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談不到2個小時就結束,俄羅斯佔據了優勢

圖為俄烏在伊斯坦布爾談判

昨晚我沒能睡好,在我提到伊斯坦布爾會談普京贏了之後,引來了許多朋友對我的指責。

他們質問我是「俄粉」嗎,是不是在為普京撐腰?

其實看看今天俄烏和談的的結果,卻顯示俄方對談判結果總體感到滿意,烏方則表現出極大的失望,因為談判的成果非常有限。

唯一的具體成果是雙方同意以1000比1000的比例交換戰俘。

除此之外,雙方還就停火問題達成保持書面溝通的共識,但談判只進行了不到兩個小時就一拍兩散了。

圖為澤連斯基和土耳其總統

此次談判,烏克蘭派遣了其精銳部隊,澤連斯基總統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候,烏克蘭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高層領導親自出面。

而俄羅斯方面則僅派出副部級以下的低級官員參與。

就在這樣的不對等情況下,出現這樣的結果,難不成要說澤連斯基取得了勝利?

我此前預測普京在談判中佔據優勢是冒着一定風險的,但這與我個人的喜好無關,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向來是綜合分析各方信息後給出判斷,而不是基於具體的支持或反對某一方。

我年輕時是一名記者,後來成為學者,一直以來我的習慣就是將個人的情感好惡放在一邊,專註於事情本身以及可能的發展,為各位提供一個客觀的判斷。

我之所以認為俄羅斯方面在此次談判中實現了其戰略目標,從談判本身來看。

圖為俄烏戰場

第一,俄羅斯採取了拖延戰術,這符合其需求,即在戰場上慢慢推進,同時在談判桌上慢慢拖延,讓西方國家感到着急。

第二,俄羅斯在拖延過程中堅持所謂的「三不原則」,即不拒絕、不承諾、不負責,這顯然是他們早已計劃好的戰術。

第三,俄羅斯在談判中採取了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的策略。

例如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甚至在會談中提出要求烏克蘭東部四個州完整劃歸其所有,若不滿足則要求更多州。

這表現出俄羅斯在談判桌上並沒有達成協議的誠意。

圖為特朗普

此前,特朗普曾宣稱在其上台24小時內結束衝突,並列出百日計劃,但如今這些計劃都已不再提及。

談判的軌跡正朝着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發展,儘管目前還無法確定最終結果,但整個談判的節奏顯然被俄羅斯所掌控,其在戰場上和談判桌上都在逐步推進自己的目標。

反觀澤連斯基,他面臨的壓力巨大,西方國家目前處於分裂狀態,美國施壓澤連斯基去談判,而他自己也別無選擇,只能無奈參與。

談判一結束,澤連斯基便立即飛往阿爾巴尼亞,與英國首相斯塔默、法國總統馬克龍等歐洲領導人開會,並給特朗普打電話尋求對策。

這一切都在按照普京的盤算逐步發展,無論你是否喜歡烏克蘭或俄羅斯,這就是當前的現實。在本輪談判中,俄羅斯方面確實佔據了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