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省委教育工委堅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督促指導84所省屬高校準確把握目標要求,聚焦學有質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將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推動高校黨員、幹部鍥而不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形成了高位推動抓學習、協同聯動促研討、學用結合提質效的良好格局。
精心部署,深入推進
省委教育工委把推動省屬高校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高站位扛起主管責任,健全信息傳達、定期調度、調研指導、預警提醒「四位一體」閉環工作機制,督促指導省屬高校紮實開展學習教育。
南京工業大學制定學習教育工作方案,將學習教育與省委巡視、學校黨建和高質量發展實際緊密結合,圍繞學習研討、查擺問題、集中整治教育、開門教育等,明確20項重點任務;成立工作專班,校黨委書記任組長,下設工作小組並明確重點任務牽頭部門,實現學習教育與日常工作互促共進。
江蘇海洋大學構建「三位一體」學習教育推進體系,通過「部署—落實—反饋」閉環體系統籌推進。建立「黨委—支部」雙清單制度,明確中心組專題研討與「三會一課」學習內容,形成「班子領學、支部研學、黨員踐學」聯動格局。健全「動態更新+定期評估」長效機制,推動學習教育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強化「專班例會統籌—現場列席指導—聯動督導落實」聯動工作法,專班會議邀請基層黨組織書記列席共商問題,專班成員列席二級黨組織讀書班共學共促,紀委委員定點聯繫基層黨組織開展專題調研,推動紀律保障與學習教育深度融合。
深學篤行,凝心聚力
各省屬高校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組織黨員幹部深學細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領會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為精準查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築牢思想根基。
南通大學抓好機關青年幹部學習教育。充分利用機關青年大講堂,從講理論、講業務、講成長三個維度發力,系統解讀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主題調研,收集青年幹部對學校作風建設的意見建議,擇優落地形成長效機制。
揚州大學組織師生黨員深入學習《習近平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將其納入思政課堂與教師政治理論學習重點內容,助力師生把握精髓要義。開設學習教育學理化闡釋專欄,聚焦黨紀與作風建設,刊發理論名家、青年學者研究成果,有效提升學習教育理論深度。
江蘇第二師範學院立足師範特色,深入探索學習教育與教育家精神傳承的內在聯繫,將學習教育融入教師黨員、師範生黨員的教育家精神培養之中,為培育「未來人民教育家」奠定堅實的作風基礎。組建宣講團隊深入基層黨組織,推動學習教育深入人心、落到實處。
淮陰工學院堅持逐級聯動學習,學校黨委示範推進,讀書班圍繞《習近平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開展專題學習研討;二級黨組織以主題黨日、聯學聯建、結對共建等形式開展學習交流;基層黨支部通過「三會一課」、沉浸式案例研學等形式開展學習實踐,引導廣大師生黨員錘鍊黨性、改進作風。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依託常州張太雷紀念館紅色教育資源,形成「沉浸式學習+紅色實踐體悟+黨性錘鍊教育」學習體系。通過組織開展現場情景教學、重溫入黨誓詞、黨委書記講作風建設專題黨課等,引導黨員幹部深入體悟革命先烈崇高精神,強化黨員黨性修養與政治品格。
邊查邊改,動真碰硬
省委教育工委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政治引領,壓實主體責任,指導各省屬高校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作風建設。
南京財經大學堅持查改貫通,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廣開言路,分層建立問題清單,實施動態跟蹤管理。整合組織、紀檢、督辦、巡察等部門力量,將學習教育查擺問題與巡視反饋、師生座談反饋問題統籌推進,推動「問題清單」向「成效清單」轉化。
江蘇科技大學在全校開展「作風體檢」。圍繞「2個問題清單」及實際對照梳理出的85條具體表現,全面查擺問題,一體推進黨風政風、師德師風、校風學風建設。充分運用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等途徑,組織排查和全面自查相結合,認真查擺,深挖問題根源。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充分利用好校領導信箱、校領導接待日、接訴即辦平台等途徑,邀請全體師生和群眾客觀、真實、積極地反映問題及訴求,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迴音。結合省委巡視反饋意見、問題查擺和整治整改情況,查找薄弱環節,完善相關制度規定,以作風建設新成效為學院改革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推進學習教育與教風、學風、師德師風治理相結合,錨定教風提質、學風糾偏、師德涵養三大重點領域開展立體化排查,建立動態問題清單。統籌推進學習教育查擺問題與巡視整改、民主生活會檢視問題「三位一體」貫通整改,實現立行立改與長效治理有機統一。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構建「查問題、治頑疾、築根基」工作閉環,校黨委班子、中層幹部、普通黨員分別突出重點查擺問題,建立立體化監督格局,打造沉浸式警示教育矩陣,推進廉潔文化月建設,將作風建設融入師德師風與思政教育,築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
開門納諫,見行見效
省委教育工委高位推動省屬高校堅持開門教育,讓群眾感受到新風正氣,指導高校將學習教育成果與辦學治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切實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解決師生急難愁盼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厚植辦學優勢的新動能。
蘇州大學廣開「納諫之門」,全方位拓寬師生意見反饋渠道。線下設立意見箱,舉辦座談會,開展建言獻策活動,通過走訪談心聽取師生意見建議;線上發放徵求意見表及時了解師生訴求。學校各級黨組織書記深入教學、科研一線,聚焦難點堵點和發展關鍵問題摸清情況、找准問題、提實對策,以實際行動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切實提高工作效能與服務質量。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着力將調查研究與查擺問題相結合,通過「校領導有約」、師生座談會、線上線下信訪通道等多維載體,廣泛收集師生在教育教學、校園生活、發展規劃等方面的多元訴求,為精準定位治理痛點、靶向式查擺問題提供依據,形成「師生參與有渠道、問題解決有回應、治理提升有實效」的良性循環,確保整改方向與師生需求同頻共振,推動學校治理提質增效。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將學習教育融入到年度重點工作中,制定「黨員領導幹部聯繫學生清單」「黨員幹部聯繫人才清單」「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民生項目清單」,引導黨員領導幹部帶頭改變作風、帶頭領辦最棘手的項目、帶頭解決最突出的問題等,將學習教育成果持續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林元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