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打了1030天後,普京「低頭」:願意妥協談判,但有3個前提

前言:

俄烏戰爭自2022年2月24日爆發以來,已持續1030天。

這漫長的戰爭給俄烏雙方帶來了巨大災難。

在外界眼中,俄羅斯似乎一直處於主導戰爭的一方,畢竟是戰爭發起國。

近期普京在年度記者會上的表態,卻讓人大跌眼鏡。

他表示願意妥協並展開談判,這一態度被很多人解讀為「低頭」。

普京「低頭」?俄烏和談背後的真相

事實真是如此嗎?戰爭初期,普京的目標非常明確,要讓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

俄軍剛進入烏克蘭時,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取得了一定優勢。

可烏克蘭在西方國家援助下,進行了猛烈抵抗,戰線陷入膠着。

隨着時間推移,局勢發生了變化,烏克蘭在前線戰場上逐漸處於下風。

美國大選結果可能影響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這或許是普京態度轉變的一個因素。

這絕不是「低頭」,更像是一種戰略調整。

這背後到底隱藏着怎樣的真相呢?


和談的三個前提:普京的底線在哪裡

普京同意談判,這可不是無條件的妥協,他提出了三個前提,就像三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和談的頭頂。

首先是基於「伊斯坦布爾共識」的那兩個前提。

.這「伊斯坦布爾共識」聽起來像是戰爭初期雙方達成的某種約定,可烏克蘭後來的表現似乎是把它當成了緩兵之計。

其中要求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北約這個西方軍事聯盟對於俄羅斯來說就像是門口的一頭猛獸,一旦烏克蘭加入,俄羅斯的安全就會受到嚴重威脅。

烏克蘭領土上也不能有北約國家的軍事力量部署,這就好比不能讓敵人在自家門口安營紮寨。

並且其他國家的軍隊不能參加烏克蘭軍隊的演習,還有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得從俄軍佔領的烏東四地撤出。

這每一條都是俄羅斯的底線,就像守護自己領地的邊界線一樣,不容侵犯。

再看另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可是直接劍指澤連斯基。

俄羅斯認為澤連斯基不是烏克蘭合法的領導人,因為烏克蘭憲法沒有總統暫時延長任期的說法。

這就像是在和談的舞台上,俄羅斯直接對澤連斯基說:「你沒有資格和我談。」

俄羅斯只願意和烏克蘭議會舉行和談,如果澤連斯基想參與,得先在烏克蘭大選中勝出成為合法領導人才行。

這一招可謂是直擊要害,把澤連斯基置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普京提出這些前提,是在表明俄羅斯在和談中不是軟弱可欺的。

這些底線明確而堅定,那麼烏克蘭方面會如何回應呢?


澤連斯基的困境:戰爭與政治的雙重夾擊

澤連斯基如今可謂是陷入了重重困境,就像被兩面夾擊的困獸。

在戰爭方面,烏克蘭的情況十分糟糕。

兵源枯竭如同乾涸的河流,新徵召的士兵就像涓涓細流,根本無法滿足前線如同黑洞般巨大的消耗。

俄羅斯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襲擊,更是雪上加霜,這就好比在一個搖搖欲墜的房子上再踹上幾腳。

國內的厭戰情緒開始蔓延,民眾就像被暴風雨侵襲的花朵,在戰爭的陰霾下逐漸失去生機。

在政治上,澤連斯基也遭遇了重大危機。

普京指出他合法性存疑,這無疑是一枚重磅炸彈。

歐洲理事會會議上,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歐美身上,期望歐美聯合起來向俄羅斯施壓。

這就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充滿了不確定性。

如果按照西方某些人的想法,讓烏克蘭放棄已丟失的領土來換取加入北約,這對澤連斯基來說簡直是飲鴆止渴。

國內百姓肯定不會答應,這就像要從他們手中搶走最珍貴的寶物,那他必然會被民眾的怒火淹沒,下台遭到清算只是時間問題。

澤連斯基在這樣的戰爭與政治的雙重困境下,他該何去何從?


俄烏和談:看似有望卻困難重重

俄烏之間看似有了和談的曙光,實則困難多得像荊棘叢。

一方面,從外部因素看,特朗普上台可能改變美國對烏援助態度,英法等國雖表態繼續支持烏,但西方內部也有讓烏放棄領土換取和平的聲音。

各方力量拉扯着烏克蘭,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可這些都不足以迅速推動雙方達成和談。

俄羅斯堅決不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這是俄羅斯在這場戰爭中的核心訴求,就像守護自己的寶藏一樣堅決。

烏克蘭難以接受丟失大量領土,這對於烏克蘭來說就像割掉自己身上的肉。

雙方在這些關鍵問題上的巨大分歧如同天塹,短期內要實現和平就像跨越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

結語:

雖然普京表示願意和特朗普會面,這似乎是一個轉機,目前看來,這也只是黑暗中的一絲微光。

和談就像一個在遠方閃爍的幻影,看似近在咫尺,卻難以真正觸及。