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外長會召開前,韓媒突然報道20多天前,中韓發生的海上摩擦

在王毅外長動身前往東京,參加中日韓外長峰會,並與韓國外長趙兌烈會面前,曾經「落荒而逃」的韓方,突然和中方翻起了20多天前的「舊賬」。在此之際,中韓兩國正在緩和的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嗎?這次外長會又有什麼意義呢?

尹錫悅

近日,中方正式宣布,王毅外長即將前往日本東京,參加第11次中日韓外長會。其實,早在上個月,日韓兩國就開始透露關於這次會面的消息,對這一會議相當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外長會的主辦國是日本,但韓方卻一直對此事,保持着高度關注。每當有新的進展,韓方都在第一時間進行宣布。3月18日,韓國外交部就搶在日本之前,公布了本次外長會的詳細安排。

另外,韓國媒體還進一步指出,除了三方會談外,韓國外長趙兌烈,還計劃在此次會面中,與中日外長分別舉行一對一會談。

趙兌烈與王毅會面

與此同時,中日韓三方正針對可能於本月月底舉行的經貿部長會,進行密切溝通。在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性,特朗普關稅大棒不斷揮動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加強經貿合作的動作,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而韓方之所以在這一問題上,表現得如此積極,與該國近段時間所處的國內外環境,很可能有着重大關係。自從尹錫悅發動「緊急戒嚴」以來,韓國政壇就陷入了長久的混亂,不僅在不到半月時間內,連換三任總統,身為下任總統熱門候選人的李在明,也遭到了「死亡警告」。

在對外問題上,韓國不僅沒能從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下「倖免」,甚至還被美國這位「親密盟友」,直接列入了「敏感國家」的名單。同時,朝鮮方面的動作也沒有絲毫放鬆。

特朗普

因此,內外交困的韓方,顯然需要一個機會,來恢復民眾的信心和國家的影響力,與王毅外長的這次會面,也就成了韓方期盼的一個關鍵「突破口」。

然而,對中國重要性有着清晰認知的韓方,卻突然在王毅外長啟程前,翻起了20多天前的「舊賬」。據韓媒報道,上月月底,韓國政府在海警的協助下,派遣所謂的「調查船」,前往中韓兩國的爭議地點,即蘇岩礁附近海域,想要對中方設置的「鋼製構築物」,進行「實地考察」。

但當韓方逼近鋼製構築物約1公里處時,立刻遭到了中國海警的阻攔。隨後,處於待命狀態的韓國海警,緊急派遣艦艇前往現場,與中國海警對峙了大約兩個小時後,最終選擇「落荒而逃」。

韓國調查船

不過,對於韓方這種上躥下跳的行為,中方態度卻相當冷靜。中方強調,針對相關涉海問題,中韓兩國一直都保持着良好溝通,相關海域也一直保持着局勢穩定。而中方的淡定態度,更襯托出韓方的小題大做。

從近段時間的國內外局勢來分析,韓方可能是想趁此機會「訛」中國一筆,方便他們在即將到來的外長會上,更好地與王毅外長「談條件」。然而,韓方這種不分輕重,突然炒作偶發事件的行為,反而可能會導致中方加速在相關海域的行動,甚至影響中韓關係,最終偷雞不成蝕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