衛的情況下,美國就沒有必要再在韓國駐軍,因為那反而會令美國陷入衝突的風險中。3、儘管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最強的國家,但美國在全球的力量正在衰退。美國有高達2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每年還要償還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債利息,這都意味着美國保護盟友的能力在未來只會減少——甚至是大幅減少。同時,世界的格局也在改變,不少新興國家的崛起令美國脅迫他國的能力在減弱、成本在增加。班多由此認為,美國與盟友打交道還是應該集中在有切實共同利益的領域,但不要輕易介入軍事層面的衝突——尤其是當這種介入反而會直接威脅到美國自己的核心利益時。他還認為,把美國從保護盟友的麻煩事中抽離出來,反而能鼓勵這些盟友更好地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