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資源部部長巴伊拉克塔爾在接受日媒《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土耳其希望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達成在稀土領域的合作,但條件是要向土耳其轉移稀土提煉技術。並且他還透露稱,已經有幾家中國企業表示願意向土耳其轉讓稀土提煉的相關技術。
之所以土耳其火急火燎的想要和中國稀土企業進行合作,原因是土耳其已經在本國的斯基謝希爾省發現了全球第二大稀土礦。根據土耳其官方透露數據,該稀土礦,預計儲量將高達6.94億噸,涵蓋17種已知稀土資源中的10種。
巴伊拉克塔爾就特彆強調,中方若想合作,那轉讓技術將是前提條件,否則土耳其只能向中國提供稀土礦物,允許中國進行加工,至於合作開採之類的就沒可能了。
當然僅從經濟角度考慮,土耳其的這一要求其實能夠理解。畢竟稀土資源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稀缺資源,把稀土運到中國進行加工,就意味着把利潤更多分給中國,因此建立自身的稀土產業鏈才是土耳其的首選。尤其是在中國對稀土資源進行出口管制,國際稀土價格上漲的背景下。
如果土耳其能夠從中國獲取稀土加工提煉技術和產業鏈,將意味着一條財源。但是,土耳其在2024年就已經加入了由14個國家和歐盟委員會組成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聯盟。所以若是土耳其獲得稀土提煉技術以及產業鏈,那就意味着歐盟乃至於美國也能獲得相應技術和產業鏈配套供給。這對於中國稀土產業發展,以及以稀土出口反制美國無理制裁的舉措都不利。
因此,土耳其希望以稀土合作開採為籌碼,要求中方轉移技術的做法只能是白費功夫,畢竟在這方面,中國才是掌握主動權的一方,而不是土耳其。因為全球僅有中國掌握完整的稀土開採提煉產業鏈和技術,土耳其有礦沒技術,想有效開採稀土礦並獲取收益,最終也只能與我們合作。
另外,對於土耳其能源部長表態「有中企願意出售技術」一事,我們要有所警惕,嚴防「內賊」的出現。
因為早在2023年12月,中國就宣布了對稀土開採和加工技術的出口管制。在去年7月,中國再次出台《稀土管理條例》,具體內容就是加強對稀土的保護和出口管制。而去年年底,商務部再次宣布,加強對美國的稀土出口管制,並且禁止任何國家向美國出口相關產品,堵死美國軍工好企業獲取稀土資源的通道。
簡而言之,中國加強對稀土資源的出口管制,就是對美國的反擊。美國想要通過技術封鎖以限制中國在高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中國則從產品源頭上對美國進行反擊。
美國為了擺脫稀土資源上對中國的依賴,一直在極力推動建立完全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這事情已經說了好幾年。但這項計劃就像是美國的六代機計劃一樣,依舊停留在ppt階段。
儘管在制裁俄羅斯和處理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上,土耳其和美國存在一些矛盾,但土耳其依舊是北約成員國和美國盟友,屬於同一陣營。如果中國企業向土耳其轉讓稀土提煉技術,不就是在變相地為美國建立一條獨立的稀土供應鏈,同時還會對外擴散技術。
中國為了建立稀有金屬提煉技術,用了幾十年時間投入不菲的資金,才取得在全球稀土供應鏈中的領導地位,土耳其沒有用市場換技術的資格和體量。一個稀土礦而已,中國作為全球稀土儲量最豐富的國家,並不缺稀土儲量。
除此之外,土耳其本身就是一個兩面三刀,不值得信任的國家。當年我們從烏克蘭引進一艘被拆成空殼的瓦良格號航母,但到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時,被土耳其要了一筆巨額保證金,才肯給這艘空殼航母放行。
有這樣的先例,我們不會也不可能向土耳其轉讓稀土提煉技術,我們更多要防備的是一些利益方違反國家稀土技術出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