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韓國2025年總統大選正式拉開帷幕,7位候選人進入最後的競選階段。
這場為期22天的競選,將於6月3日投票揭曉結果,選出下一任韓國總統。
作為尹錫悅被彈劾下台後的首次總統大選,這場選舉不僅是個人之間的較量,更是黨派力量的博弈,對韓國未來的政治走向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民調數據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以52.1%的支持率暫時領先,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以31.1%位列第二,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支持率為6.3%,居第三位。
然而,選情並不如表面數據那樣平靜,複雜的政治博弈、司法案件以及黨派爭鬥,使得這場選舉充滿變數。
民調領先的李在明,面臨多重挑戰
作為共同民主黨的候選人,李在明目前在支持率上佔據明顯優勢,但他的競選之路並不平坦。首先,他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而陷入司法風波,儘管法院將審理日期推遲至大選之後,但這一指控成為其他候選人攻擊他的主要武器。
此外,李在明近期接連收到「刺殺威脅」,迫使他減少公開活動,並向警方申請加強安保。這些因素不僅增加了他的競選風險,也使得選情更加撲朔迷離。
金文洙:執政黨的強勁對手
金文洙是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儘管支持率落後於李在明,但他背靠執政黨的資源,具備強大的競爭力。
在確定提名之前,金文洙成功說服韓國前總理韓德洙退選並轉而支持自己,這一策略使他的支持率顯著提升。
如果金文洙能夠繼續爭取其他候選人的支持,他有可能對李在明構成威脅。
朴槿惠親信的回歸與變量
本次選舉中,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和無黨派候選人黃教安的參選引發關注。這兩人與朴槿惠關係密切,李俊錫曾是國民力量黨的前黨首,而黃教安曾擔任朴槿惠時期的總理。
儘管朴槿惠因「親信干政案」入獄,但她在部分選民中依然擁有較高的支持率。如果朴槿惠公開表態支持某位候選人,可能對選情產生重要影響。
尹錫悅夫婦案的選舉影響
尹錫悅因「內亂案」被彈劾下台後,他的案件審理仍在進行中。5月12日,韓國首都防衛司令部副官吳尚培在庭審中作證,稱尹錫悅曾計劃通過戒嚴逮捕國會議員。
這一證詞被認為是定罪的關鍵證據。如果尹錫悅被判有罪,他可能面臨無期徒刑的重罰。
與此同時,尹錫悅的妻子金建希也因「名牌包事件」和「操縱股價案」受到檢方調查。
儘管她以「擔心影響大選」為由拒絕接受傳喚,但如果罪名成立,金建希也將面臨嚴厲處罰。
尹錫悅夫婦的案件不僅對韓國政壇產生深遠影響,也可能間接改變選舉格局。
黨派博弈與未來展望
此次大選不僅是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更是黨派之間的較量。共同民主黨和國民力量黨作為韓國政壇的兩大主力,在政策主張上存在明顯差異。
李在明主張加強社會福利、推動經濟改革,同時在外交上尋求與中國的更緊密合作。而金文洙則傾向於強化韓美同盟,並在對朝政策上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這種政策上的對立,不僅影響選民的選擇,也將決定韓國未來的內政外交方向。
此外,無黨派候選人和其他小黨派的參選者也不容忽視。他們雖然支持率不高,但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左右選情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多方博弈中,任何形式的合作或聯合,都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社會的關注
韓國總統大選不僅是國內政治的焦點,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美國、中國、日本等主要國家密切關注選舉進展,因為新總統的政策選擇將直接影響東北亞局勢和國際關係。
例如,李在明若當選,可能在經濟上與中國進一步合作,同時在軍事上保持一定的戰略自主性。而金文洙若勝出,則可能強化韓美同盟,並在地區安全問題上採取更主動的立場。
諸多國際媒體均對本次大選進行了深入報道,普遍認為韓國的選舉結果將對地區穩定和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總結:勝負難料的選舉之戰
2025年韓國總統大選是一場充滿變數的政治博弈。李在明、金文洙、李俊錫等候選人之間的競爭,不僅是個人能力的較量,更是黨派力量的交鋒。
與此同時,尹錫悅夫婦的案件、朴槿惠的潛在介入以及國際社會的關注,使得這場選舉更加複雜。
儘管當前民調顯示李在明暫時領先,但韓國選舉向來充滿戲劇性,最終結果仍難以預測。接下來,各候選人將全力以赴,韓國政壇也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