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連談3小時,俄方想要的,中方給的很乾脆,普京對華作出保證

中俄兩位領導人一見面,就在克里姆林宮聊了足足三個多小時,氣氛熱乎得不行,這次會晤可不是隨便嘮嗑,雙方直接簽下聯合聲明,把中俄關係往更深層次推了一把。

從全球局勢到雙邊合作,再到互相支持的大事,都擺上桌好好談了,普京還當場給中方打包票,信號放得明明白白,這場會談到底聊了啥,中俄又怎麼聯手應對亂糟糟的國際局勢?

文案|編輯:清

中俄元首在克里姆林宮的會晤,從一開始就透着濃濃的友好氣氛,紅毯鋪開,握手合影,儀式感拉滿,緊接着就是三個多小時的深入交流。這次會談可不是走過場,雙方直接拋出一份重磅聯合聲明,宣布要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份聲明就像一張藍圖,把兩國合作的願景和方向勾勒得清清楚楚。

中俄關係的基礎,簡單說就是「老朋友,真夥伴」,幾十年來,兩國從並肩抗擊外敵到如今攜手應對全球挑戰,關係越走越穩,聲明裡,雙方把「世代友好」擺在首位,意思很明白:不管外界怎麼變,中俄的友誼得像鋼鐵一樣牢靠。不僅要當好鄰居,還得在經濟、能源、科技等領域加深合作,爭取雙贏,比如能源管道、跨境電商、數字經濟,這些實打實的項目都成了兩國合作的亮點。

除了經濟上的你來我往,中俄還特彆強調要當彼此的「成就者」,這不光是說說,聲明裡明確提到要拓展貿易規模、優化投資環境,甚至在教育、文化、旅遊上多下功夫。拿旅遊來說,過去幾年,中俄互免簽證的旅遊團越來越火,普通人也能切身感受到兩國關係的水乳交融,這種從高層到民間的互動,成了中俄關係越走越近的助推器。

雙方在會上還定了個大基調:中俄合作不是為了對付誰,而是為了讓兩國的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同時也為世界多點穩定,這份聯合聲明就像給中俄關係上了個「保險栓」,讓外界看明白,這對夥伴關係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規劃、有行動的硬核合作。

如今的國際局勢,亂得像一鍋粥,地區衝突此起彼伏,單邊制裁滿天飛,有些國家還熱衷於拉幫結派,搞對抗。在這種背景下,中俄元首的會晤就像一劑強心針,給全球局勢注入了一點確定性。雙方在會上掰開了揉碎了聊,核心就是一句話:中俄得一塊兒干點大事,為世界和平和發展出把力。

中俄的立場很明確: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任何人,這話聽着簡單,背後卻有深意。眼下,有些國家熱衷於拼湊小圈子,動不動就揮舞制裁大棒,恨不得把世界分成「咱」和「他們」,中俄卻不吃這一套,雙方在聲明裡說得很清楚,要堅持公平正義,維護國際秩序,而不是跟着某些國家的指揮棒轉。

具體到行動上,中俄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治理的大舞台,聲明裡提到,雙方要推動全球經濟復蘇,維護供應鏈穩定,還要讓發展中國家的聲音更響亮,這可不是空話,比如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這些全球性問題上,中俄一直都在積極發聲,主張讓規則更公平,而不是讓少數國家說了算。

中俄還特彆強調要為世界安全出一份力,當前,地區熱點問題層出不窮,某些國家還喜歡火上澆油,中俄的思路是,安全不是靠軍備競賽,而是得靠對話和合作。雙方在會上重申,要通過多邊平台,像聯合國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這些,來推動更包容的全球安全架構,這不光是中俄的合作方向,也是對當前亂局的一種正面回應。

會談中,中俄在主權和安全問題上的相互支持,成了一個大亮點,中方這邊,明確表態支持俄羅斯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發展繁榮,尤其是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反對任何外部勢力插手俄羅斯內政,這話說得擲地有聲,相當於給俄羅斯吃了一顆定心丸。

要知道,俄烏衝突拖了幾年,俄羅斯面臨的外部壓力一點沒少,有些國家不僅制裁不斷,還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干涉俄羅斯的內部事務。中方的表態,等於是在關鍵時刻遞上了一份信任票,明確支持俄羅斯依法維護自身利益,合理應對邊境和地區局勢的挑戰,這種支持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直接點明了反對外部干涉的立場,給了俄羅斯更大的底氣。

普京在會上重申了俄羅斯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強調只有一個中國,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支持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努力,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台灣問題是中國外交的紅線,關乎國家核心利益,普京的表態,不僅是中俄友好的體現,也是在向某些國家喊話:別想着在台海搞亂局,中俄在這件事上站得穩穩的。

雙方在會上還點名批評了某些國家的「雙重遏制」政策。過去幾年,美西方對中俄的打壓變着花樣來,從經濟制裁技術封鎖,再到輿論抹黑,招數沒少使。中俄的回應很直接:你們遏制歸遏制,但中俄的關係不會因為這些壓力就鬆動,聲明裡明確提到,雙方要加強協調,共同應對這種敵對態度,這種「背靠背」的姿態,展現了中俄在面對外部挑戰時的硬氣。

中俄的合作,遠不只是兩國之間的事,元首會晤上,雙方把目光放得更遠,聊到了怎麼通過多邊合作來推動全球治理。這一點,在聯合聲明裡寫得明明白白:中俄要團結更多國家,一起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具體來說,中俄計劃在多個國際平台上發力,比如金磚國家、上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這些都是中俄發揮作用的大舞台。雙方在會上提到,要推動這些平台在全球經濟、安全、發展問題上更有話語權,尤其是對全球南方國家,中俄的態度很明確:得讓這些國家的利益和聲音被更多聽到,而不是被少數大國牽着鼻子走。

拿金磚國家來說,這個機制近年來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有中俄,還有印度、巴西、南非等國,最近還擴容了新成員,中俄在會上表示,要把金磚機制打造成全球南方合作的大平台,特別是在貿易、投資、能源這些領域,爭取讓更多發展中國家搭上合作的快車。這種思路,實際上是在為全球治理提供一種新模式:不是靠霸權壓人,而是靠平等協商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中俄還特別提到要反對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過去幾年,某些國家動不動就揮舞制裁大棒,搞得全球經濟和貿易亂成一團,中俄的立場是,這種做法不僅破壞國際規則,還讓發展中國家受害最深,雙方在會上承諾,要通過多邊合作來抵制這種霸道行為,維護全球貿易和經濟的正常秩序。

中俄的合作顯然還有更大空間,無論是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和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還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攜手,雙方都在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力,這種合作,不是為了對抗誰,而是為了讓世界變得更公平、更穩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