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打出「三贏」?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國,都在搶着說自己「又贏了」

就在大家覺得豪哥哥還得繼續發揮的時候,印巴之間竟然冷不丁的達成了停火協議。

還沒等吃瓜群眾們反應過來,懂王就先出來「蹭熱度」了。

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

經過美國一夜的漫長談判和斡旋,我很高興地宣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已同意立即全面停火,祝賀兩國運用常識和高超的智慧解決了爭端,感謝你們對此事的關注!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馬上跟進老闆的帖子。他表示,為了印巴和平,在特朗普總統的英明指引下,他們忙前忙後好幾天,盡了最大努力斡旋雙方。印巴停火,是特朗普總統的又一次「偉大勝利」。

尷尬的是,沒多久,法新社就發佈新聞,援引印度政府高層官員透露的消息說:印巴之間的停火協議「是由兩國直接協商達成的」、「並不存在魯比奧主持的一夜的談判」...

很多網友推測,或許是本來雙方已經都談好停火了,懂王為了「蹭熱度」主動讓自己的人給雙方打了幾個電話,然後就把功勞順理成章的搶了去…

當然,至於相關和平協議究竟是不是美國主導調停的,目前還不好判斷。但要說那種着急要「贏」的心理,美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它們其實還真的不分上下。

如今的特朗普正被關稅問題弄的抓耳撓腮,之前承諾搞定的事情一個都沒有出結果,他目前非常需要趕緊抓住印巴和談這事,找個「亮點」繼續維持「贏」的人設。

當然,也有人開玩笑說,法國的臉面已經被丟盡了,估計再不停火,印度就得上美國飛機了。要是美國飛機被打下來,這個就玩得有點大了吧...

好了,咱們再接著說印度和巴基斯坦。

雖然最近這陣子雙方看起來都像是要「大幹一場」,但作為兩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就算接下來依然存在局部衝突或小規模交火,但印巴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要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常規軍事體量雖然有着明顯差距,但雙方的核武庫規模還是比較相近的,並且都具備覆蓋對方全境的核打擊能力。

所以,核武器既是一個終極殺手鐧,同樣也是最後的保險。

另外,還有人會問了,巴基斯坦的這次開局非常好,為什麼也不乘勝打下去呢?

實際上,雖然這次的巴基斯坦空軍確實在壓着印度打,但要注意了,打仗,可不僅僅只靠空中力量。

與印度軍隊全面鋪開的規模化不同,巴基斯坦走的是專精路線: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關鍵的領域,比如空軍。

只是,即便巴基斯坦的空軍戰鬥力比印度空軍強,但最終主導戰爭局勢的,還得是陸軍。

你就看每次的印巴軍事衝突,基本上都是巴方空戰打得不錯,可一旦比拼地面部隊,往往還是讓印度佔了便宜。

全面開打,打持久戰,巴基斯坦吃不消,這屬於客觀事實。

更何況,你看地圖也會發現,克什米爾地區距離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蘭堡,實際上是非常近的。

至於印度,越進攻損失就越大,再接着打,面子上確實掛不住,心裏也沒底。不如乾脆趁着這個熱度,抓緊時間佔領外交輿論高地。

其實,無論是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他們打仗的一個主要動力,都是轉移國內矛盾。

沒能力把經濟搞好,天天畫餅老百姓也吃不下去了。

因此,印巴雙方都很需要有個敵人當靶子。

特別是印度,為了支持率,近些年一直在不斷煽動民粹主義和宗教情緒。那麼,巴勒斯坦自然是它最合適的靶子了。

自帶傳統民族宗教矛盾。軍事綜合實力還剛好在印度之下,所以印度需要在國內矛盾加劇,極端民族宗教情緒抬頭的時候,打一下巴基斯坦,來充當減壓閥。

當然,它不會大打、玩命打。因為以後還得用。

那邊的巴基斯坦,國內情況也不好,門閥政治環境中的政權還不穩定。況且,巴基斯坦的綜合實力也比印度差遠了。要真往死里打,它大概率最終是打不過的。

所以,巴基斯坦也不想往大里打。

那麼,兩邊都不想大打,又有人給遞台階,這還不趕緊的麻溜下來?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