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邵昀】
據彭博社報道,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當地時間11日晚低調修改稅則,豁免了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和零部件的進口稅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影響,且未指定國家。英國《金融時報》12日評價稱,這是特朗普對華關稅有所鬆動的首個信號。
據悉,CBP此次豁免了約20種產品,包括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硬盤、電腦處理器、平板電視顯示器、內存芯片以及一些半導體製造設備,適用於美東時間4月5日凌晨起離庫的商品。彭博社指出,這類電子產品和零部件通常不在美國生產,要想在美國國內建起相關產能,也至少需要數年時間。美媒援引專家指出,這說明在美國科技行業的強烈反對下,白宮內部「最終承認了現實情況」。
美國白宮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故目前尚不清楚這項豁免會持續多久,又或者是否是避免重複計稅的「技術性安排」,也不明確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是否仍將受到特朗普更早一些宣布的20%關稅的影響。
CBP更新稅則頁面
不過,《金融時報》仍將此舉視為特朗普對華關稅有所鬆動的首個信號。路透社也認為,這代表特朗普在極端關稅政策上的又一次「退縮」(step back)。
美媒分析,此次豁免將利好蘋果、三星電子等科技公司。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援引投行數據說,蘋果80%以上的產品都在中國生產。蘋果的大部分核心產品,包括iPhone、iPad、Apple Watch和AirTags,都在豁免範圍內。
「這對科技股投資者來說是夢寐以求的場景。」Wedbush證券公司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艾夫斯(Dan Ives)稱,「智能手機和芯片獲得豁免,對於對華關稅而言將是一次重大轉折(game changer scenario)。」
艾夫斯補充說,自特朗普所謂「解放日」起,關稅政策一直是籠罩在科技行業頭上的「黑雲」,「沒有哪個行業會比大型科技公司受影響更嚴重」。「我認為科技巨頭的CEO們這次發出了足夠大的聲音,白宮也必須理解並傾聽形勢。要是關稅真的落地,對科技行業而言無異於『末日降臨』。」
據CNBC 11日報道統計,自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蘋果市值蒸發超過6400億美元。有計算認為,受關稅影響,一部iPhone的價格可能飆升至3500美元。
艾夫斯12日發佈報告中分析,這說明在美國科技行業的強烈反對下,白宮內部「最終承認了現實情況」。但他提醒,儘管如此,圍繞中美談判仍存在明顯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貿易夥伴廣泛加征所謂「對等關稅」,聲稱此舉能扭轉美國的貿易逆差、為美國政府帶來收入並振興美國製造業,但相關政策引發強烈批評和擔憂。受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措施影響,全球股市近期連續劇烈震蕩。
在本周美國國債遭投資者大量拋售後,特朗普9日宣布對大部分國家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但在這90天里保留10%的「最低基準關稅」。儘管財長貝森特堅稱,這是特朗普政府早就定下的「策略」,但特朗普本人9日面對媒體問詢,間接承認其決定系受到債券市場動蕩影響。
但特朗普未取消此前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徵收的84%的「對等關稅」,還在社交媒體發帖宣稱他已將對中國徵收的關稅提高到125%,「立即生效」。白宮方面10日稱,累加2月宣布的20%對華關稅,美國對華關稅稅率實際累加已達145%。
作為回應,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佈公告,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5號)規定的加征關稅稅率,由84%提高至125%。
公告表示,鑒於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後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4月11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中方已多次闡述在關稅問題上的嚴正立場。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不怕打。
林劍強調,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停止極限施壓、胡作非為。中國從來不吃這一套,任何對話都必須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如果美方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
林劍指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我們對美國的霸凌行徑採取反制措施,既是為了維護自身的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國際規則和秩序,為了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為了維護國際公平正義。面對美國的霸凌霸道,妥協、退讓沒有出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