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去中東,「談生意」還是「拉關係」? 張學峰 :為尋求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略平衡

5月13日至1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國。據美國白宮5月13日發佈的聲明,美國和沙特阿拉伯當天簽署了價值近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這是兩國有史以來簽署的最大一筆軍售協議。那麼,上千億美元軍售協議的背後暗含怎樣的利益考量?特朗普中東之行究竟是在「談生意」還是「拉關係」?

沙特阿拉伯——簽「大單」

美國和沙特阿拉伯於5月13日簽署了總價值約142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十餘家美國防務企業將向沙特提供先進武器裝備及技術服務。軍事觀察員張學峰分析,沙特的優先採購項目可能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張學峰:第一,防空反導系統。此前也門胡塞武裝曾對沙特多處基礎設施發動襲擊,因此沙特可能會向美國採購更多防空導彈及發射系統,如「愛國者」「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及「薩德」等。第二,用於戰鬥機搭載的導彈。之前有消息稱,沙特計劃耗資35億美元採購1000枚aim-120空對空導彈。第三,f-35戰鬥機。目前中東地區只有以色列裝備了美國的f-35戰鬥機,f-35的採購將成為檢驗沙特與美國關係的「試金石」。

卡塔爾——談合作

當地時間5月14日至15日,特朗普對卡塔爾進行訪問。張學峰認為,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內,美國國防部便向卡塔爾出售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戰機。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將繼續強化對卡塔爾的軍事影響力。

張學峰:第一,位於卡塔爾的烏代德空軍基地不僅是美國在中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空軍基地,還是美軍中央司令部在中東地區開展空中行動的關鍵樞紐。該基地對於未來雙方的合作至關重要。第二,卡塔爾在武器裝備採購方面並未將重點完全放在美國。例如,卡塔爾空軍不僅裝備了美國f-15qa戰鬥機,還採購了歐洲「颱風」和「陣風」戰鬥機。下一步,美國可能會加大對卡塔爾的武器裝備銷售力度。

阿聯酋——「開胃菜」

資料圖:美國「支奴干」直升機(來源:央視新聞)

當地時間5月15日,特朗普抵達阿聯酋。此前,美國方面表示,決定批准向阿聯酋出售價值約14.5億美元的武器。張學峰認為,這筆軍售訂單「含金量」較低,對阿聯酋軍力提升有限。

張學峰:首先,美國將出售6架「支奴干」直升機及相關配件,但該型直升機是一種大型運輸直升機,不能用來進行直接打擊,只能算是一種保障裝備。其次,美國將出售f-16戰鬥機零部件,而目前阿聯酋裝備的f-16戰鬥機不是最新型號,其作戰性能已相對落後。因此,美國與阿聯酋的此次軍售更像是為未來更大規模軍售合作所做的前期鋪墊。

中東之行——微妙平衡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來源:央視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未被納入特朗普此次中東訪問行程。張學峰分析,雖然「生意」和「大單」是重頭戲,但美國試圖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維持的微妙平衡更值得關注。

張學峰:目前中東地區已形成以色列、阿拉伯國家與伊朗支持的「抵抗之弧」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前由於巴以衝突等問題,美國與以色列之間的分歧已經暴露出來。如今特朗普的中東之行又把以色列排除在外,實際上向中東地區釋放了一個信號:以色列不再擁有最高優先權,美國正尋求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構建新的戰略平衡。

(央廣網·軍事頻道 記者:胡鋮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